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5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财政金融   1843篇
工业经济   5063篇
计划管理   3906篇
经济学   4349篇
综合类   1180篇
运输经济   132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3938篇
农业经济   879篇
经济概况   43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43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2088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335篇
  2011年   2450篇
  2010年   2148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2241篇
  2007年   1555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1175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三地于2017年底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煤改气、电”是“禁煤区”政策实施的标志性工程,“一刀切”式执法能否承担起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与促进绿色发展的使命,成为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煤改气、电”政策实施的实验组,河北省其余10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与PSM DID模型对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电”政策实施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与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差异性,“煤改气、电”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城市工业领域及农村“煤改电”消费行为从而推动绿色发展;“煤改气、电”政策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压减效应虽然为负,但在统计上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煤改气、电”政策对人工煤气、天然气用气人口数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煤改气、电”政策使得农村用电量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在于“煤改电”式的能源转型政策并未产生需求响应行为,或是相对于燃煤取暖的高成本引发了农村节能行为的产生。“煤改气、电”政策应避免“一刀切”执法,着力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确保政策执行初期的补贴可持续性,使得化石能源转型驱动能源需求侧响应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畅通,最终实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资金时间价值是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至今为止对其的研究主要从经济社会角度出发而展开。本文从自然存在的角度,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研究,考察了太阳向地球进行能量传送的过程和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认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自然源泉为太阳能,直接来源是那些于人类有益且人类有能力进行加工的广义太阳能集热器中储存的太阳能。此外,还从资金时间价值存在所依赖的两个基本条件出发,提出资金时间价值应用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分行业的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研究方法:通过编制含能源实物流量的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结合行业综合能耗情况分析了能源回弹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各行业在能耗方面表现迥异,能源回弹效应也存在典型的行业异质性;中国整体经济能源回弹程度并不高,能效改善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但整体经济低能源回弹的表象也掩盖了部分行业能源效率无改善和高能耗行业高能源回弹的事实。研究创新:从系统与结构的视角审视了行业的综合能耗情况,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能源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回弹效应计算方法。研究价值:有助于提出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的行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了员工建设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行为的影响,通过建立企业与员工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和回报效用函数模型,对演化博弈系统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寻找企业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最优控制均衡点,最后从影响因素研究着手,提出了企业员工越轨行为的控制策略,以减少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和增强员工越轨行为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瓶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首先对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概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增大,同时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接着分析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双边贸易情况,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贸易合作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加深双边的能源贸易合作,加强能源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形成新型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2013年以来实行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事件,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能源效率提升在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和“减排”中分别发挥了10.19%和5.93%的作用,而能源结构转型分别发挥了48.87%和52.95%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结构转型,而非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涉及问题更加宏观和深层,这为中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程,特别是完成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濮阳市全市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实力为出发点,利用区域优势分析方法,选择濮阳周边典型的能源城市为参考样本,分析濮阳能源产业与全省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优势对比情况。提出濮阳市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立足市情,强化顶层组织规划;加快能源体制改革;围绕转型稳步推进新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