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龙江精神文化凝聚了龙江人的精神力量,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是前提和基础,能够更好发挥二者的育人价值。通过从龙江精神文化涵养“概论”课教学、“概论”课教学指引龙江精神文化发展、龙江精神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入手,分析龙江精神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弘扬龙江精神文化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四史”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大学生教育的需要,但各个高校做法不同。部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单独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四史”知识必修课程,部分高校效仿重点马院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两门选修课程,还有部分高校由思政教师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四史”知识讲座,但大部分高校采取“四史”知识全面融入现有思政必修课的方式。高校“四史”知识教学,尽管方法各异、形式多样,但均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现象突出、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衔接不够等问题,难以达到“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整体合力。从“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出发,从集体备课、思政教育从业队伍建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四史”感悟式教学等方式,切实解决“四史”知识融入思政教育的困境与难题,实现“四史”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  相似文献   

3.
李楠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2):140-142
介绍了武汉大学“邓小平理论”教研室围绕“三进”工作开展《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马原”课面临的困难,从库恩范式理论的视角出发,根据高校“马原”课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马原”课更好在高校开展尽绵薄之力,同时为这方面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莉 《经济研究导刊》2023,(20):130-1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持续抓好“四史”教育。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需通过构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长效化机制,为“四史”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四史”教育长效机制应立足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文件精神,由党委主导形成顶层设计,提升政治认识统领示范并出台制度设计,形成主体协同机制;通过思政课教学部门及承担专业课教学的各院系教学部门,与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全部校内育人主体、校内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协同产生联动效应;完善包括高水平师资力量、多样化实践资源、充足的“四史”教育专项经费在内的资源保障机制,并以科学的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侯玉  刘焕明 《江南论坛》2021,(12):54-55
将党史学习教育实时融入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思政课, 既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也能在广大青年学子心中传承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奋斗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在实际教学中,因党史内容的丰富性、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 这一融入过程并不是十分顺畅,出现碎片化、填入式特点.这就需要多主体、多层级和多要素有效配合、协同推进,从关键点、核心点、切入点等方面整体考虑,抓住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着力点,以提高融入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两课”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分工协作;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弄清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切入点和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教学与交流以及理论讲授与解析实际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改革,在此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是思政课程教改的重要任务。而在思政系列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其中专门进行历史教育的课程,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二者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契合度很高,具有很大的融合可行性。“四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多层面进行分析,探讨融入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夏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307-308
大学是国家人才的宝库,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当下高校辅导员的“80后”人群,在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90后”一代时,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便尤为明显的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概论"课教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本文拟以"概论"课为例谈一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党史是高校思政课程最生动、最丰富的素材来源。江苏省“四种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政课的首课,应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应章节的内容选取最具针对性、对应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使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贴近学生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信服感和使命感,达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6)
高校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主阵地和主渠道,"概论"课作为当前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文章从"概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力图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课程设置“98方案”实施五年来 ,两课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进”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 (7 1体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仅文科院校开设 )。这一体系适应了十五大后思想教育的需要 ,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 ,两课补充了新的内容 ,强调“三个代表”的“三进” ,但这一课程体系仍然总体上保持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其中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家普遍在充分肯定 98方案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目前课程内容重复太多。横向上各门课程相互重复 ,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为例 ,其中的思想路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内容重复 ,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与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重复 ,而外交战略部分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复 ,而关于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及党的建设等问题则可能与《毛泽东思想概论》重复。因为每门课都强调“现实性” ,《形势与政策》课更是随时可能与其他课重复。从理论上说每门课程在同一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视角与侧重点 ,但实际上教...  相似文献   

14.
孙焱杰 《经济师》2009,(5):113-114
“概论”课考试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这个环节的独特作用,必将有利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抓好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采取注重平时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新机遇和新挑战。基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但也面临着削弱思政工作者的话语权、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冲击的新挑战。为提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阐述,研究应对策略,以期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互联网+”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通过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并根据自主探究式教育理念和共享教育理念,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套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视频资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领域的应用体系,旨在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工作,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时效和久效,需要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厘清“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定位,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通过“设疑导思”问题解析式教学和网络论坛,进行深入的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8.
彭佩林 《经济师》2023,(9):157-158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将互联网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与改进,切实迎合当下“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的需求,实现新的突破。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教学痛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创新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芬  袁奇林 《经济师》2023,(9):13-14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05,(3):F002-F002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为雀级“十五”重点学校;“毛泽东思想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