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产品,它广泛应用于糖精,香料,医药及其它化工行业。生产方法较多,目前主要生产方法是由邻苯二甲酸酐(苯酐)经胺化、降解、酯化制得。在实际生产中分两个工序,酰胺化工序和酯化工序。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本文将从原料配比、p H、反应最高温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对酰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己二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能够发生成盐反应、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等。近年来,己二酸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在己二酸生产过程中,副产品混合二元酸生产不稳定,容易影响产品质量和己二酸装置的生产。文章介绍了对混合二元酸的风机系统进行改进的情况,包括在气相管线上增加阀门和限流孔板,减少管线堵塞,增大系统负压等,从而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运行,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辛伐他汀的合成工艺进行探讨,不断改进新型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的合成工艺。方法:以洛伐他汀作为原始材料,经过酰胺化、选择性酯化、甲基化、水解等反应,合成辛伐他汀。结果:目标化合物辛伐他汀经过核磁共振进行确证,其总收率70%以上。
  结论:本方法进行辛伐他汀的合成,缩短了药物反应的时间,简化了合成的步骤,因此应该在药物生产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可膨胀石墨作为密封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将其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并不多。酯化反应多采用浓硫酸催化,但副反应多,设备腐蚀严重。近年来,人们在寻找对设备腐蚀小的酯化反应催化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阳离子交换树脂、三相相转移、稀土硫酸盐等。对于催化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可膨胀石墨与其它催化剂相比,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且对设备无腐蚀、不污染环境、易分离及再生处理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经过多年研究,日前研制出一种用于酯化反应的新型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优点是: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几乎没有“三废”排放,不会腐蚀设备;在合成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及其他催化酯化过程中,用量低于0.3%;单元催化酯化的时间短,在回流温度下约需5小时,为一般催化剂的1/4至1/2;稳定性佳,不易中毒,对试剂原材料要求不高。使用该催化剂,在对苯二甲酸(TPA)的催化酯化过程中,TPA的利用率几乎可达100%,过量的异辛醇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反应产物为浅黄色液体,其酸值在0.5毫克/克以下。该产品还可用作其他脂肪酸、芳香酸的酯化反应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产涤纶助剂SIPM酯化反应中温度的复杂变化,常规PID控制在非线性时变系统中控制效果的局限性,采用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技术,通过对酯化温度控制系统性能自学习、自适应来实现具有最佳组合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出一种用于酯化反应的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的优点是: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几乎没有“三废”排放,不会腐蚀设备;在合成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及其他催化酯化过程中,催化剂用量低于0.3%;单元催化酯化时间短,在回流温度下约需5h,为一般催化剂的1/4~1/2;稳定性佳,不易中毒,对试剂原材料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8.
甲基磺酸铜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基磺酸铜催化丙酸和异戊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找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丙酸用量为0.15mol,醇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0.25%(以丙酸的摩尔分数计),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90℃,环己烷用量为5mL(作为带水剂),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2%。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相分离即可达到产物与催化剂分离的目的。甲基磺酸铜重复使用8次后,其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酯化率仍可达到93.1%。  相似文献   

9.
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是化妆品行业中重要的添加剂,可在香波、浴液等洗涤用品中作为珠光剂、调理剂和增稠剂使用。它是由乙二醇与硬脂酸酯化合成。现采用对甲苯磺酸和亚磷酸(摩尔比1:1)作为复合催化剂(以下简称复合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给出了一条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醋酸乙酯装置采取酯化反应,反应釜与精馏塔分开设置,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流程复杂、操作难度大、能耗高的问题。通过现状分析,决定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将反应和精馏过程集成进行,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转化率、降低操作难度,从而达到节能降耗、提质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丙二醇硬脂酸酯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乳化剂。以往丙二醇硬脂酸脂的合成均采用常规加热方法,反应时问长达6h~10h,微波对丙二醇与硬脂酸的酯化反应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乙酸丁酯的合成工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对乙酸丁酯在合成过程中的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考察在催化剂作用下,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及空速等对于乙酸丁酯酯化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于乙酸丁酯热安全性进行等级评估。  相似文献   

13.
对甲基苯甲酸乙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用做增塑剂及各种助剂,工业上常用对甲基苯甲酸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用硫酸做脱水剂并提供酸性条件起催化作用,根据酯化反应可逆性特征,增加硫酸的用量固然可以促进酯化反应发生。而硫酸用量太大会使部分醇醚化,可以增加更多其他副反应,甚至增加三废负担。本文在酯化过程中引入精馏脱水酯化工艺,酯化液经碱洗、水洗,蒸馏制得产物对甲基苯甲酸乙酯,收率达92%-95%。  相似文献   

14.
酯化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耗较大,不利于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而微波合成技术具有高热量、低能耗、环保且易操作的特点,目前在有机化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文的出发点是将微波合成技术应用于酯化反应中,通过对催化结果进行分析,揭示微波合成与酯化反应性能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催化效果,并简要探讨了微波合成技术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又称脂肪酸甲酯,是以植物果实、种子、植物导管乳汁或动物脂肪油、废弃的食用油等作原料,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改性成为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典型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6.
丁二酸二甲酯(亦称琥珀酸二甲酯)是重要的合成香和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食用防腐剂。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学吕的制皮。丁二酸二甲酸目前主要是以丁二酸和甲醇为原料、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但这种采用浓硫酸催化酯化的工艺副反应多,收率低,后处理复杂,且设备腐蚀严重,副产剧毒的硫酸二甲酯,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研究开发新型催化剂及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对其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效果、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该催化剂对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在重复使用9次后,反应3h乙酸的转化率由初次的99.3%变为84.9%,经再生处理,再重复使用6次反应3h乙酸的转化率由初次的98.0%变为78.3%。催化剂失活原因为活性中心被有机物覆盖以及SO4^2-的流失。催化产物的气相色谱说明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无副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法制备Ni/SiO_2催化剂,以丁醇和己酸为原料,合成己酸丁酯。本文研究了Ni/SiO_2催化剂Ni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己酸和丁醇的酸醇比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SiO_2催化剂Ni负载量为8%,用量0.5g(己酸0.1mol的条件下),己酸和丁醇的酸醇比1∶1. 8,反应时间1. 5h的条件下,酯化率可高达97. 5%。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对其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效果、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该催化剂对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在重复使用9次后,反应3 h乙酸的转化率由初次的99.3%变为84.9%,经再生处理,再重复使用6次反应3 h乙酸的转化率由初次的98.0%变为78.3%。催化剂失活原因为活性中心被有机物覆盖以及SO42-的流失。催化产物的气相色谱说明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无副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纺织》2005,(7):35-35
近日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纺织学院和武汉新科技学院纺织研究所联合开发出了纤维素纤维织物整理的新方法——无甲醛整理。由于多元羰酸分子中的羰基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所以.在纤维分子之间进行交联.从而达到仿皱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