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闫岩 《时代经贸》2007,5(11Z):223-223
2008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遏,随着奥运脚步的一天天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国企业创造世界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奥运营销对企业或品牌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飞跃,从而真正借助08年奥运的契机,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々茸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然而,由于赞助商名额有限,能与奥运“联姻”并获得相应营销权利的企业注定只是少数。不得已,一些无缘奥运的企业想出了种种所谓“非奥运营销”手段,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来搭上奥运快车,但这严重危害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因而历来受到国际奥委会的“严打”。  相似文献   

3.
契子: 2008年8月24日,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一份数据随之摆到了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的案头。权威机构益索普的“奥运赞助效果长期跟踪研究报告”显示,经过前期3年的奥运营销,青岛啤酒奥运营销在促进产品销售方面提升最大,被访者的购买意愿从54.1%提升到75.7%,增长21.6%,使有意购买青岛啤酒的概率提高到20%以上,位居所有奥运赞助商之首。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信息》2006,(2):62-63
奥运营销,已经以奥运赞助的形式缓缓拉开了序幕。 由于资金和名额的限制,能够成为TOP伙伴和北京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毕竟有限,包括国际赞助商在内总共也不超过40名。剩下的那些中国企业怎么办?他们也期望参与奥运,应该怎么办呢?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北京有50万家中小企业,分别占据国内企业、北京市企业的绝大多数。年初对国内500家企业的“商机意识”调研显示,国内企业对待奥运商机态度各不相同: 8.4%的企业认为与己无关,因为自己不是做体育产业的。 26.8%的企业消极等待当地政府布置任务,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55.2%的企业在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机会,但还没有打开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 11.6%的企业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与奥组委紧密联系,并且已经大胆出击,方案已经比较成形,但这类企业主要是开发建设性项目的大企业。 得不到奥运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资格,不熟悉奥运规则,一部分中国企业保持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想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加入机金另外一部分则计划通过赞助赛场城市帮助自己建立与奥运的联系,事实却是他们仍然无权使用与奥运相关的任何标志,包括五环标志以及北京奥运的LOGO;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地寻找机会,制定自己的奥运方案,他们希望得到卓有成效的、能够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策略。中国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奥运营销,并借助奥运平台达成自己的战略使命呢? 为了帮助广大的中国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智动2008工作室”,并辟出了《智动2008》专栏。在这里,我们组织了专业的体育营销咨询顾问为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制定奥运战略,规划奥运策略,为他们解答奥运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还将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国企业传播奥运相关知识;同时,《智动2008》将为众多希望投身奥运的企业提供一个良性交流平台。在这里,志同道合的管理者们将共享奥运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共品其中的苦辣酸甜。[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夏耘 《时代经贸》2007,(6Z):11-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各大商家更是将其视为大展拳脚的绝佳良机。但如何对奥运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采取适当的营销理念,以及运用到位的营销策略来充分把握这次的机会,最终获取长期利益,对于中国的企业至关重要。国外的各个跨国企业正虎视眈眈的盯准此次奥运会以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及文化优势,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本文将对成功个例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适当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后奥运经济”。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竞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阿四 《新经济》2007,(4):75-76
在2008奥运的大背景下,奥运营销成为了这几年最时髦的字眼。但对于许多奥运会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来说,正面临同一个疑问:如何在中国开展奥运营销?如何才能让奥运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进而销售额的大幅提升。作为2008年奥运的啤酒赞助商,青岛啤酒的奥运营销策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奥运在中国召开,对企业的意义非同一般,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的最新调查发现,近80%的中国居民对赞助奥运会企业的好感有所增加,75%的居民会更愿意购买贴有奥运会标志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对于提升短期销量,甚至中长期销最,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奥运营销是一张十分有价值的营销王牌,几乎每个企业都渴望与奥运沾边。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了响应国家部署的“一切围绕奥运,一切为了奥运,举全系统之力,确保奥运安全”的号召,2008年4月21日上午,为期三天的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春雷杯”迎奥运保安全技术比武大赛在哈尔滨市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将“朝九晚五”异化为“朝九晚六”——既推迟上班时间,又保留午睡享受——这将异化政府职能,远离服务型而成为享受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奥运营销并不仅仅是将奥运和企业标识并列摆放在一起的简单行动,而是在对奥运资源和自身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由内而外、完善长远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科技奥运是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保障,有力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围绕科技奥运建设的重点领域,明确科技奥运建设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城市经济发展驱动力、城市组织管理、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归纳出科技奥运为北京城市发展留下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萨马兰奇曾经评价汉城奥运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东方文化借助奥运广泛传播,《手拉手》唱响全球,韩国泡菜风靡世界,而最大的受益者则非三星莫属,借助奥运营销韩国的三星成为世界的Samsung,而走过这一段奥运奇迹之旅,三星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田新春 《经济论坛》2002,(16):50-51
北京“申奥”成功,“奥运经济”成为热门话题。的确,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发展经济的大舞台。据悉,筹办2008年奥运会,仅北京市的投资就将达2800亿元,其中1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么大的投资对全国的经济都会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作为与北京距离很近、关系密切的秦皇岛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抢抓“奥运”商机,更是大有可为。一、抓“奥运”商机,秦皇岛市拥有三大优势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投…  相似文献   

15.
文化领跑奥运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冉  叶匀  曾量  郑安琪 《经济师》2007,(10):218-219
四年一度的奥运圣火,点燃了全世界人民的体育激情,同时也在赛场之外燃起了奥运营销的战场硝烟。08北京奥运,是西方企业走进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大好契机,这时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双方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试从历史根源寻找这种差异所在,通过不同企业在奥运营销中的成败分析背后的文化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奥运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冬林 《时代经贸》2011,(24):56-57
“异化”在较古老的含义中使用时是指精神病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现在被一些社会学者广泛采用,然而我们不能确定这些社会学者是否真正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后来被泛化使用作出分析,借鉴马克思对异化的科学态度,以引导我们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思想,正确的适用异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离2008越来越近,奥运营销也是如火如荼,您的企业应该在哪里押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异化广告和广告费异化是指由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轨过程中,在企业约束软化或亚软件条件下,广告和广告费用的变态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严重危害,是广告客户与广告经营单位利用现行成本制度的某些可乘之际,使用各种非正常手段,把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和反馈信息的商业广告变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本文试图探索“异化广告”与“广告费异化”的实质、成因及限制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春阳 《当代经济》2007,(13):77-78
距离北京奥运会仅剩400余天,在体育健儿为了奥运金牌摩拳擦掌的同时,各路企业也在大打奥运营销牌.有着悠久历史的奥运会现在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体育层面,它正在向着不同的维度拓展.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以及深入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奥运营销和非奥运营销,以期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一些理论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一直在说,从一些奥运主办国的经验看,奥运会后都会出现经济衰退现象,即所谓的“奥运东道国经济萧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