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珏  陈永帅 《财贸经济》2019,40(2):84-100
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是否能够影响基金的超额收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基金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投资者情绪对基金超额收益的影响路径,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可以通过促进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的超额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基金的持股组合对投资者情绪的风险暴露程度不同,但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均可以通过增加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超额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具有较好的投资者情绪识别能力,能够根据投资者情绪的变动积极管理基金投资组合来获取超额收益。本文从行为金融的投资者情绪视角为基金投资能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高戈 《中国市场》2014,(37):24-28
本文以超额资本投资界定成长型与价值型股票,通过对美国1962—2009年的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成长型股票收益率低于价值型股票的结论,这是由于投资者对于管理层构建"公司帝国"的动机反应不足导致的,该结果支持了超额资本投资效应是定价错误的原因。当被收购的威胁处于中等(高)水平时,投资者对管理层构建"公司帝国"动机的反应程度最低(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综合A股市场月度数据,分析检验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投资者情绪指数,其次将所构建的情绪指数作为影响因子,纳入经典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之中,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产生的影响,证明加入投资者情绪因子的情绪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可靠性,得出投资者情绪因子可以成为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因子的研究结论,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得出相关启示,以期促进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市公司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投资者评论这些信息并制定投资策略。现阶段,多数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他们缺乏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也不具备专业的投资理论知识,易受网络舆情的影响而产生"羊群效应"。通过利用中文文本分析技术对东方财富网股吧的评论进行分析,并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分析投资者情绪在短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在短期的确会影响到股票的收益,该结论能帮助投资者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制定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对投资者情绪的有效度量和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选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通过VAR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实证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相互影响,此研究结论对指导投资者理行投资和监管我国股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用沪深两市的六个代理变量以主成分分析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实证研究了牛熊市下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表明,在牛市、熊市和震荡不同的市态下,投资者情绪是深市和沪市股票收益的系统性影响因子,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熊市中投资者情绪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的影响要大于牛市,因此投资者在不同阶段对股票的投资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种常用的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投资者情绪指数,在对中国股市进行"风险-收益"和情绪两种状态划分的基础上,对比考察中国股市博彩型收益的时变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风险-收益",还是投资者情绪对股市状态进行划分,博彩型收益都表现出明显的时变性,即博彩型收益在牛市和高情绪期之后更为明显,而在熊市和低情绪期之后相对较弱。虽然各指标识别结果有所不同,但均表现出不同"风险-收益"下的博彩型收益与其他类型股票收益的差异要大于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收益差。博彩型收益主要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所导致的博彩型股票误定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角度出发,先基于Lucas纯交换经济系统构建数量模型研究两期交易过程中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然后基于上证50成分股2015年1月-2019年9月的日度数据验证上述关系。利用python爬取东方财富股吧相应个股的帖子,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其进行情感极性分析,构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直接衡量指标。通过个股日度行情数据度量流动性。最后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非流动性显著正相关,即与股票流动性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意味着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股票流动性水平将下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不断深化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参与者可以在各类企业公告中找到其所关心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所披露的信息也会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内容进行情感分析,发现市场投资者的整体情绪在企业公告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且这一调节作用削弱了公告语调对超额收益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沪深300指数,利用异质自回归(HAR)和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和异质自回归收益情绪模型,实证显示投资者情绪和我国股票市场均具有长记忆性,且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2年~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真实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对企业真实投资行为和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投资者情绪刺激了企业投资,改善了经营绩效;在长期,这种效应仍然具有持续性.在股票收益方面,乐观的投资者情绪刺激了当期股票收益,但这种过度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利用较新的情绪度量指标——证券投资者信心子指数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变量,探讨了上证指数收益与投资者信心变化在不同市态下的互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总体样本及其子样本牛熊两市来说,股票收益率可以引起投资者情绪变动,但影响方向尚不明确;牛市期间的投资者情绪对股市表现的预测效果比熊市要好;熊市下的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波动对对方变化的反应比牛市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绿鞋机制     
"绿鞋机制"即超额配售选择权的俗称,也称绿鞋期权.具体来说是指新股发行时,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在本次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由于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做法源于1963年美国一家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的股票发行,因此超额配售选择权又俗称"绿鞋".  相似文献   

14.
傅强  胡林  李佩玻 《商业时代》2012,(14):76-79
本研究以二级市场中股票超额初始收益为切入点,选取创业板272只IPOs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市场特征、投资者情绪和新股初始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特征、投资者情绪均与IPOs初始收益显著相关,即IPOs超额初始收益来源于二级市场中投资者躁动情绪和对市场狂热追逐。研究为我国特殊资本市场IPO初始收益高涨的形成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孙逸瑄 《现代商业》2023,(17):125-128
ESG投资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近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这种投资理念逐渐被国内投资者认可。本文基于富时罗素ESG评分与近90个交易日A股市场数据,通过研究各个行业下富时罗素ESG评分与上市公司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数据,采取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对整个市场的所有上市公司ESG评级与股票累计收益率关系。结果表明:(1)高ESG评级上市公司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高于低ESG评级上市公司,即ESG评级越高,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2)ESG评级对不同行业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影响不同。本文研究对根据ESG评级制定投资规划以及依据ESG评级预估投资收益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金融理论说明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是非常理性的,但股市的诸多状况是不能用其解释的。我国股市的股票收益情况取决于投资者主观情绪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投资者情绪指标构建,及其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先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并分析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便于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卉 《北方经贸》2003,(4):69-70
作者通过运用折现红利流模型 ,确定股票的价格 ,进而分析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投资抉择的效度 ,并结合超额收益投资量模型 ,提出如何更合理地运用市盈率指标进行投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相对于以往金融和贸易等传统传染渠道对投资者情绪非理性因素引起的"纯传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当前的国际投资及贸易环境状况的背景下,以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为研究对象,构建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指标,通过Copula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传染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中国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并且传染效应为单向传导,在不同阶段呈现波动状态,且二者Copula时变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达到最大值,充分印证中美投资者情绪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传染效应发生概率明显增强且达到最大化。因此,在金融危机平稳期及预警期应实施相应预警、管控及应急处置政策、方案,引导投资者情绪向理性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赵奥林  王威 《商场现代化》2012,(25):185-186
以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应用GARCH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收益波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得到,我国股市收益存在ARCH效应,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由显著影响,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股市中异质期望水平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在传统序贯交易(EKO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衡量投资者"看涨"、"看跌"、"看平"的参数,并定义股票的交易活跃度ρ,提出投资者预期的序贯交易模型。选取了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29支股票的面板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异质期望的代理指标。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投资者的异质期望水平对股票收益率产生反向的影响。投资者对某一支股票的意见分歧程度越大,其收益率越低;看法越一致,则收益率越高。并且,这种反向影响在不同的市场状况下,差异更加显著,而对于不同的股票则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