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里德曼准则阐述了名义利率、货币增量和通货膨胀率的之间关系问题。虽然许多货币理论框架都证明了它的最优性,但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影响弗里德曼准则最优性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弗里德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保证它顺利实施的政策工具和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围绕最优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在利率、简单加总货币量、迪维西亚货币量之间争论不休。本文基于DAG SVAR模型,分别对美国、欧元区、英国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R、简单加总货币量M2、迪维西亚货币量D2对物价P、产出Y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发现,在美国,M2对Y的影响最大,R对P的影响最大;在欧元区,D2对Y的影响最大,M2对P的影响最大;在英国,M2对Y和P的影响都最大。总的来说,若货币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则美国、英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简单加总货币量,欧元区的最优中介目标是迪维西亚货币量;若货币最终目标是物价稳定,则美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利率,欧元区、英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简单加总货币量。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经济体或者不同的货币最终目标,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利率普遍优于货币量,迪维西亚货币量普遍优于简单加总货币量”学术共识的反向补充。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货币政策理论中,货币政策规则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前沿的研究课题。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所要处理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保证时间的一致性,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不应该有通货膨胀的偏差。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存在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论和规则论(Fischer,1990)。20世纪70、8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崛起,批评了凯恩斯主义者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认为最优货币政策是保持一个比率,使得名义利息率降至为零。而要保持这样一个比率,就需要钉住货币发行量,实行单一的货币供给规则,这样才能达到帕累托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著名的“弗里德曼规则”(也称F一规则)。布洛克(Brock,19r75)用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模型(money inutility—function model)、Lucas和Stokey(1983)利用货币一信贷的现金先期约束模型(c认)都证明了弗里德曼规则是成立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使中央银行的决策者不受政治决策的影响,往往能更好地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时间一致性(Barro&Gordon,1983a;1983b)。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货币存量的精确度量越来越不可能,这时单一货币规则所赖以存在的基础遭到严重的削弱。  相似文献   

4.
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通过较细致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改革打破了我国货币需求关系的稳定性”、“货币供给的增长对总产出及通货膨胀都具有显著前导作用”等观点之基础实据的薄弱之处。本文用计量模型分析的结果,将这些薄弱之处归因于实据背后的货币数量论与我国转轨经济的不相适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旦将特有的制度因素考虑进货币需求关系,我国的货币需求便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从长期看,货币量是受需求关系所支配的;即便从短期看,用货币量的超需求供给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自由度也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隐性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模型的建立出发,揭示了我国隐性通货膨胀的内涵、本质和政策涵义。隐性通货膨胀的内涵在于,货币量过度和宏观总量结构短缺造强迫储蓄和货币储存系数提高,货币量过度和各种形式的价格管制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强制下降,降性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效能下降;为此,必须从增强我国货币效能角度来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一般分析一、货币量的定义要研究货币供给机制,首先就要对货币量进行一定的划分。不同的划分将涉及到不同的变动范围和因素。按照传统的划分标准,我国货币量仅指现金——人民币。这是因为在我国具有法定偿付能力的货币(法偿货币)只有人民币。但是现实经济活动中,除了现金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执行着货币的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各个企事业单位所使用的转帐结算形式(下面统称转帐方式)。在现金管制条件下,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收支活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现金流通的范围(除发放工资、奖金等涉及到个人收入方面)。对于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来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认为货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作提出是货币的本质、职能和数量三个,而不是两个,而且货币数量是核心。阐述了货币数量与本质、职能的关系,货币数量的对立面,货币在质上的无限的,在量上是有限的。货币数量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社会问题中的焦点,观念、道德、伦理的标准,提出了货币数量的能量、魅力、幻觉。货币数量的增减变化是量变到部分质变到质变,货币总量及其分解,对最适货币量性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所包含的经济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事实上就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作为当代自由主义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 ,其产生、发展都深受证伪主义的影响。证伪主义的思想准则就是弗里德曼的方法论立场 ,波普尔关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思想中对机械决定论和完全因果观的批判、对于忽视风险的、可完全执行计划的否定与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和经济自由哲学密切相关并相通 ;经济证伪原则引导着弗里德曼及相关研究者对于货币需求函数假说的深化、批判和反驳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今天仍不失其智慧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货币量、产出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M=(TP)/V来表示其中,M为货币量,T为产出量,P为价格,V为货币流量速度.在这里,我们假定:第一,货币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即可由货币当局货币政策左右的变量;第二,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常量.于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只会引起产出量和价格水平的变化.在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能否推动产出增长问题,各学派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货币只对价格水平发挥作用、而有的则认为货币也会对产出量产生影响.我的看法是,不能简单论定货币到底能否推动产出增长,而要认真分析具体的经济背景.如果经济过程中存在着可  相似文献   

10.
一、通货膨胀与物价上升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大都是与物价上升联系在一起的。如新自由主义者弗·哈耶克指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最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物价的普遍上升叫通货膨胀,是由货币量比产量增加更快造成的。新剑桥学派的琼·罗宾逊夫人指出,通货膨胀常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1.
黄广明 《经济学》2006,5(2):479-496
本文建议在泡沫高涨时将货币政策由利率规则转为货币量规则。在本文设定的CIA模型经济中,外生泡沫通过金融渠道对经济发生影响。本文证实,即使是遵循了泰勒原则的利率规则也会因为对融资活动的增长提供相应的货币支持而实际上起到助长泡沫经济的作用;而货币量规则由于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而能起到缩短并稳定泡沫经济影响的效果。本文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大型泡沫经济中将利率规则与货币量规则组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宏观经济成果。同时,将不同规则进行组合使用的思想在货币政策的研究中是新颖的,本文还发展了模型对接的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货币需求稳定性与货币量指标在货币政策框架中的重要性存在紧密的关系。在西方国家,货币需求稳定性下降使货币量指标逐渐从各国货币政策框架中淡出。虽然我国也存在货币需求的不稳定,但转型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市场环境的制约,使货币量指标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目前,细致分析各类转型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形成的冲击,提高对货币需求的预测能力,才是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必然导致货币量中介目标无效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是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货币政策当局对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能性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都依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然而,基于伯杜和乔纳格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影响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的结论是,近期中国广义货币M 2的可预测性较好,因此,基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而否定货币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是通过调控货币量来促进经济发展。要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必须弄清货币,物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上必须科学地设计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构建货币经济学模型》与《货币理论与政策》两书中关于货币量突变对产出的影响及政策效果问题的部分进行探讨,首先简要介绍书中的阐述,引出问题,然后评述了相关理论和模型的重要意义和缺陷,最后对政府制定政策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因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历来是宏观经济关注的焦点。弗里德曼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质疑,关于货币增长是否为通货膨胀主因的争论一直存在。本文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货币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纸币流通使货币量与信用量融为一体,存款取得了双重存在和双重职能,由此形成了“现代货币之谜”。本文试从货币量存在的不同形态——动态与静态,现实与潜在之区别,对存款可以双重存在和执行双重职能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存贷款关系及存款作用,探索货币流通机制和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货币供应量(Moneysupply)是西方货币银行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货币量的宏观控制角度来看,它与我们常用的货币需要量(必要量)概念有下面两个重要区别:第一,分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概念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中间目标,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而货币需要量概念更多地是进行商品货币关系理论分析的工具。在我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货币指标是现金与信贷总规模,它们在实践中的作用与货币供应量概念比较相近。第二,不论在哪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概念都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负债业务中的诸项目,(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也是中央银行负债中的项目)而我们在研究适合经济需要的货币量问题时,则有时指银行资金来源而言(现金与存款规模),有时又指银行资金运用而言(贷款总规模),它的内涵不如货币供应量概念那样明确,就是指具有购买能力的流通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增发货币,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都将增加,增幅大约在14%左右,用通俗的话说,银行将向市场增发票子。那么,增加货币量会引起市场中的何种反应,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呢?众所周知,市场中的货币量大体上...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冲击下,货币数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等原因,完全基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究竟应如何实行货币政策调控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采取BVAR模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模型中参数施加先验约束,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得到参数的后验分布,结果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利率规则中应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率;第二,在总需求方程中,除了包含实际利率外,还应包含实际货币增长率;第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不只体现为名义利率的上升,更为突出地体现为名义货币增长率持续的下降;第四,当模型中包含货币量时,货币政策冲击对于通胀率和产出变动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表明了在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外,还存在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进行传导;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动不只体现在利率的变化上,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在货币量的变化上。因此,数量与价格相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适合转型期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