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近些年 ,企业多角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 ,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其一为“必由之路”说 ,认为利用现有资源 ,开展多角化经营 ,可以规避风险 ,实现资源共享 ,产生 1 1 >2的效果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观点在 80年代中后期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其二为“陷阱”说或“误区”说 ,认为企业开展多角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 ,管理难度增加 ,效率下降。这种观点近几年呼声日高 ,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我认为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多角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 ,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  相似文献   

2.
近期来有关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话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争论。纵观争论的焦点,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多角化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多角化持赞成态度的认为,企业通过多角化经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通过关联还可在多个方面享受到协同效应,产生经济学上所谓的“范围经济”,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不同产业的经营达到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是也。而对多角化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多角化经营是一束有毒的玫瑰,看起来诱人,实则充满了风险和陷阱,并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多角化经营已是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3.
对于多角化经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多角化经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所谓“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并且进行多角化经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1+l>2的效果。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形势的  相似文献   

4.
1 多角化经营的概念 采取多角化策略,是指试图在现有企业中增加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事业部,以使得企业能够从事更广泛的业务领域的经营,从而增加企业活动灵活性并分散风险。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可以分为相关多角化和非相关多角化两种模式,前者是新增的产品或者事业部与原有的产品或事业部存在某种相互配合的关系。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主要是指集团或整体多角化,就是在企业中新增产品或事业部,并且这些新增的产品或事业部与原有产品或事业部几乎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多角化经营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加拿大学者Muhittin Oral提出的评价企业竞争能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多角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数学模型,以此对多角化经营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了定量的评价。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描述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识别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多角化经营,就是企业为适应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采取多向发展新产品,分别满足多个目标市场的需求,以便多方面地、长久地占领市场的一种经营方式。企业实行多角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经营风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相关多角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经济与管理》2004,18(5):38-40
多角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恰当的多角化经营方式只会适得其反。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 多角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相关多角化理论,得出我国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基础上 的相关多角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多角化经营战略是寻求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同心多角化、水平多角化、集团多角化三种模式。分析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能避免陷入多样化发展的陷阱,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9.
多角化经营战略是企业走向发展壮大的重要策略之一,其模式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绩效.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普遥面临着如何调整经营战略、成功开展多角化经苦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多角化经营战略各类模式的主要优势与效应及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行多角化经营战略的实践,提出了企业选择多角化经营战略模式所应进循的原则和参照标准.并结合对我国企业开展多角化经营失败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较成熟的企业所适宜采取的多角化经营战略模式和其他一系列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裘晓东 《技术经济》2002,21(11):60-61
一、归核化的成因剖析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美国企业的多角化扩张开始退潮 ,并出现“反混合兼并”、“反多角化”的呼声 ,许多大公司开始把多角化经营业务同归于核心经营业务 ,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归核化”现象。在“归核化”的新潮影响下大公司纷纷以多种手段清理非核心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角化经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角化经营面临较高的公司治理、控制和经营风险,但是商业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最大化,追求投资的不断增值,企业管理会不断受到市场日益增强的资本增值要求的压力,因此,不少企业多角化经营成为必然。我国上市公司的多角化经营取得一定的成功同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从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发展考虑,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多角化经营理论,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对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多角化是否能够分散风险;二、相关多角化好还是不相关多角化好。但这些争议仅仅在定性的层面上,缺乏定量化的研究。本文试图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多角化经营的定量研究作一初步探索,对企业多角化经营是否具有分散风险的效应作出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多角化经营成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多角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或多元化经营,它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由于西方许多大企业奉行这一战略取得了成功,加之前几年我国一些企业从长远战略出发,有步骤地推行多角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而近年来国内许多企业不分大小纷纷热衷于追求多角化经营,“多角化”也迅速成为一个企业经营上的热点。但今年年初巨人集团的倒闭,给那些经营触角伸得过长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意识到以往对于多角化的认识还太肤浅,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着很多误区。误区之一:以盲目追来市场机会为多角化的指导思想多数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一、多元化经营及其风险 多元化经营(Diversieation Strategy),亦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洛·安索夫于50年代提出的,发端于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并在60~80年代经历了其发展的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间中国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多角化经营决策常常是我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本文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动机与当前转型期间的特殊发展阶段、企业经营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企业多角化经营往往脱离企业自身条件,有盲目“做大”的倾向。因此,尽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是防范盲目多角化扩张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一、多角化经营战略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有三种不同的经营战略可供选择:单一产品经营战略,或多种互不相干的产品经营战略,或具有协同作用的多角化经营战略。所谓多角化经营,是指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以上具有内在协同效应的产品或劳务,以求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就成为一种经营战略。因为~个企业今后是否向多角化经营方向发展,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为此必须统盘谋划,巧妙布置。多角化经营战略和前两种经营战略的区别是…  相似文献   

17.
多角化营销战略是企业寻求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只有对多角化经营战略进行科学认识,界定,并精心制定和运用好多角化经营战略,才能导致未来盈利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8.
姜国政 《当代经济》2002,(12):17-17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H·I·Ansoff)首先提出,多元化经营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和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 一、多元化经营时机的选择 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自己所从事的主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就不必盲目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果在广泛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经营战略又称多角化经营或多样化经营战略,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经营战略专家安索夫在“产品——市场战略组合”中首先提出。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战略,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时Yang 《经济导刊》1998,(1):49-51
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南京大学多角化经营战略的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海格·安索夫加以明确界定,这就是著名的产品—市场矩阵(见表1)。他认为新市场或新产品的开发,其所处位置仍在本业的延长线上,不属于多角化经营,而以新产品进入新市场,这种扩大化则可称为多角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