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在银行的外汇收支不仅是社会其他成员外汇收支的全貌,更包括了银行自身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因此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在外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定位比较模糊。本文旨探讨建立一套对银行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与央对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监管相对接,弥合监管真空,另一方面也可为外汇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于洋 《金融纵横》2012,(12):58-62
银行作为经营外汇业务的特殊企业主体,处于外汇管理的中心传导环节,在执行和贯彻外汇管理政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对银行主体监管,增强其执行各项外汇管理规定的自觉性、有效性,对于我们改进外汇管理方式、提高外汇管理效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外汇局对银行主体监管现状,找出外汇管理缺位所在,提出加强银行主体监管的总体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汇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权限下放到银行,其执行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外汇监管的效果。由于银行既是监管的承担者,又是规避管制的受益者,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往往造成个别外汇业务的监管缺位,弱化了银行代位监管的有效性。主要问题是代位监管职责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汇业务交由银行直接审核办理,银行代位监管在整个外汇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银行代位履行外汇监管职责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银行代位监管的意识和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肖胜 《中国外汇》2014,(17):68-70
2013年以来,“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展业三原则,成为外汇管理改革频繁使用的热门词汇。银行展业三原则替代了以往繁琐具体的监管规则,增强了外汇监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在简化管理、配套推进各项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展业三原则是一个成体系、成系统的管理概念,但目前外汇管理采用银行展业三原则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关配套制度和指引,因此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欧美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我国而言,随着跨境贸易投资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对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分析,对外汇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外汇局在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和具体目标,阐释外汇局实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提出适合我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非现场外汇监管的手段与目标:(一)充分利用好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资源,实现对银行、企业和个人办理外汇收支活动实施多方位有效监管。通过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可以实现对银行办理企业居民国际间外汇收支的全部内容进行监测,根据监管需要对外汇收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预测,查询所需信息。利用间接申报信息掌握银行办理每笔外汇收支业务的详细情况,可以达到对银行、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双重监管。一是对资本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二是对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三是对非贸易项下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银行作为经营外汇业务的特殊主体,对外汇管理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实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外汇指定银行纳入主体监管视野,推进对银行实施主体监管的进程,对加快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提高监管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增长的便利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银行主体监管框架外汇局应综合考虑银行考核结果和评定等级对银行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外汇监管模式的转变,现行银行结售汇业务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对银行结售汇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已成为当前国家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银行结售汇市场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银行结售汇相关法规、整合银行结售汇业务系统、构建银行结售汇监管体系三方...  相似文献   

10.
徐涛 《中国金融》2020,(8):103-103
2016年以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全国铺开,全国及各省经营外汇的银行相继建立了自律机制,出台了运行规则和自律规范。从三年多的实践成效看,两级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是中国外汇管理的有益补充,对规范外汇市场运行和提高外汇监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汇自律机制在基层的薄弱环节省级银行自律向下传导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现行外汇账户监管办法是在“宽进严出”外汇管理模式中形成的,其特点是过度激励出口收汇,表现为便利境内机构多头开立外汇账户。随着国家外汇储备雄厚和国际收支平衡条件根本好转,在外汇管理转向“平衡管理”模式之际,应当推行外汇基本账户制度,以此建构开户企业、银行、外汇管理局三者间利益平衡的基础,并成为后转轨时期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外汇管理范围广、非金融机构市场主体法律意识不强、银行体系较为健全的情况下,银行代位监管对于推动外汇管理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在法律定位、银行自身利益处理、外汇政策执行以及再监管等方面存在不足,银行代位监管实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内外汇贷款外汇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与原规定相比,此次改革意义深远。对企业来部,简化了办事手续,疏通了融资渠道;而银行则增加了自主权和主动性,有利于银行更好地管理其债权;从外汇管理角度看,有利于监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外汇指定银行“代位监管”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关通过或借助外汇指定银行对外汇主体交易有效实施外汇审核、监督和管理,目前,绝大部分的经常项目外汇真实性审核业务已由银行直接办理,而比较规范的资本项目外汇结售汇审核也逐步改由银行直接办理,逐步形成了由外汇局监管银行,银行监督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代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外汇管理实践表明,银行外汇信用扩张行为对外汇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梳理总结了银行外汇业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角度,对完善银行外汇业务管理提出新的思路。通过建立全口径外汇业务统计制度,对银行外汇业务实施分类管理、总量调控,实现对银行外汇信贷(或信用)供给的有效调控,形成了完整的银行主体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为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发挥考核工作在激励银行贯彻实施外汇管理规定、依法合规经营方面的作用,落实“五个转变”管理思路,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从主体监管的角度对完善银行考核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汇管理管理"五个转变"工作理念监管理念的实施,外汇核准审批业务的逐步前移,外汇管理工作从重审批向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向强调事后管理的转变。顺应改革趋势,外汇指定银行较以前承担了更多代位监管职责,成为外汇业务审核与办理的最前延,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业务代位监管职责成为外汇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责。如何通过法规来强化银行外汇业务代位监管是摆在基层外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汇管理管理"五个转变"工作理念监管理念的实施,外汇核准审批业务的逐步前移,外汇管理工作从重审批向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向强调事后管理的转变。顺应改革趋势,外汇指定银行较以前承担了更多代位监管职责,成为外汇业务审核与办理的最前延,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业务代位监管职责成为外汇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责。如何通过法规来强化银行外汇业务代位监管是摆在基层外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睿 《河北金融》2016,(10):68-69
"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展业三原则,既是适应外汇管理改革、加快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需要,又是优化银行监管、保证外汇政策顺利传导的必然要求.但展业三原则在执行中还存在银行认识不到位、尽职审查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根据加强外汇流动性监管的要求,在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反映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从而确保银行外汇资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