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37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307篇
经济概况   58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向     
《房地产导刊》2004,(90):6-6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新华社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要求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叶方  周生路  李爱军 《经济地理》2005,25(1):106-108
当前我国农用地定级存在不同的服务目的,其相应的定级技术方法应有所差异.文章根据为农用土地流通和征地补偿服务两种目的,在宜兴市按资源定级和经济定级尝试进行了农用地分类定级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定级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定级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应用性,应在国家综合性定级规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不同服务目的下更为细化的农用地分类定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以广东省五华县耕地定级为例,阐述了农用地定级的主要内容,重点对用修正法定级中因素的选择量化及权重的确定、修正因素分值计算、以及耕地级别划分与校验等做了详细探讨,力争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寻求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GIS的支持下,选定东北后备农用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因子,通过GIS的权重叠加模型运算,对东北地区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于开发、利用和保护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深入开展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有效地遏止了一些地方乱征滥占农民集体土地的势头。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有关税费,“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7.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让征用土地时,向取得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为了加强和规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财务管理,财政部组织部分专员办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情况进行检查。这项检查是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现有文献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模式选择和路径演化归纳还相对薄弱。本文旨在基于观察不同类型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征地)的市场化改革典型路径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模式在提升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上殊途同归的共性规律,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总结了本轮集体建用地市场化改革起点,刻画了宅基地、征地、统筹和入市4类市场化的典型模式或特殊现象,并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规律做了初步探索。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现实路径是渐进式的"由点及面"的改革,现阶段改革创新需要关注三类收益分配问题,政府的规划和收益调节政策是地方探索市场化亟需的基础性规则,政府还应尽快对市场化中的各项权利开展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13年的中国省际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及农用地总量及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变化,并进行了省际差异的分析。结论发现:各省市土地面积总量、自然地理因素、城市人口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建设用地规模发展的省际差异;而各省市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别造成了农用地规模发展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农用地的质量与安全;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不合理排放;没有科学地认识到某些重金属以某种形式残留在粮食内,这样会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农用地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应绷紧防止农用地污染这根弦不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