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是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现实需要,更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数学专业要以培养在素质、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适应不同类型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开展了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合我校的实际,提出完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徒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实施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徒制的主旨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专业主要为现代企业培养经济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在金融专业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对经济领域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金融专业实施学徒制的可行性、金融专业实施学徒制的必要性、金融现代化学徒制实施的内容、金融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方法进行阐述了高职金融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希望为研究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的总和。分析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构建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这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婷  王雨韩  李雷 《经贸实践》2016,(18):191-192
创新创业人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高等院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地方之一,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必须担当起民族大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更不能脱离专业背景来谈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来构建贵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结合重点建设专业任务,创新并实施了"岗课证对接、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体现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证书对接,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尚敏 《经济师》2013,(10):151-152
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独立学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深化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柴永红  任利成  张永云 《经济师》2013,(11):160-160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经管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各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出发,建立了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并构建了创新、创业型商务人才孵化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三位一体结构,使得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弊端和不足愈发明显.汽修专业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汽车专业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实现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入手,对当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立足于校企互融的三位一体,深入探讨高职汽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希望为高职汽车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世海 《当代经济》2010,(15):89-9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范式、方式、方法的总称.高职高专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涉及到如何培养有特色的商务管理高技能人才的方式方法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结合商务管理专业的实际提出了"九位一体"、"五程运作"的目标规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地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人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而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普遍存在问题,培养的人才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地方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适应竞争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就业导向,适合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中高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此,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俄语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两国关系发展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应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是我国俄语专业教学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相应的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势在必行。通过研究“商务+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以期对我国的俄语专业教学和教育探索新路,同时也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文化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培养“四型”文化产业人才——国际型、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从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认证和监管;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科学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与培训;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寻找着眼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3,(9)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取兼顾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工程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打造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数学人才。以学生成长为主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别从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讨论了数学专业人才培养一些可行方法,为探索一般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从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入手,对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储丽琴 《时代经贸》2013,(2):203-203,205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相比,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无论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加之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导致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严峻。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的“地方特色”和“工科特色”为出发点,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肖朝英 《经济师》2024,(2):176-17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管理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然而,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文章对经济管理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也要向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方向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转变,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我院被列为辽宁省首批进行转型的试点高校之一,借此契机并结合税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完善税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并给出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陆燕萍 《经济师》2011,(9):125-126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最主要的场所,它的建设必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因此,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势在必然,校企融合,共建金融保险专业实训基地,并实施创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便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市场对金融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