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刘翌 《当代财经》2000,(4):60-63
国有企业经营者招聘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因此可建立一个盈利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招聘模型。模型均衡解显示一个能实现最有效的市场均衡-完全成功的分开均衡的招聘机制。为扩展该招聘机制的适应性,应完善市场体系,强化信息交流,强化精神激励,规范职务消费,实行经营者财产抵押有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劲松  刘瑜 《现代财经》2005,25(5):48-50
构建市场起基础作用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实行企业经营者报酬契约的市场化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引入企业经营者以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和职位消费货币化的思想,以相对业绩比较信息屏蔽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以股价波动信息体现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以市场评价标准确定的职位消费系数实现职位消费货币化,为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投资者和融资企业之间的不完美且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结果为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这损害了投资者和融资企业的利益。解决的办法是使博弈转化为完美且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具体措施,一是提高投资者对融资企业类型的甄别能力;二是加大绩差企业伪装成绩优企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具有特定的目的性、效益性、主客体的双重性等特征,企业和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一种博弈关系。文章分别针对"忠诚"型员工、"非忠诚"型员工和类型不确定员工,构建静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和分析,最后给出了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不完全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寡头企业可以通过观察竞争者不同市场进入策略带来的收益为信号帮助判断其真实的成本类型.文章以FDI和出口贸易作为信号推证了在成本类型不确定条件下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文章的推论表明如果分离均衡条件满足,双边企业可以获得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产出,如果混同均衡条件满足,双方则将按照不完全信息博弈规则选择古诺纳什产出.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交易决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博弈过程。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黄文德 《时代经贸》2007,5(10X):57-58
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于是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设计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加以解决。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都与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同时,越来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营者追求良好的声誉而弄虚作假,虚报企业的业绩,本文正是对经营者虚报业绩时机选择的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激励约束均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有效均衡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不同公司治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激励、约束均衡机制。影响激励、约束均衡的主要因素有经营者选择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外部环境约束机制、报酬激励与约束成本。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为美英日德韩不同治理模式下企业具有相同绩效的原因提供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为我国企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电力产业售配电阶段的垄断性,政府和供电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与供电企业的双方叫价拍卖的不完全信息管制博弈模型。假定消费者对电力价值的估值和供电企业的供电成本均为私有信息,根据政府与供电企业在博弈过程中的加价价格,求解得到模型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解。并通过政府和供电企业线性战略下均衡解的分析得出政府对供电企业需采取价格管制的区间,为政府对供电企业的管制程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即形成了以股东形式出现的企业所有者和以管理人员形式出现的企业经营者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此种关系下,经营者可以获得委托人难以取得的企业内部信息,因而在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诱导经营者的“偷懒”行为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即经营者会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有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如何有效激励经理人,使其利益导向与所有者利益相吻合,从而避免产生大量委托———代理成本?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肖萌  秦安琪 《广东经济》2016,(12):41-43
本文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演进,分析了这一技术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回顾和展望了使用该方法对于企业价值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调查问卷等传统研究方式相对文本挖掘分析方法不能够相对科学客观地描述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上体现出来相对偏差.本文认为,国内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对企业文化的维度进行衡量与企业文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春雷 《经济与管理》2008,22(11):42-44
基于1991-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就中国平均工资水平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资水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物价上涨。因此,当前要加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就要把握好工资上涨的幅度和力度,制定合理的收入政策,同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管理,进而减少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是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对消费增长产生收入效应、示范效应、扩张与循环累积效应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增长。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是增加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越 《经济研究导刊》2009,(30):227-228
实验教学将证券投资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和适应性特点的多媒体、信息化网络教学为载体,充分满足了新形势下培养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特点和规律,又通晓证券投资规则和惯例的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景秋  李璐璐 《经济研究导刊》2009,(30):183-183,228
以工程造价为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投资理念,简要探讨了建设工程从前期论证、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着重指出了工程设计阶段主动控制造价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以期转变观念,加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问题。通过对战略联盟内部合法性、外部合法性概念、作用的阐述,构建了一个整合框架,进而分析了企业特征、环境特征对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基于制度理论的战略联盟研究,为国际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尤其是为新兴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整合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信息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迅猛发展的Internet信息存在着质量上的问题,并对如何评价Internet信息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方面,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传统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切合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投资相互关系理论等;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研究方面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等;近期有学者从企业内部研究企业国际化动机的,也有从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方面研究企业国际化动机的。最近的研究更多地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是为了在高度竞争与合作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寻求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引领科技发展的新创知识虽然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由于缺乏市场的长期检验,这类新创知识早期应用成本和风险均较高,导致集群企业很难主动接受。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释了集群知识系统运行的基本假设,构建了一个基于传染病模型的政府参与的集群知识扩散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发现,无论产业集群内现存知识的传播再生数多大,政府宏观调控和激励政策在集群内新创知识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显著,能够加快集群内知识系统的跨越式升级,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集群内新创知识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工荒”问题背后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兴的劳动大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打破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企业的短期行为是其直接原因;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新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为避免“民工荒”再次出现,有关方面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