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3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向红  陈亚州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1):102-127,158,159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促进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的重大倡议。由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时日尚短,学术界关于该理念的研究尚未全面启动。要使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一个有效的研究议题,不仅需要明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而且需要将其纳入国际共同体、国际组织和大国外交等议题的研究,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命题。就攸关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大问题而言,至少需要回答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应遵循的基本路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和条件、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面临的挑战与障碍、学术界能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的对策建议等重大问题。在此过程中,学术界还需将其与周边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纳入同一研究视域,以澄清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辨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演变的动力与机制,并从理论层面提炼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经验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outh Korean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ost previous studies focus on monadic factors and do not consider how and to what exte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the host countries affect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Korean firms. The current study finds that interstate factors such as South Korea'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reaties with and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host countri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FDI to these countries, while presidential visits have strong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DI only in countries located in non-Asian regions, especially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relations on South Korea's FDI vary depending on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host country.  相似文献   
3.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f commercial diplomacy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14 from a management angle and is organized around four major themes: (1) government’s export/trade promotion function; (2) institutional/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3) managerial roles and activities; and (4)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ercial diplomats and businesses. A complementa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tracing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relevant public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1970s and a real increase after 2000. It also confirms the relative scarcity of commercial diplomacy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h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imension. Gaps in current literature are identifi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击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美国十年反恐之路的终结。文章通过比较9.11事件前后的反恐战略来分析十年反恐给美国及世界政治造成的深刻影响。9.11前的美国反恐主要针对其认定的某些"支恐"国家。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出台了反恐战略,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美国反恐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使中东更加动荡不安,也给新兴发展国家提供了崛起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能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运用外交和战略手段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日益成为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外交政策,对于制定具有中国特色能源外交战略,开辟中国能源外交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推动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承认的外交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成形,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绝大多数西方仍以冷战思维为导向,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通过首脑外交、商务部主导的经济外交和行业的参与等外交努力,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或行业局部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外交部的职能作用,尤其要重视总体外交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平衡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现实因素也影响着两国运用经济外交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砖外交"正成为我国推进全球外交战略的品牌,我国与金砖国家的科技创新外交关系将进入全面、纵深发展阶段。巴西是南美大国,已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其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总结巴西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研究了近年来巴西科技创新的政策重点,并对巴西科技创新管理的趋势与动向进行了分析述评。近10余年来,巴西推出多部立法,促进科技创新;持续颁布了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发展五年规划;推出工业研究计划和INOVACRED计划,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巴西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强调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遴选能够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技术领域给予巨额资助,重视科技计划和规划在科技管理中的引导和抓手作用。期望巴西的这些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当下艺术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现状、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原因、如何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