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财政金融   4596篇
工业经济   1242篇
计划管理   6400篇
经济学   5904篇
综合类   2883篇
运输经济   228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7191篇
农业经济   2031篇
经济概况   45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73篇
邮电经济   9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2036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587篇
  2011年   2750篇
  2010年   2632篇
  2009年   2712篇
  2008年   3340篇
  2007年   2928篇
  2006年   2099篇
  2005年   2168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205篇
  2002年   922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71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资本外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损失。基于此,论文梳理了资本外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资本外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外逃的政策选择,为一国在治理资本外逃时提供了政策选择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性是现代人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约束和指导自我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它与生态哲学、生态文明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联,生态理性是引导生态哲学构建的思维范式先导,生态哲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能推动生态理性与生态哲学的更好完善。在新时期,探寻生态理性的实践路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哲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目标定位和面临挑战,明确未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五统一",即统一调查评价、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多规合一"和用途管制、统一资产管理和统一督查监管。针对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储备不足、开发利用伦理缺乏科学引导、开发和保护矛盾冲突长期存在、新管理体制效能有待实践检验等挑战,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亟需注重"公平效率"、强调"永续利用"、融合"三资一体"、构建"有效市场",切实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研究结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应该以权籍为基础,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体系;以规划为龙头,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三线"为底线,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以法制为保障,构建自然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从而塑造"三体系一管制一治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Python技术对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深度挖掘,在测度地方政府环境重视度的基础上研究地区环境质量是否因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得到改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的确带来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环境重视度之所以能带来环境质量改善,源于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选择具有显著治污绩效的环境立法和排污税费两个治理工具.一方面,证实地方政府重视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实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地方政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在治理工具上的选择偏好发现当前环境治理实践中的"短板"和问题,为地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贾逗 《价值工程》2021,40(2):109-110
伴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内外资源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作为重要的外部资源,供应商管理关系到企业成本与收益的平衡,而要做好供应端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和优化。针对CS公司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企业的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大型油气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作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政府,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助力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则显得尤为重要。 就近几年来看,乡村政府人才数量倍增,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也在逐年提升,这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毕竟乡镇政府在环境、福利待遇、人才成长等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因此一些人员流动、服务不够优化等问题也偶有发生。 乡镇政府人力资源优化迫在眉睫,正确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乡镇具体情况予以优化,不断推进乡镇政府价值发挥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剖析出发,探索了当前乡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