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者剩余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申其辉 《经济纵横》2003,(12):59-62
一、什么是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所谓“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 ,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1 977年A .K .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 ,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一般认为 …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世3年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我国入世以来百姓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进口产品的大量增加和外资的大量涌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进一步促进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者意愿支付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全社会福利总体明显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局部领域出现消费者剩余减少,福利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
我国入世3年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我国入世以来百姓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进口产品的大量增加和外资的大量涌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进一步促进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者意愿支付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全社会福利总体明显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局部领域出现消费者剩余减少,福利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我国入世以来百姓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进口产品的大量增加和外资的大量涌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进一步促进国内市场充分竞争,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者意愿支付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全社会福利总体明显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局部领域出现消费者剩余减少,福利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5.
价格歧视下四种市场类型的消费者剩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按垄断程度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在发生二度价格歧视的情形下,这四种市场的价格歧视程度的定量结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二度价格歧视下,用微分法研究了一个垄断厂商市场情形,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n厂商市场情形的均衡总产量,均衡价格,均衡总收益,总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最后把各种市场情形的上述指标归纳为统一的公式并详细分析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6.
价格歧视在旅游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省贵 《经济师》2004,(10):134-135
文章在阐述消费者剩余理论和价格歧视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 ,把价格歧视理论应用到旅游产品的定价分析中 ,提出了旅游产品定价的四种模式。强调只要应用恰当的旅游产品定价模式 ,最终达到供求双赢的局面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垄断竞争市场状况以及影响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的因素分析 ,在绿色农产品定价博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定价要遵循合作定价的原则。另外 ,利用消费者剩余原理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 ,为中国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平行进口条件下的一个进口配额保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英 《财经研究》2004,30(6):125-133
在平行进口条件下,文章构造了一个进口配额保护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与我们的常识相反的是:这种进口保护反而有助于提高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究其原因是,进口配额能够诱导生产厂商进行降低成本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这既能够提高厂商的利润,又能够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从而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另外,文章发现进口配额比进口关税更能改善平行进口输入国的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9.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优劣,住宅的发展思路也体现为“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综合理念。城市绿地系统包含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功能。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外部效益。其外部效益是商品住宅价格提升的主要根源之一,消费者剩余是绿地系统对商品住宅价格提升作用的度量衡。本文以北京市西北部万柳地区为例,对其商品住宅价格所受绿地系统之作用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技术进步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主要和直接的推动力,技术革新促进经济增长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兴佑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72-173,251
政府进行制度设计和宏观调控时,将考虑到不同的市场情形的社会福利差异,以及生产者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权衡问题.用微分法研究了一个垄断厂商市场情形,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n厂商市场情形的总产量、价格、总收益和消费者剩余.最后把各种市场情形的消费者剩余归纳为统一的公式并详细分析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12.
聂丹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117-123
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引发热议的两种搭售现象--公路年票与天价月饼中的厂商行为与福利效应,创立了"伪搭售"这一概念以及在二维平面图中分析两种商品组合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图示法.  相似文献   

13.
孙洪顺  石莹 《现代财经》2005,25(2):74-77
通过调整价格使商品的总收益增加是价格策略的一种运用方式。为使商品的总收益在价格上调或下调时增加,应当根据商品在这一时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确定适当的价格调整范围,并根据客观规律创造出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4.
同样质量的两件商品,一件是品牌商品,一件是非品牌商品,一般来说,品牌商品的价格要比非品牌商品的价格高得多。对此现象很多人迷惑不解,认为这是消费者非理性的表现。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品牌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不是消费者非理性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分析,低成本争战略是在同一产品差异水平上,企业以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以不同的产品差异水平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超额消费者剩余;二是成本更低或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专业零售市场上,讨价还价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对专业零售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专业零售商之所以不愿意“明码实价”的原因在于通过讨价还价行为,零售商可以推断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最大支付意愿——保留价格,以此价格出售商品可以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零售商的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17.
肖俊极  李国栋 《经济学》2009,(3):1435-1454
会员积分制是目前零售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策略,其对于销售的作用也日渐受到经济学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采用大连市某一知名大型购物中心会员购买记录的扫描数据,对会员积分制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积分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积分弹性及交叉积分弹性表明,一种商品的积分促销不仅增加本商品的需求量,而且对其他商品的销售存在正外部性。积分促销可以起到与价格促销同样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积分与价格相互替代性的大小,为厂商在两种策略的权衡使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后媒体时代     
所有形式的内容发布者,从新闻到音乐,都因为消费者不再为内容付费而感到沮丧。至少,他们是这么感觉的。实际上消费者从来没有真正为内容付过钱,而内容发布者卖的也不是内容。如果商品是内容本身,那为什么那些书、音乐和电影的价格总是取决于承载的介质呢?为什么好的内容价格却没有更高?  相似文献   

19.
会员积分制是目前零售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策略,其对于销售的作用也日渐受到经济学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采用大连市某一知名大型购物中心会员购买记录的扫描数据,对会员积分制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积分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积分弹性及交叉积分弹性表明,一种商品的积分促销不仅增加本商品的需求量,而且对其他商品的销售存在正外部性。积分促销可以起到与价格促销同样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积分与价格相互替代性的大小,为厂商在两种策略的权衡使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往文献在研究多个企业进行古诺博弈时,经常将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作为影响古诺博弈结果的一个因素。本文用公式和图表证明了企业最大生产能力影响了消费者剩余,将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作为博弈后产量重新分配标准,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因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不公平”造成的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