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同业间拆借中心是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市场的组织者,为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交易、清算交割和信息等服务。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债券市  相似文献   

2.
◆同◆业◆拆◆借◆业◆务◆的◆风◆险◆防◆范◆之◆对◆策□顾建华一、同业拆借业务的风险表现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同业拆借业务的主要参与者是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作为同业拆借业务中介机构的各融资中心,从不同参...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一)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此后,同业拆借业务在全国迅速展开。1995年11月,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自1996年1月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形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三种不同分布下的GARCH族模型,计算银行间同业拆借头寸VaR值,定量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EGARCH-GED—VaR模型能够较好地估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较高且市场利率波动存在杠杆效应(TARCH);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高,城商行次之,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表1通信方式速率通信接口FrameRelay64KV35X.259.6K或64KV24(RS232)或V35DDN64KV35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国性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正在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同业拆借的各项业务。目前,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系统可以通过T+0、T+1等多种清算方式网上完成人民币拆借、债券买卖、债券回购、债券发行等各项业务,为资金的快速清算提供了便利,较好地满足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调剂头寸的需要。一、系统现状1.系统组织体系为更好了解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系统,首先要了解国内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组织体系。当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主要包括国家…  相似文献   

6.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的隔夜拆借利率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可以利用ARCH族模型估计得到的条件标准差来度量其VaR值。我们对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ARCH(1)和EARCH(1,1)模型能较好的拟合隔夜拆借利率,且从VAR值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的日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已经发展了近20年,在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占有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同业拆借市场对研究整个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形成比较晚。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但还不完善,市场的作用机制还不够强,参与者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本文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同业拆借市场的行为主体、监管主体出发,分析并检验同业拆借市场的三种行为效应———旬相关效应、收益非对称效应、月内与月份效应。同业拆借利率存在旬相关效应,由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引起,随同业业务多元化而减弱;同业拆借利率收益存在非对称效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储银行拥有资金优势,可从同业交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同业拆借利率存在月内效应与月份效应,存贷比的时点考核导致下半月同业拆借利率较高,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与回收、银行信贷投放等导致同业拆借利率的月份效应。结合行为效应,本文从宏微观审慎管理角度,对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实行适度从紧信贷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用场外同业拆借市场融资的规模迅速膨胀,今年上半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大幅波动,出现一些亟待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规避国家宏观政策的表外融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李成  郑怡 《金融论坛》2014,(2):3-10
本文以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随机波动模拟市场化利率变化,建立GARCH族模型定量分析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的特征状况,通过计算银行同业拆借头寸动态VaR值,对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业整体利率风险较大,但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尚小;(2)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利好消息影响大于利空消息,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杠杆效应更为明显;(3)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差异较大,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高,国有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居后。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市场》2005,(2):80-80
央行日前颁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审核规则》,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闻同业拆借市场的审批程序。规则要求,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加入同业拆借市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二是近两年未因违法、违规经营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主管部门处罚;  相似文献   

12.
银行同业拆借是银行之间的融资 ,主要通过买卖他们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来达到短期融资的目的 ,同业拆借市场是迄今为止中国货币市场中发展最快、成交额最大的一类市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于80年代中期形成 ,1996年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运行。商业银行总行、商业银行授权分行、城市商业银行、融资中心成员通过全国银行间拆借中心的电子网络交流拆借信息 ,被称为“一级网” ;其他金融机构仍主要由融资中心组织拆借。由于央行对金融机构拆借统计信息和公布银行间拆借利率的需要 ,各省融资中心要将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报告人民银…  相似文献   

13.
胡峥 《投资与合作》2014,(11):56-56
金融行业当中的同业拆借是十分重要的业务之一,尤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行的同行拆借市场不仅是金融短期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具体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结合2013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具体情况的分析,了解到我国金融行业同业拆借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开展同业拆借市场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同业拆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交易主体不断增加,交易量大幅上升,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同业拆借市场在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对当前同业拆借业务的特征以及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同业拆借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新变化与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下,同业拆借市场在规范中稳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格局,生成了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实现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市场交易效率不断提高,同业拆借行为逐步规范。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业拆借市场在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央行允许外资银行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人民币和外币拆借以来,其在同业拆借市场上的交易并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外资银行包括拆借活动在内的经营活动实施严格限制,银行间市场主体间资信状况参差不齐,交易成本较高,同业拆借市场总体上外汇资金供给过剩等原因造成的。外资银行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将对中国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投机和资本外逃产生深远影响,央行必须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利率是货币资金使用价格的衡量工具,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是货币市场交易的结果。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是主要的市场、它作为银行间调剂头寸的市场,不仅与商业银行关系密切,最能体现货币市场的特点,是货币政策能顺畅传导的重要条件,而且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等其它货币市场的价格都会反映到同业拆借市场上来。正是由于同业拆借市场具有这些特征,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是从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放松利率管制,进行利率市场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分析利率序列的现状和特征,确定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基于VaR风险管理的模型形式,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理论阐述和详细分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分析利率序列的现状和特征,确定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基于VaR风险管理的模型形式,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理论阐述和详细分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志勇 《上海金融》2003,(11):30-3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是实现利率市场化最早的市场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与国债回购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关系以及同业拆借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各期限利率结构已渐近合理,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联系也较为密切。(2)从基准利率到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传递还有个时间过程(滞后5个月左右),这说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效率还有待提高。(3)货币供应量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对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