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财力均等化转移支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是落后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通常是按照一般公式分配的。本文首先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一般公式的推导和解释,明确了隐含在一般公式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以及资金分配原则。其后,根据一般公式的资金分配原则,实证地分析我国唯一按一般公式分配资金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分析结果显示,仅就得到转移支付资金的省份而言,人均转移支付资金与财力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财力越强的省份,得到转移支付资金人均值也越多。这一资金分配结果主要源于以财政供养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财力较强的省份,总人口中财政供养人口比重较高,以财政供养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最终导致资金向财力较强的省份倾斜。资金分配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省份的优待也是资金向财力较强省份发生倾斜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根据《2003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下达你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额××亿元,其中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额××亿元。各地要将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支出,严禁用于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一旦发现挪用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将酌情扣减下年度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除中央下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外,省级、市级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采用规范的公式化方式分配转…  相似文献   

3.
李小萍  时喆 《经济问题》2013,(8):73-77,86
我国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设计的转移支付制度,相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需要来说所起作用有限。地方政府争夺转移支付资金的博弈,导致财政资金紧缺与使用效率低下并存。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和地区利益的手段,其制度建设须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目标,从转移支付模式、转移支付形式、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体系下设立了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各省区再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相应的资金分配办法,其最终目标是引导生态功能区政府和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然而,由于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增强生态功能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上,加之各省区的资金分配方案又各不相同,自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偏差。本文主张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定位在生态外溢价值补偿上,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首先,本文基于不同补偿路径提出了"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理念;其次,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分别测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生态资源稀缺价值和生态价值自身消费,重构基于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的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偿体系;再次,以全国31个省区和云南省129个县市为案例,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进行实证测算,以检验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后,提出构建和完善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一、以财力和事权的匹配作为财政专项资金改革的基本导向。1.下放政府事权,并将相应的财政专项资金转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流行的观点认为,财政转移支付由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转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因为目前财政专项资金占比偏高(2012年中国财政专项资金规模约为1.9万亿元,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规模的47%左右)。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因为发达国家内部财政专项资金占比也大相径庭。欧盟财政专项资金占  相似文献   

6.
××省(自治区)财政厅(局):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00年新增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财预[2001]13号)的政策规定,2003年中央财政继续对民族省区和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等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原则与方法为体现既有利于调动民族地区增收积极性,又适当考虑民族地区财力不平衡状况的原则,将各民族地区增值税环比增量80%的一半按来源地直接留给民族地区,另外一半连同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按因素法分配。(一)计算确定按来源地分配的转移支付额。各民族地区按来源地分配的转移支付额,在增值税…  相似文献   

7.
班倩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147-148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弥补财政纵向失衡、横向失衡和弥补外部性的功能。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1994年建立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整,为实现其政策目标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形式。对其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发现,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对财力分配的纵向均衡效果明显,转移支付在实现财力分配的横向平衡这一目标则上任重道远。可从优化制度结构、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完善立法等方面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财政预决算审计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性质的分析,探讨审计部门要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运作。  相似文献   

9.
王名皓 《时代经贸》2007,5(9Z):190-190
本文通过对财政预决算审计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性质的分析,探讨审计部门要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运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省情提出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期的财政政策目标:(1)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财政能力薄弱县市的财力,缩小地区间的差异,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2)对当前民生领域老百姓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实施省定最低标准的均等化。为实现近期目标,根据老百姓的需要与现阶段我省的财力水平,将基本公共服务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实行不同的均等化推进政策。同时,选择人均GDP、人均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公务员人均津补贴、财政“恩格尔系数”等反映经济财政能力相关的指标,把58个县市划分为较强、中等、薄弱三个成份,按“成份”划分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增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三是取消薄弱县市对省以上转移支付资金的配套要求,增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的指导与监督;五是开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经济改革使我国资金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以财政和依附于财政的专业银行为主体的计划分配体制,已经转变为以财政、部分商业化的银行和股票市场三分天下的资金分配格局。在我国这三部门资金状况目前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的现象:(1)在财政分配资金在全社会资金分配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同时,财政收入中国债收入比重却不断上升,使财政的资金更加依赖于基础相对脆弱的国债发行。(2)银行信用的松紧面临两难的选择,扩张信用面临通货膨胀的限制,收缩信用提高利率又会使企业利息负担过重而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11)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是国家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地域方面均衡发展意义重大深远。由于该项目具有项目类别多、项目金额大、资金分配渠道长、资金使用环节多等特点,因此做好该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是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科学准确的项目绩效评审是调整和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实现预期效益的重要前提因素。文章以S省XX大学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为例阐述了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构成和绩效评价结果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转移支付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间收入分配的一种补助形式,财政转移支付是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无偿提供的资金流动,在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调控手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开展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十分必要。审计机关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临督力度,对促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恒龙  葛骅 《经济经纬》2012,(1):132-136
笔者通过对中国3大类转移支付: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绩效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由于政策设计初衷和运作机理不同,实现财政均等化的绩效也有所不同。而且,地区分配结构也是影响转移支付财政均等化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需要对现有的转移支付的类型结构进行调整,而且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补助资金的地区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土地改革、联产承包后农村第三次深刻革命,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作为整个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客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的改革目标,上级人民政府就必须借助转移支付规范性办法对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影响的政策性减收净缺口给革转移支付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切入点。我们的办法是根据各地各项经费开支的标准支出需求及税费改革影响的财力净缺口和转移支付系数计算转移支付补助额。  相似文献   

16.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区域协调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财政支付转移现状主要表现为转移支付逐年增长和人均财政支出获得较高增长,转移支付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民族地区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相似文献   

18.
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地理自然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成本高等原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无法提供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民族地区都有财政倾斜政策,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核算体系,民族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转移支付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今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改革方向,同时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专项转移支付在我国相关政治、经济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如今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在项目设置和资金运转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通过控制项目设置,调整资金分配,增强透明度,健全监督制度等多种手段来对我国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比较研究(一)省以下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比较研究。为了便于分析,笔者首先给出以下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个基本假设。为分析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假设将各级财政收入视为转移支付前的财力水平;将各省人均财政支出视为转移支付后的财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