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2010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6450万吨/年,而2009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仅增长0.9%。尽管如此,受多种因素的驱动,国内炼化行业争上新炼油项目、竞相扩充产能的势头依然未减。随着今后几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的不断投产,成品油资源过剩的矛盾将愈加凸显,国内炼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将更加突出: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成品油市场调控难度加大;产品出口压力增加;新建产能无法高负荷运转;物流瓶颈和市场饱和使"北油南运"持续受阻;炼化企业库存居高难下。鉴于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不明显,建议政府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统筹调控产能增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成品油储备能力,扩大成品油管道运输能力,促进我国炼化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石化炼化业务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特别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化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新增产能规模较大,进口也居高不下,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化工产品的价格大幅下滑,成品油价格又受到政府的调控。如何应对挑战、走出困境,成为眼下炼化企业的当务之急。为此,记者采访了多家炼化企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正>角逐"一带一路"炼化业务的号角已吹响。各大石化企业将以增加成品油出口、新建独资或合资炼厂、推进技术转让,以及催化剂与装备出口、承揽EPC项目、布局天然气化工项目、兼并收购、金融合作等方式,加快炼化业务"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2018年7月曾入选《山东民企百强榜》排名前列的一家民营炼化企业已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在荣盛石化、恒力股份、盛虹石化等民营炼化龙头企业纷纷上大型炼化项目,加速扩张,让国有企业感到压力的同时,在产能过剩、加紧淘汰落后产能和民营企业税收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中小民营炼化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淘汰速度也在加快。大的越强、小的越弱,国内民营炼化企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分化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品油市场由供应紧张转变为供应宽裕。预计随着国内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寻找外部市场将成为国内生产者实现产销平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快速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应眼光向外,关注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预计未来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趋缓;区内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区域成品油贸易仍将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分析认为,为实现均衡生产和保障产销衔接,中国石油企业未来可能需要与国外市场进行品种互换,或向周边市场出口。面对价格竞争压力,目前中国石油企业最切实的做法是提升运营水平,降低炼化、销售和物流的成本,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尽快找到非价格竞争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4885万吨/年,同比下降0.4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产能大国,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已增加至36家。虽产能总量下降,但通过落后产能淘汰、整合,2023年,国内一次装置平均炼油规模达641万吨/年,与世界平均水平770万吨/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于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延长产业链成为炼化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此,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不断规划及陆续建成。目前已规划的有裕龙石化、古雷石化、北方华锦、天津南港、岳阳等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一体化炼厂总数将扩充至33家。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商务部要求建立成品油监测周报制度;发改委:成品油供应紧张暂停征收油品进口关税;能耗国家标准将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贵州对高耗能企业分良莠;中石化开发伊朗大油田;中石化8家下属企业减产乙烯;中石油拟在威海投建千万吨级炼化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的放开,包含了两个要点。首先,引导淘汰炼油落后产能,减少供应;其次,成品油出口权放开将直接缓解汽柴油过剩的现状。回顾2015年国内油气行业,提及最多的就是"放开"一词。在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外资独资加油站审批、成品油价改等方面,政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球炼油工业步入"微利时代"。在能源形势严峻、国际油价波动、成品油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如何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采用先进工艺,通过优化装置运行和管理,缩减投资以低成本发展,对现有炼化装置进行升级配套改造,从而实现炼化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升炼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国际炼油行业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九江石化对两套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产品产率优化项目改造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启迪。"重拳出击"淘汰落后工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由石  相似文献   

10.
低油价将加速国内炼油产业结构调整,炼化业务盈利将出现短期回升。但从中长期来看,2020年以后随着国际油价回升和成品油市场进一步放开,炼化盈利水平难以实现持续增长。本次油价下跌核心因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石油需求锐减,供应侧市场份额沙特、俄罗斯、美国"三国杀"则进一步加快了下跌速度和放大了震荡空间,需求难以迅速恢复使油价短时间内仍将保持低位震荡,中长期则受到原油供应成本支撑。整体来看,油价低位运行对我国油气上游盈利和稳产形成巨大压力,对于炼化环节盈利水平则形成一定利好,同时,国内成品油需求减少、出口规模受限将进一步加快国内炼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利润流向迁移。  相似文献   

11.
根据越南制定的炼化产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06-2015年),2015年以前,越南将至少建成并投产5个炼油项目和两个化工项目.越南1号炼厂--荣桔炼厂将于2009年2月投产.该炼厂的建成投产,将对越南成品油和原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结束成品油消费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今后越南的成品油进口量将明显减少,并开始出口成品油;同时,还将结束越南原油只出口不进口的历史.越南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格局将由此改变,并影响其周边国家的石油市场,这种影响将在今后两三年内逐步显现.越南作为原油新买家,可能会影响到迪拜原油贴水和价格,并影响价格联动的其他中东原油价格和贴水.作为成品油出口国,有可能挤占中国对越南周边其他国家如老挝等的成品油出口份额.  相似文献   

12.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需求和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且比较频繁的行业,传统的局部测算工具已经无法适应大型炼化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整体业务链运营。重组后的中国石油实现了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运营格局,迫切需要科学、量化的决策辅助工具来合理解决资源配置、炼化生产与市场布局的优化问题。大型线性流程优化模型系统立足中国石油总部层面,涵盖了141种原油、69个炼厂、31个成品油销售市场,可对进口原油油种、国内资源配置、成品油流向等进行优化设置。优化模型系统经过进一步的功能拓展还可实现影子价格分析、瓶颈因素分析,能为大型投资项目、战略规划等提供量化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据媒体报道,民企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1600万吨/年中国最大单体常减压装置,目前仅有中海油惠州及中化泉州的1200万吨/年单体装置规模跟随其后,这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民企在建最大的炼油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如今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一事件格外引人注目。无独有偶,此前,浙江荣盛控股、桐昆集团两个民营企业联合浙江地方国企巨化集团母公司,在舟山投资大炼化项目——浙江石化。该项目分两期投建,全部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2005,(7):74-75
《福建成品油营销合资公司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明年该公司将进入实际运作。福建成品油营销合资公司和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被视为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第一个上下游全面一体化的中外合资项目。在国务院批准《报告》、合资合同以及合作各方完成其他必要的合同、协议和文件后,该合资公司将成立,意味着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提前切入国内石油行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难以与国际接轨。对炼化企业效益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如此现状。炼化企业只有实施低成本战略,练好内功.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6.
正地炼已经成为一支新生力量,将逐步改变国内炼油行业格局。对全球石油石化巨头来说,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持续低迷的国际油价使得盈利大幅下滑,降低产能、减少投资、降薪减员成为应对"寒冬期"的共同策略。但对中国地方炼化企业(简称地炼)来说,2015年却是一个丰收之年,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成品油出口权相继下放,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利润均创新高,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地炼"一枝独秀",不仅引起了国内石化行业人  相似文献   

17.
近日,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副司长王晓川表示,要逐步建立原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义务储备制度,保障国内原油、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他说,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改变原有中石油、中石化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我国成品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经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6月,泉州市发改委公示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评。根据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到2030年,炼油规模将达到6200万吨/年,乙烯规模将达到663万吨/年,芳烃规模达到700万吨/年,在炼油规模上属国内之最。随着民营企业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陆续投产,盛虹炼化、旭阳石化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建,国内本已过剩的炼油产能还在增长,石化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炼化产业投资冲动攀升, 炼化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为了及时防治产能过剩风险、减少产能过剩带来的损失, 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法、利用2001~2016年炼化产业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 对影响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炼化产业整体过剩, 经济周期波动、市场需求和企业规模对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有正向影响作用, 政府干预对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有负向影响作用; 炼化产业产能过剩分布不均衡, 中部地区产能利用率水平整体较高, 过剩并不明显, 东部和西部地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东部地区产能过剩主要受经济波动和政府干预作用的影响, 西部地区产能过剩主要受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规模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4月以来,山东、河南、福建及广东等地的"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加油站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价促销,优惠幅度动辄1元/升以上。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主动降价促销,反映我国成品油市场已进入过剩时期,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油品价格战及终端销售利润增长的减缓将难以避免。民营资本步步为营,国有企业腹背受敌。2016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