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2009-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并将融资约束纳入到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研究框架之中,分组检验融资约束是否在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储备的财务柔性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融资约束是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调节变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财务柔性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融资优序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围绕财务柔性这一主题,将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公司绩效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究了融资约束影响财务柔性的内在机理,分析了财务柔性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融资约束下公司将经营现金流用于储备的财务柔性存在差异性;财务柔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区间效应,融资约束在其中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为探究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本文从税收因素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与投资支出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会通过对有效税率的负向影响正向地作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反过来,由于投资支出会增加企业的折旧税盾,因而会通过其"替代效应"降低负债税盾的价值,进而抑制负债融资的水平;此外,投资支出也会增加经营收入水平、提升企业的有效税率,从而促进负债税盾价值的增加,产生负债税盾的"收入效应",然而这种"收入效应"只会对非财务约束企业的负债融资产生促进作用,对财务约束型企业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徐朝辉  周宗放 《技术经济》2014,33(10):106-112
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在融资约束下财务柔性对公司信用风险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财务柔性缓冲"的概念;然后使用2009—201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财务柔性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财务柔性对缓冲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且这种效应与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密切相关。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融资受限的中国企业可通过提高财务柔性持续有效地降低其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融资约束阻碍了研发投资的持续性.企业更倾向于内部融资,依赖经营现金流平滑研发投资.当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时,经营现金流波动程度会制约研发投资.而财务柔性可以使企业通过合理安排现金流的分布数量和分布时间,以应对经营逆境并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经营业绩.所以文章从财务柔性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现金流波动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现金流波动负向影响研发投资.而财务柔性对二者的负相关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特征与财务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不确定性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不确定环境下,财务柔性对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2004—2008年为研究期间,对未进行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特征影响企业财务柔性水平。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强、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控股股东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成长性越高、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越少、前期投资比例越高,则会保持较高的财务柔性。本文对企业获取财务柔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集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融资约束、投资效率、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建模,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越容易制约企业投资效率有效性;优化投资效率、趋向财务均衡状态可提高企业绩效,而投资不足或过度都会降低绩效;投资效率不同的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程度不同——相比于高投资效率企业,低投资效率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程度更显著。据此从“财务投资均衡”角度提出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的若干措施,以实现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曹允春  孙坚 《经济经纬》2022,39(1):108-117
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受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并且影响程度与企业财务柔性有关,该结论在采用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拓展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矫正过度投资和缓解经理人代理矛盾,构成内部治理薄弱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正式制度是被现有文献忽略的研究融资约束、财务柔性及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重要变量,以此拓展和丰富了制度环境影响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6):83-97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高层梯队理论,董秘作为专职从事信息披露工作的公司高管,其背景特征对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融资约束理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董秘拥有财务经历时,其所在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低,即融资约束水平更低;以KZ指数和SA指数衡量融资约束以及控制内生性等检验所得结果与此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董秘从事财务工作时间越长、专业水平越高,其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越大。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财务背景的董秘吸引了较多的分析师跟踪和机构投资者投资;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严重的情景下,董秘财务经历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大,从而表明该作用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财务柔性作为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分支和延伸,已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西方学者对财务柔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从财务柔性与企业绩效到与融资、投资、股利等财务政策之间的关系都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论述,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国内的财务柔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财务柔性的概念、来源、运用、经济后果及其与企业价值关系等问题.财务柔性是公司进行财务决策时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可为公司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对财务柔性监控机制的建设并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投资支出对现金流很敏感,以企业规模作为度量融资约束的变量,未能支持融资约束影响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的观点,以股利支付率作为度量融资约束的变量,检验结果为融资约束越强,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程度越高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融资约束所致。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风险的逐步积累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我们看到了财务柔性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融资行为,研究财务柔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应对问题。保持较高财务柔性的企业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财务柔性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现金柔性或者负债柔性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获得所需资金,取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战略差异度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然而,战略差异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初衷背离。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升战略差异度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不利于财务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适度的财务柔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高股权激励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丰富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可为企业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财务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松  梁琼 《经济论坛》2022,(1):88-98
文章选取沪深A股2016-2020年2594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理论和MM理论等理论,结合数理推导阐述财务弹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采用OLS的实证方法,探究并绘制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在财务弹性与投资效率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财务弹性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与投资过度正相关;(2)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了财务弹性对投资不足的负相关性,并降低财务弹性与投资过度的正相关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会计信息透明度视角验证财务弹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为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负债融资与投资规模的关系研究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财务理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考虑,认为负债融资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规模.负债融资、负债期限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规模.本文采用2008-201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对投资有影响的销售收入、托宾Q和现金流量等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负债融资、负债期限与企业投资规模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与投资规模负相关;然后,又按企业利润总额的标准差作为衡量企业风险的大小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投资规模的影响不尽相同,高风险企业随着负债的增加与低风险企业相比减少投资的幅度较小.这些结论对我国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CEO的财务经历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200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笔者的这一假设。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以及采用其他指标衡量融资约束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在外部融资条件较差时,CEO财务经历对于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CEO财务经历有助于企业提高投资绩效。这表明了具有财务经历的CEO通过提高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和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和融资约束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不确定性、财务柔性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现金股利研究文献主要从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将现金股利决策视为独立于公司融资与投资的决策行为,重点在于考察股利分配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本文以财务柔性为视角,以金融危机环境为背景,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对环境不确定性、财务柔性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8.
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大型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治关联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企双重身份的企业高管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并且强化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消极影响;而那些旨在帮助企业发展的政府官员所占比例和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质量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并未强化抑或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消极影响。(2)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文章为理解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中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理解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增长之间关系的微观机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声誉理论和财务弹性理论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两种可能的影响路径,并使用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企业研发投入与股利支付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低的企业,由于声誉机制的作用,倾向于提高股利支付水平;而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的企业则倾向于支付较低的现金股利,以维持财务弹性,并且这种影响在高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半强制分红的政策约束,发现该政策提高了企业股利支付水平,但弱化了研发投入对股利支付的影响,这对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分红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中伟 《当代经济科学》2011,(6):116-121,126
本文以A股和香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债务融资和成长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债务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在低成长性公司中这一关系尤为显著。在低成长性公司中,A股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投资支出的负相关关系比香港上市公司显著,香港中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投资支出的负相关关系比香港本地上市公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