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5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1000篇
工业经济   598篇
计划管理   1962篇
经济学   1539篇
综合类   994篇
运输经济   107篇
旅游经济   77篇
贸易经济   1087篇
农业经济   602篇
经济概况   1677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构建的作用,实现价值共创视角下乡村旅游价值链的重构,解决乡村旅游产业中消费者需求和产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旅游高效、有序、协调、综合发展。[方法]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系统论方法,探索性重构乡村旅游价值链。[结果](1)价值共创引导下的乡村旅游价值链是由基本价值活动、辅助价值活动和价值共创活动共同组成,通过虚拟价值链和传统价值链的互动与融合,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新价值创造。(2)价值共创活动是以虚拟价值链为基本特征,以“产消者”创新社区为表现形式,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创新性赋予旅游者产品生产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产消者”双重属性,通过将消费者从传统价值链的幕后拉向幕前,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增值。[结论]价值共创引导的乡村旅游价值链需要依托平台思维、共享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形成的价值链的开放和互动对于实现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偏低,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2)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东部不存在;条件β收敛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中部不存在。(3)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质量、非正规金融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普惠金融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本外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基于此,论文梳理了资本外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资本外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外逃的政策选择,为一国在治理资本外逃时提供了政策选择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内容抽象、概念多、涉及面广、公式应用严格,与生活和科学前沿联系紧密。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引入案例教学抓住课程核心;联系材料发展历史,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结合科学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注重概念和公式的融会贯通,增加材料调研大作业;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核,加强教学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方,但其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响应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文章首先厘清政府购买服务中高校的角色定位,接着从外在驱动和内在诉求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高校参与政府采购服务的实施路径以及提升服务能力的路径。文章认为,高校应该把握好参与政府服务项目这个良好契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拓宽自身的发展路径,促成政府和高校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Major changes are underway in the U.S. retail banking sector toward heavy investments in technology and fewer in personnel. Using the 2017 survey of household economics and decision‐making (SHED) (n = 11,359),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ving behavior related to emergency, long‐term and periodic expenses and personal, technological, and hybrid bank account access method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odds of reporting various saving behaviors in relation to various banking access method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rsonal access method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avings behavior for periodic expenses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y savings in people with lower education attainment. Technology is associated with all types of saving behavior, while the hybrid access method is associated only with saving for periodic expenses. As investments in self‐service technology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access methods to savings behavior must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8.
9.
以创新生态系统为视角,引入创新资源互动与生态系统规范机制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307家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不完全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创新资源互动部分中介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生态系统规范机制部分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创新资源互动的影响。最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调控方与企业要差异化地制定提升创新绩效的实施方案,营造活跃的创新资源互动氛围,形成并完善系统内生态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Brexit w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UK agriculture, a sector with strong trade links to the EU and strong reliance on CAP income support. This article reports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employing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a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and Farm Level Models to explore selected trade and domestic policy scenarios post‐Brexit. These allow for the estimation of changes in producer prices, production and farm incomes against a baseline scenario of continued EU membership. Under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the EU, agricultural impacts are relatively modest. By contrast, unilateral removal of import tariffs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prices, production and incomes. Adoption of the EU's WTO tariff schedule for all imports favours net importers (e.g. dairy) and harms net exporters (e.g. sheep). Given the strong dependence of most UK farms on direct payments, their removal worsens negative impacts of new trade arrangements and offsets positive impacts. Impacts vary across different types and sizes of farm, but also regionally. However, the period of adjustment to new trade and domestic policy conditions may prove very challenging for a large number of farm busin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