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职业与职业化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非职业化"现状,从专业化和社会化两方面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和目前队伍"非专业化"问题的描述,比对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本文提出"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并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内涵、标准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成长多元化的发展对辅导员本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是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科学化管理模式出发,探讨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确立以职业化发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着力建设和发展科学化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在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专业化成长、科学化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职业化的视角下,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特定能力三方面内涵构成进行阐释,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从内部的自我构筑、外部的资源支撑两方面来审视其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路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特点十分明显,专业化发展路径依然障碍重重。要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必须从专业定位、职业认同感的培育及实践同目标的契合等多维度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来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然性,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现状来探讨怎么在工作实践中如何去做好辅导员工作以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以此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高校应提高辅导员职业准入条件要求,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畅通的职业发展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组织公正感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决策与人际交往公正程度的主观判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对组织公正感的认可程度如何,会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对组织公正感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职业合理定位,大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是推动辅导员队伍稳定有序、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与教师双重身份,明确教师身份是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重要内容。辅导员教师身份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职业考核标准三个方面,具体工作中,高校要做好顶层规划、运行机制、梯队建设、考核制度、氛围营造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