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用评级是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蔡璐 《科技和产业》2013,13(3):126-128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核心价值,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长期以来,以美国标普、穆迪、惠誉为主的三大评级机构,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评级业务,随着2012年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成立,有望终结国际三大信用评级的垄断,开创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借此机遇,我国应努力加快发展本土信用评级行业,保证事前认证制度的执行,坚守事中执业行为的规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丹 《中国经贸》2011,(22):153-154
信用评级准确来说已有109年的历史,早在1902年约翰·穆迪(穆迪公司的创始人)就已经开始对当时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对于我国大部分人来说信用评级这个词语是陌生的,对信用评级产业更是知之甚少,包括企业甚至政府对此也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信用评级行业在我国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过对比中美信用评级行业的利弊,总结了一些观点,在此我阐述一下自己对该行业的看法并提出我认为科学的,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知名评级机构在美欧债务危机中的不良表现,我国评级行业社会公信力不足的事实,使得制定规范的信用评级监管政策成为摆在我国监管机构和学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根据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现状,本文从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行为监管两个方面,探讨了对评级机构的业务条件、身份条件、市场退出机制、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利益冲突防范、评级结果公布等进行规范的政策设计,将对我国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穆志勇 《中国经贸》2011,(8):123-124
本文选取山西信用评级发展为案例.概述了山西省2005年以来开展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笔者对信用评级监管的实践和体会,从借贷市场信用评级、国际国内政策环境和评级机构公信力和独立性等方面提出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省信用评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人民银行规范、推动和发展信用评级的必要性的阐述,提出了现阶段进一步推动山西省资信评级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谢征 《中国经贸》2010,(22):151-151
认可制度推动了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在1930年,美联储就开始利用评级结果检查下属银行的资产组合质量了。1933年《证券法》规定证券承销商不能对有价证券进行信用评级,在实质上赋予了信用评级机构“独立第三方”的地位。目前,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比较成功的主要机构是美国和欧洲。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信用评级意识、信用机构的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级指标和评级方法等问题。因此,我国的信用评级借鉴了欧美等国先进的科学经验,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社会各方面的对信用评级的意识,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工作的组织体系,尽快地完善信用评级覆盖面,提高了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全力做好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使信用评级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树元 《浙江经济》2010,(10):56-57
韩国主要的三家评级机构(韩国企业评价、韩国信用情报和韩国信用评价)的信用评级方法,是以国际通用的信用评级体系为基本框架,吸收了国际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和日本的R&I)的技术之后,结合本国企业和行业的风险特征不断改进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一、征信及资信评级是信用服务行业的核心业务 世界上第一家征信公司于1830年在英国伦敦成立.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信用交易的兴起,欧美国家的企业征信、个人征信、资信评级、公共征信等行业发展较快.1932年我国第一家征信公司"中国征信所"组建成立;90年代起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我国征信和资信评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及对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业作为特殊的中介行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也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信用评价的相关规范,但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基金评价市场的现实情况,可为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多角度的借鉴,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业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用 ,缺一不可。如图 2所示 ,越向上的渠道 ,所起的作用越间接 ,成本越高 ,“最后补救”的性质越强 ;越往下的渠道 ,作用越直接 ,成本越低 ,越有“纠错”效果。行业协会、信用评级公司有效运行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如 ,在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大型信用评级公司方面 ,政府还必须给信用评级公司投入其运行非常重要的资源 ,那就是“权威”资源 ;而政府监管应得到行业自律制度的配合 ;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服务以及新闻媒体和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监督是社会审计信用链条上的关键环节 ,政府监管、行业监管以及建立市场化的监督机制等三者相结合的共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次贷危机在美国的爆发以及向全球的不断蔓延,美国信评业潜在的危害性不断暴露。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对信评业存在的美国标准现象进行了反思,并结合我国信评业的情况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With gradually deep construction in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emergence in prompting credit risk, maintain finance stable and impel society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due to the enterprise credi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mpels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 enthusiasm of commercial bank in using exterior rating outcome is not high, and some local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service is still bare to survive. Therefore, only exerting the government impetus function, enhancing the credit rating organization public credit power, guiding the society to increase credit product demand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system combine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ith industry autonomy, can further impel the credit rating industry stead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为了构建和完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以及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评级方法;研究与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建立健全以内部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促进资信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用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而我国保险公司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用产权不明确。信用评级制度可以有效地明确信用产权,促进保险公司的信用建设,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因此,加快推进我国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当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之时,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却出现了业绩急速下滑、逾期贷款激增、坏账比例增多等问题,引起了IMF和国际评级机构的特别关注,哈萨克斯坦政府及时出台“反危机计划”,通过对“问题银行”的债务重组、注资等,扭转了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信用危机。然而,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不良贷款、收不抵支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哈萨克斯坦的部分银行。本文从国际评级机构对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信用评价入手,结合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现状,对其进行潜在信用风险的分析,认为哈萨克斯坦银行业依然存在贷款质量低下、收不抵支、巨额亏损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6.
傅鹏  黄春忠 《南方经济》2021,40(11):60-79
2014年以来,以主要集中于民企的"结构性违约"宣告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构性打破",债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2013-2017年债券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性违约对评级机构行为和效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发现:首先,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会因政府隐性担保导致的"刚性兑付"而削弱;其次,结构性违约爆发之后,信用评级的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发行主体呈现分化,对于非城投类企业,信用评级对发行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大,意味着评级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城投类企业,评级效率并未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在违约后采取了差异化的评级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大的非城投类债券,评级机构倾向采取"收紧评级"的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低的城投债,评级机构倾向于采取"放宽评级"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是导致市场"信用分层"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推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军扩  赵怀勇 《改革》2004,(6):101-105
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信用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咨询活动,应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发展我国的信用信息服务行业。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立法、执法以及标准建设的职能,而不应该从事征信和评级活动,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乃至通过行政性的手段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立法,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公开。另外,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对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信用评级不仅没有起到危机预警作用,反而在一次次地调低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过程中使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升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给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实现国际和国内评级机构对国际评级市场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输业的研究趋势及现行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特点,基于控制论和反馈原理将反馈控制应用于铁路运输企业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中,提出对铁路运输业信用分级评价实时控制方法。为加强铁路运输业内部管理,调节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偏差,构建集企业信用信息实时采集与评价、控制对策优化产出、企业实时控制为一体的反馈控制系统,并且结合实际经验,分析由这些反馈如何优化控制监管过程和监管内容,保证监管目标得以实现及优化铁路运输业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