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并科学合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淡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发展瓶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优良的育人环境,城市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冲击,这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用:以生为本,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推动力;主动追求,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挖掘潜力,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在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时,应以课程为主导,让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理念;对照榜样,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寻找成功路径;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合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我国高校通过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有利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可行性,尝试探索两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从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涵以及如何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思想教育元素探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思想教育元素的体现,其次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思想教育元素渗透现状,最后从加强思想教育涉及的育人作用、全面执行思想教育元素的渗透、全员制思想教育元素渗透、优化思想教育元素渗透的体系、个性化思想教育元素的渗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思想教育元素的巧妙渗透,进一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多元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规律,也是未来文化存在的重要发展方式。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当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打破过去以"社会为本"的社会政治功能,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思想教育观,从而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由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与此相对应,其中各个环节的社会化呈现出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适应、适度超越社会发展以及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融合规律。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在三维视角下,依据维度揭示了二者融合既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依据,也有现实的需要作为实践依据;价值维度揭示了二者融合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维度,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增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和加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等层面,创新二者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切入点和工作思路,从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改善.文章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学生发展的主要作用,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迅速增大。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足够重视。论文通过论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对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规范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高校在读大学生在网络交际、网络使用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情感失范行为、道德失范行为、价值失范行为和法律失范行为四类。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包括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两方面,其中外部诱因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社会网络媒体失责、高校思政教育滞后以及家庭监管影响降低,内部诱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的缺陷。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范,应强化政府监管,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安全发展;加强社会力量监管,形成网络监管合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引导职能;同时大学生要加强网络自律,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2.
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德治教是教育观念上一场深刻革命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光辉的结晶,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点,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把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把雷锋精神融入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心理素养严重缺乏,就业力持续弱化。这主要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学生评奖评优制度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素质咨询教育及社会实践拓展教育方面强化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规划,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改善高校大学生考评体系,持续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教育面临学生社会化意识日益强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及信息数据获取更加便捷等新形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主体范围扩大化、群体心理敏感化、发展诉求隐匿化、社会交往边缘化,这些特点的存在不仅加大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且不利于高职院校完成育人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安全稳定、学风建设、学生资助、就业创业工作形成巨大压力。所以,高职院校应探究特殊学生群体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育人实效。高职院校应从特殊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行为特征入手,强化全面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健全特殊学生群体的信息数据;完善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特殊学生群体服务合力;落实全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解决特殊学生群体发展问题;运用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特殊学生群体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实用性、新颖性、兴趣性取向比较明显。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纯理论灌输及传统的简单讲授方法难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用心搭建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学生之间超越时空的思想链接平台,关注学生的思想特点,满足学生的职业倾向、学术倾向、兴趣倾向等多样性价值需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面对虚拟网络的冲击,在家庭教育缺失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情感陶冶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增强学生对于教师教育的可接受性,同时以构建可接受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根基,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努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获得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职业生涯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定劳动力市场,并为学生规划科学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要破解当前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模糊、成效不佳、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化程度低等实际问题,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制定有效的策略解决相应的预设任务,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规划当中,使学生的学习进程与职业规划同步进行,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