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设施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动车组检修与运用设施布局现状.从客运专线整个路网出发,结合我国检修制度,分析了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规模布局需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一条客运专线为例,论述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设施规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计算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在追踪间隔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客运专线通过能力主要受不同速度等级列车的速差、停站时间、停站率,以及区间长度、综合维修"天窗"时间和设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车组列车在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运行时存在闭塞分区长度及应答器容量不足导致限速、追踪间隔较大等问题。为减轻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对动车组运行速度及追踪间隔的影响,在阐述闭塞分区长度、应答器容量、列车追踪间隔等长大下坡道动车组运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车载监控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安全冗余情况进行分析,并从不限速及限速的角度研究现有条件下动车组在长大下坡道运行的方式,研究结论为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动车组列车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西安-兰州客运专线独特地理位置,以及跨线客流旅行距离过长等特点,综合考虑线路建设时机、动车组运用、区间通过能力、旅客服务水平和路网运输组织等因素,远期动车组列车不宜下到既有线运行,机车牵引列车也不宜上客运专线运行,跨线旅客换乘将不可避免.为此提出以兰州站作为西藏、新疆等地长距离出行客流的换乘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基于动车组列车采用重联运行的特性,在分析国内外动车组列车运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的研究对象和扩能效果,研究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的适用条件,指出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需具备一定的到发线、作业时间、信号显示等条件,并在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铁路机车运行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为定量分析机车能耗的影响因素,通过利用牵引电算软件,对不同机车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和对比研究,从坡道设计、停站次数、牵引总重、编组辆数、惰行距离5个方面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机车运行能耗的影响。试验表明:坡度越大、停站次数越多、牵引总重越大、编组辆数越多、惰行距离越短,其能耗越大,反之越小。机车运行能耗影响因素仿真研究结论为合理确定机车能耗水平、优化线路设计、节能运营组织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车组周期性运用方式的思想,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基于客运专线网多基地、多型号动车组综合配置数量及维修内容,以及客运站存车线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模拟模型,根据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原则,提出动车组的3个运用方案,并对实例进行模拟计算.对模拟实例结果分析不同方案动车组运用指标,确定满足运输需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客运专线不同速度等级匹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客运专线列车速度匹配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影响因素集分为两个层次,利用G1法计算出各层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客运专线的运营管理及列车匹配方案提供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识别不同运行组织因素对铁路能耗影响的重要程度,在解析各运行组织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计算各运行组织因素对能耗的欧几里德灰色关联度。选取系统能耗为特征行为序列,运行组织各因素为影响因素行为序列,并以日本JR铁路为例,采集近1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铁路能耗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  相似文献   

10.
动车组交路计划是客运专线的基本运营计划之一.在分析动车组交路计划约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动车组交路计划的评价指标,以及计算模型和算法.根据约束条件的数学描述和目标函数,对模型求解思路进行了分析论述,并通过模拟算例说明动车组周转图的各项主要指标与手工编制结果相比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合理预测动车组配置数量是保证高速铁路运输经营,制订技术装备采购投资计划的重要基础。在阐述国内外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动车组配置强度,得到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强度与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线路平均客流密度、线路速度目标值、不同等级列车承担客流比例作为条件因素,利用日均周转时间法测算动车组合理配置数量,得出不同条件高速铁路线路动车组合理配置数量速算参考表,为高速铁路动车组的采购、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内外铁路机车能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铁路客贷共线运行列车为研究对象,从机车能耗产生的微观角度出发,运用列车运行计算的相关原理,设定了列车运行环境,建立铁路机车单耗测算模型。模型中引入"牵引运行能耗换算系数",通过微观数值计算方法测算机车单耗的宏观量,计算机车担当客、货运时的单位能耗值。根据机车数量比例和完成的运输工作量,通过加权平均法测算机车综合单耗。经过测算,内燃机车综合单位耗油量与电力机车综合单位耗电量的模型测算值与实际统计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网的日趋完善,高速列车开行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对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提出新的要求。为合理优化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在分析我国动车段和动车运用所管理模式及布局方案的基础上,将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优化问题转化为基于多基地车辆路径运用的基地选址问题,基于"备选运用所-运输需求-动车组运用"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动车组运用检修接续网络,建立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优化模型。以某区域的铁路网为例,利用近远期规划优化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验证模型有效性,为今后动车组检修资源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检修的条件下,根据接续时间和接续地点,以动车组周转接续时间总和最小来表达动车组运用数量最少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以武广高速铁路的开行方案为基础进行仿真应用,表明在给定列车运行图后,采用该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得到优化的动车组运用计划。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动车组运用的影响因素和给定的列车运行图,建立较完善的系统框架,并在算法上给出可行性方案。按照系统设计目标,进行约束条件分析,确定系统功能结构,进而建立系统模型,并利用回溯算法求解。对系统运行提出软、硬件环境要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如何实现节能降耗是铁路行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上海铁路局高速铁路能源消耗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动车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并结合铁路实际,提出高速铁路动车组节能降耗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trade-offs between vehic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n-site solar energy potential in a city landscape. While higher urban density may curb many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prawl mainly by reducing vehicle travels and associated energy use, it can also limit on-site rooftop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due to more shade on rooftops in dense urban settings and less available rooftop area per person. Using travel surve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ata, we estimated vehicle energy use and rooftop solar potential in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as a case study and calculated possible offsetting effects between vehic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ooftop solar potential. Given the prevalence of gasoline-based vehicles and today's solar photovoltaic (PV) panel efficiency, vehicle energy use per capita appears to exceed energy generated by rooftop solar PVs per capita across all density ranges, especially in lower density environments. At the point when electric cars and advanced, highly efficient solar PV panels penetrate the market, the results chang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option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mmediate and rapid spread of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vehicles and solar PVs along with the long-term effect from gradual urban den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intra airport shuttle operations by optimizing routes and schedules,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passenger travel experience.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we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generates optimal airport shuttle routes for a given set of constraints and a discrete-event simulator that evaluates the optimal shuttle routes in a stochastic 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the tradeoffs between the amount of time passengers wait for shuttles, and shuttl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odel and stochastic simulation are tested using shuttle route data provided by the Dallas Fort 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timized routes can lead to a 20% energy reduction in shuttle operations with a modest 2-min increase in average shuttle wait time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simulator presented here are designed to be generalizable and can be adapted to optimize shuttle operations at any major airport.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将动车组接续周转计划的优化求解过程归结为在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上应用搜索算法寻找满足约束条件和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路径集合的过程。优化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可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应用匈牙利算法设计了以"使用动车组最少"为目标的动车组运用最优接续网络生成方法,以京津城际铁路本线列车平日运行图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求解最优接续网络,运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