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投资者情绪与传统理性视角下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检验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债务融资两种治理机制与投资者情绪交互作用对投资非效率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考虑投资者非理性影响,管理层薪酬激励、债务融资均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其与投资者情绪的交乘项均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理机制对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却依赖于投资者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同时发挥监督治理效应与纾困治理效应,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在控制潜在内生性影响以及一系列稳健性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探讨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同样,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缓解内源融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考虑外部信息环境的作用,发现良好的信息环境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缓解企业内部融资,降低代理成本,最终优化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在非国有企业中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力的研究,为更好的探寻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与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争光  赵西卜  曹丰  吴青川 《当代财经》2015,(2):106-117,130
文章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累计非经营性应计利润来度量会计稳健性,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水平与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在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加剧了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也缓解了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财务数据,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机构投资者类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内部控制放大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在抑制非效率投资上,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委托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非效率投资问题,从而出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投资机会丧失的情况.本文以2011—2016年沪市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自由现金流量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自由现金流量引起的非效率投资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效率投资之间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越少;自由现金流量短缺的公司倾向于发生投资不足行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自由现金流量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的功效不仅体现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上,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合理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同等重要。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南京大学联合中国证监会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调查,实证检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关系管理越好的企业,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自主性治理效应,能抑制企业过多的风险性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这一治理效应在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形成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弥补,从而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治理作用。(3)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和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而与此同时,没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导致了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带来投资效率的损失。(4)CEO财务背景和董秘专业能力的内部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网络媒体平台开通的外部因素对于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松  梁琼 《经济论坛》2022,(1):88-98
文章选取沪深A股2016-2020年2594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理论和MM理论等理论,结合数理推导阐述财务弹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采用OLS的实证方法,探究并绘制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在财务弹性与投资效率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财务弹性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与投资过度正相关;(2)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了财务弹性对投资不足的负相关性,并降低财务弹性与投资过度的正相关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会计信息透明度视角验证财务弹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为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虽然已经有诸多文献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鲜有文献直接考察宗教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儒家文化和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企业越不可能进行过度投资,儒家文化能够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并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性质对儒家文化和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儒家文化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更弱,国有企业的政治身份减弱了儒家文化在决策中的作用.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表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因代理问题存在着低效率的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又面临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文章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和信息对称问题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企业投资过度的情况下,与代理问题的解释一致,自由现金流越多、代理问题越大的企业过度投资的情况越严重;在企业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与融资约束的解释一致,外部融资的缺口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的企业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投资不足.文章的结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投资的决策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的功效不仅体现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上,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合理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同等重要。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南京大学联合中国证监会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调查,实证检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关系管理越好的企业,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自主性治理效应,能抑制企业过多的风险性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这一治理效应在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形成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弥补,从而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治理作用。(3)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和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而与此同时,没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导致了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带来投资效率的损失。(4)CEO财务背景和董秘专业能力的内部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网络媒体平台开通的外部因素对于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