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贾平 《技术经济》2004,23(9):37-38
虚拟企业又称“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s或Virtual Enterprise):是企业为快速响应市场机遇,而采取的相互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虚拟企业主要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资源的一种外部优化整合,即企业将投资和管理的注意力集中于企业本身的核心能力上,而一些非核心能力或自己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2.
张晓昆  范平 《经济论坛》2003,(22):34-35
虚拟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企业形式,它的出现与存在决非偶然,1991年Lehigh大学的埃克卡研究所的三位学者普诺斯、格德曼和内格尔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了一份名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这篇报告在总结了当时世界上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模式,并概括其为“虚拟组织”的新型企业。一、虚拟企业的特点由于虚拟企业是现代企业中一种新的企业形式,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深入,对它的理解也不统一,这门学科也就成为企业理论中的前沿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虚拟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联盟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成 《经济论坛》2003,(10):24-25
一、企业联盟的概念企业联盟也被称作战略联盟,是由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的。由于这个概念在提出之后,并没有人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义,又由于联盟在实践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在名称上也就出现了许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一定差别的概念。比如:“企业联盟”、“战略联盟”、“企业战略联盟”这些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不至于引起混淆;“战略伙伴”、“企业联合”、“战略联营”、“动态联盟”等也都是明确指向企业联盟的概念,也还是容易理解和区分的。而诸如“虚拟企业”、“虚拟组织”、“网络组…  相似文献   

4.
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的理论解释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韬 《经济管理》2001,(22):54-58
以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为代表的网络化企业组织,是新世纪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趋势。本文将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两者的含义、形式、区别等基本问题;利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的形成机理。本文并提出两种组织形式对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和网络组织:基于交易成本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和网络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创新的结果.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多样化是一个可检验的假定,造成这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然而,虚拟企业或网络组织能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并不是针对这种组织形式本身,而是针对组织中的成员企业(科层企业).由于不同的企业参与虚拟企业或网络组织的目的并不一致.构建联盟给每个成员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视角考察虚拟企业或网络组织,所得到的结论更符合实际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杨舟  刘汉进 《生产力研究》2005,75(9):198-199
虚拟企业与共享服务是两种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从组织模式上看,虚拟企业和共享服务分别为企业外部市场半内部化和内部组织半市场化的两种形态。本文提出“虚拟共享”的思想,并指出随着企业边界的模糊化趋势的加强,虚拟企业和共享服务两种形态将走向这种全新的组织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联盟与虚拟企业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为代表的网络化企业组织,是当前发达国家中流行的企业组织新形式。本将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它们是网络经济中企业组织外部网络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并阐述了其含义、形式、相关区别等基本问题,并且利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的形式机理。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主流模式-虚拟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虚拟企业的概忿 虚拟企业,也称动态联盟,是为实现一个市场机遇,而将拥有实现该机遇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成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网络化分布式的动态组织,它能够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织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的企业模式;它是依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实现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机遇产品或服务。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它既有市场的灵活性,又有传统企业的相对稳定性,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新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存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时限的合作和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中的组织间知识转移与学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知识和学习的“知识创造(新)型”联盟,其绩效乃至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组织间知识转移与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系统的构成、运动与“聚变”;其次,给出虚拟企业内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最后,对虚拟企业内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基本模式与主要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Fuzzy-AHP的动态联盟潜在合作伙伴能力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联盟(Virtual Enterprise)的概念是作为美国制造业21世纪的发展战略,由美国里海大学向国会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它强调未来制造企业组织将以企业间的全球化联合与伙伴关系网为主要形态,实现敏捷制造,提高合作伙伴的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缩短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实现共享利益、分担风险。动态联盟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本文将讨论如何识别动态联盟潜在合作伙伴潜能。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虚拟企业的冲突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技术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模式。对其联盟冲突进行分析是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探讨冲突产生动因的基础上,基于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了冲突的表现形式和水平,并提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冲突的5个关键要素:合作范围、合作成员、合作增值、合作规则和合作策略,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冲突对联盟收益的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将是21世纪的重要的敏捷制造的组织模式。如何有效地监督成员企业高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将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但由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为此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也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可根据虚拟企业的特性设计一种动态的虚拟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联盟名称:大学生创业联盟,取“Student League of Virtual Office”,简称SLOVO。联盟口号:创业维艰、奋斗已成;创业无限,参与为荣。  相似文献   

14.
企业流程再造与虚拟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项戎 《经济论坛》2003,(10):41-41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对原有企业经营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企业流程再造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的革命性管理思想,而企业流程再造不但会使单个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还会导致更大范围内网络化的虚拟企业产生。这种高效率的虚拟企业组织将是企业组织的演化方向。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经营管理模式源于18世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原理”和19世纪弗雷德里克·泰勒的“制度化管理理论”,即强调按专业化分割,把企业的经营过程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工序,这样工人只需重复一…  相似文献   

15.
敏捷制造: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动态企业联盟)具有快速反应市场需求、迅速集中相关企业的物质、资金、技术甚至管理人才的能力。构建虚拟企业可以动态地调整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解决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规模过小、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对于优化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企业组织的虚拟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及其作用原理分析出发,将我国企业组织现状与之相比较,指出面对21世纪的市场挑战,我国企业在组织创新上实现根本性突破的必要必及可行性。即根据虚拟企业功能上的不完整性,地域上的分散性和组织结构的非永久性等三大特点,在企业“三改一加强”实践中实现在组织功能虚拟和跨地域虚拟上由初级形态向高级联盟发展的三步走,以及在组织结构上实现内部组织及外部联盟两大柔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联盟是由不同的利益主体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组建的联合体,因此,虚拟企业联盟的战略管理也常存在着联盟内部战略冲突、联盟战略缺乏权威性、主导企业战略掩盖联盟战略等问题。本文将平衡记分卡应用到虚拟企业战略管理当中来,协调和集中整个虚拟企业联盟的力量,使企业联盟的战略能清晰地贯彻到各成员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虚拟企业联盟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 Willian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在1992年这样界定了虚拟企业的概念:“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连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象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可见,所谓虚拟企业(Virtual Business)是若干成员企业为共同获得某个市场机遇而组成的动态联盟,其基本实质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内部和外…  相似文献   

19.
郑双怡 《经济师》2002,(4):136-137
虚拟企业是企业的动态联盟 ,是为了及时响应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市场机遇而组成的集团。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 ;并行化管理程序和集中与协作管理方式将取代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乡镇企业中出现的经营组织模式陈旧,功能不全,内部结构复杂,管理机构臃肿,组织结构落后的问题令人堪忧,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组织再造和组织创新,采用“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建构“共同工作小组”和“内部市场”等新型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使乡镇企业在国内外成熟市场经济和新知识经济发展中轻装前进,使携运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