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质量概念上个世纪末,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朱兰博士以90多岁的高龄在世界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数千人参加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提出了"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的著名论断,成为世界企业界、管理界和质量界的座右铭。早在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主席指出:"我  相似文献   

2.
我们即将步入一个新的世纪。人们在欢庆之余,都会想起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朱兰 (J· M· Juran)博士的名言:“将要过去的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也就是说,就世界范围而言, 20世纪着眼于产量和生产效率,是粗放型的,而 21世纪着眼于质量和所产生的效益,是集约型的。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贸易组织( WTO)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增长,“质量”这两个字突现出来,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的经…  相似文献   

3.
大质量概念与三种质量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末.朱兰博士说: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到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质量.早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我们的经济的增长是要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的增长.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的增长。”这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质量摆在了效益的前面。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末,朱兰博士说: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到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质量,早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时候, 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我们的经济的增长是要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的增长,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这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质量摆在了效益的前面。国家领导人紧跟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世界著名质量学家朱兰博士在他的告别演说中提道:"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到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进入"十二五",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发展纲要》。质量进入新时代的舞台,传统的质量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与新机会召唤着"大质量"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10月31日,在海西质量文化建设论坛上,与会的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向大会做了《大质量文化与品牌》的专题演讲。在专题演讲中,郎教授首先引用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的名言"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  相似文献   

7.
质量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了千禧年,21世纪便来到了,此时,我想了朱兰J.M.Juran)博士的那句名言:"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将要到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也就是说,就世界范围而言,20世纪着眼于产量和生产效率,是粗放型的;而21世纪着眼于质量和所产生的效益,是集约型的.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WTO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增长,"质量"这两个字全球意义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已经为人们所共识,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4年.20世纪质量运动发起人之一。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美国质量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年会上说.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已经到来.但质量工作者依然面临着许多尴尬.质量总是被放在发展、利润、市场份额、股票价格等诸多问题的后面.只是当出现了问题或者危机后.人们才想起质量的问题.质量工作的作用和效益更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出了问题却要承担较大的责任。质量被商业的海洋淹没了.在世界所有重要会议上。我们几乎听不到质量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质量世纪”的八项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 ,被认为是“高科技发展的质量世纪”。“质量世纪”的提法出自世界著名的质量专家、美国的J M朱兰博士 ,他于1994年在美国质量协会年会上发言指出 :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 ,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他于1999年又进一步强调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质量世纪”。“质量世纪”是质量占据世界经济发展领导地位的世纪 ,质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质量作为一种理念和文化 ,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21世纪这个“质量世纪”中 ,企业至少将按照以下八项原则行事。1 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它的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  相似文献   

10.
质量先行     
阳光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10):F0002-F0002,1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质量的世纪──西方质量管理评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最近在美国召开的有50多个国家和4500余人参加的质量大会上,世界著名质量管理权威、90岁高龄的朱兰博士在主题报告中说: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他告诉我们,就世界范...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审计和审计教育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环源下,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审计作为经济管理服务,履行监督和公正的职能,也必然要适地社会经济形态的这一重要变迁。 一、二十一世纪的审计 (一)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已在审计理论界形成共鸣,实务界也警觉到知识经济对审计实务的冲击。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严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的一句名言。丰田召回门事件更突显了汽车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就是对汽车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使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实现零缺陷,最后保证汽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麦肯锡质量管理水平评价方式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世界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管理特征、质量技术的应用及质量业绩三个维度评估分析,并把质量管理水平分为四个等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完美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证监会主席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会计界人士也对此发表了相关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曹华 《中国质量》2007,(7):43-45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面质量管理(TQM)在西方政府管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从英国首相办公室到美国海军部,从新加坡国防部到美国航空航天部。全面质量管理对政府具有以下几种吸引力:1.减少人们在时间、智力和精力上的浪费。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3.能产生绩效,为管理者带来看得见的政绩。  相似文献   

17.
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所面临的执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及其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并由此导致会计管理不断变革,这些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会计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会计环境的变革与会计的发展.用会计文化理论来指导会计实践.是摆在会计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会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形成演进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的社会环境必然而且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的研究.是新形势下会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质量和创新     
《上海质量》2014,(1):32-36
质量和创新各自秉承截然不同的原则.各有自己的发展历史、知识体系、专家、研究与教育传统,以及方法论。两个领域的现代专业方法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Tarde.1903;Juran,1995)(表1)。只有在最近.这两门学科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与创新运动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中交织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王卿 《中国质量》2005,(11):35-37
专题研究新世纪质量问题的2004美国质量大会提出:20世纪是生产和价格的世纪,21世纪是品牌和质量的世纪.而质量又为品牌之基,因此,有专家断言--未来的市场中,王者必出于"质量经营"之出类拔萃者.  相似文献   

20.
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接受这样的观点——变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我们面对的未来是难以想象和不可预知的,肯定不会再是“常规状态”。能使个人和组织对未来有更准确预期的工具和方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ASQ(美国质量协会)使用未来学和情景规划两种方法来预测未来的质量。2011年初,美国质量协会邀请150名著名的质量专家组成一个专题组,进行未来质量的研究。专题组采用德尔菲研究方法逐步缩小范围,得出他们认为对未来质量最具有决定作用的驱动力。它们是:全球责任、消费者意识、全球化、变化速度的增长、未来的劳动力、人口老龄化、21世纪的质量实践、创新。我们将仔细审视这8种驱动力,指出它们给组织、领导者和质量工作者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