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声音     
《中国纺织》2011,(10):49-49
棉纺 棉纺协会目前正在统计转移产能、企业、设备、投资的情况。进行产量调研,市场调研。集群的解剖。新疆地区棉纺资源很多,另外就是福建转移到江西,河南承接浙江。产业转移面临着用人问题。承接地的劳动力培训问题,比如新疆,劳动力是有,但是劳动力素质及水平都需要提高。此外还有转移当地的资源问题,劳动力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TAweekly:如何看待2012年订单转移现象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影响?张延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资源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部分订单转移到周边一些国家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看到,这些转移的订单多为加工工艺相对简单的订单。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业自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队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  相似文献   

3.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山东纺织经济》2011,(10):33-34,81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面临难得的机遇,虽然目前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大幅提高,但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不强、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发展相对滞后、投资环境欠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不像人们此前所想象的,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的增加,东部的企业在向中西部转移的时候,首先将利润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先期转移出成本更为高昂的本部。由此带来的必然是承接地自然资源的被廉价开采和污染。  相似文献   

5.
纺织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等形势的严峻,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纺织产业西移已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框架:农民“想出去”、“出得去”、农民知道“往哪儿去”、农民能够“进得去”、“住得下”、“住下去”、“放心住下去”,并在劳动力转移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财税政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助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财政投入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增加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的基本公共服务;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成本比较优势的机制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作用。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将继续存在,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大大超出劳动力的需求,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能够长期保持下去。但是,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企业办社会和人浮于事等大大抵消了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低,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但也有消极作用:一是在国际贸易中,导致国民福利的流出;二是限制了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了国内需求。逐步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龙浩然 《广西电业》2007,(10):68-70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电力的总体要求 (一)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计划 近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加快和发展临海大工业等历史机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环境优势、人力成本优势,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城镇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原有测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很难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汇总和比较,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劳动转移的影响时,可以用人均产值近似反映产业集聚水平.利用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的显著性影响.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受到当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受到当地人均生产总值与周边区域人均生产总值的比值的影响.当地城镇水平对农村劳动力的本地转移倾向影响更大一些.当地人均生产总值要比周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对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倾向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能源资源开发与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利益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给贸易双方带来的更大利益,但他们并没有对贸易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本文紧接着斯密和李嘉图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贸易在增加贸易双方“产品利益”的同时贸易国的“成本利益”得失,认为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的“成本利益”具有不确定性.而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带给先进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正.带给落后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利益”和“成本利益”背离的原因以及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报酬GDP占比下滑是中国劳动收入增长背景下的客观事实。在农村剩余劳动供给相对充裕条件下,劳动报酬占比变化反映了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劳动边际产出效率变化。二元经济下的工业化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是劳动报酬产业内效应变化的主要原因,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劳动工资引导劳动要素从劳动报酬较高的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劳动报酬占比产业间效应下降的原因。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绝对供给能力面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供给能力减弱,劳动供给曲线左移将替代劳动边际生产率对劳动报酬的决定,直接提升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成本并带动产业内劳动力报酬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步入新常态,对现有劳动力要素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法研究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可知对外贸易对高素质和中等素质的劳动力均有显著正影响,对低素质劳动力有显著负影响,且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发展将有利的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其中,对外贸易出口对高素质劳动力起抑制作用,对外贸易进口、教育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起促进作用。因此,要促进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加大中高素质劳动力的投资力度和利用外资的力度,实现国际贸易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往往把管理费用与组织协调费用两个概念混同使用。但在企业内部引入了市场体制后,管理费用就不仅包括了组织协调费用,还包括了内部市场交易费用。本文认为,内部市场交易与外部市场交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所以内部市场交易费用的构成有别于外部市场交易费用的构成。内部市场交易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劳动考核费用的高低,而后者由企业内部对简单劳动的考核程序是否合理和所确定的各种系数是否公平等决定。  相似文献   

15.
纺织工业的产业功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纺织业赖以生存的比较优势也是动态变化的。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不断削弱的趋势。要培育技术、品牌这些竞争优势,实现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和产业功能的动态转变,促进纺织工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从劳动力成本、转移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外来投资出口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可能性,认为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并不是要在中西部继续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吸收东部沿海地区部分要淘汰的出口加工业。中西部地区发展,应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中西部发展,是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超越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内向型企业,这才是梯度战略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offers an argument, through a technical exposi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cost differences inherent in serving different types of buyers in the electric utilities industry. To this end, we employ a translog joint cost function (for electricity production) with three outputs, which allow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ost differences between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for vertically integrated, investor-owned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The regression estimates suggest different costs at the means, however the estimated marginal cost curve for wholesale power is not as robust as those for low-voltage and industrial power.  相似文献   

18.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成本是决定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唐山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出现在这一地区的钢铁产业群是企业追求成本优势的必然产物。随着进口矿比重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应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耕地占用,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改善中心城市居住环境等原则为指导,积极引导钢铁产业群向沿海转移,并与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升产业群的国际竞争力。唐山钢铁产业群的发展对传统的均衡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着重分析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沿海产业集群迁移的影响因素、可能的迁移倾向和应对策略。由于产业集群的本地关联性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生产和贸易成本上升对这些集群区位再选择的影响也不同。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一些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集群向沿海中小城市或低成本国家迁移的倾向会越来越明显;而数量众多的传统产业集群,随着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内需的提升,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或迁移的速度将会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应积极扩散一些已丧失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抓住世界服务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创造有利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尤其是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开展区域合作,减少企业迁移的不确定性,是促进产业理性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