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和隐蔽性且疏于管理和规范 ,已经成为冲击地方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或有负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些分析。本文认为,政府或有负债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一方面,或有负债的出现来源于政府实现其所要承担的社会功能本身,另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其自身的利益需求导致而来财政机会主义。而财政机会主义则是或有债务的重要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些分析.本文认为,政府或有负债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一方面,或有负债的出现来源于政府实现其所要承担的社会功能本身,另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其自身的利益需求导致而来财政机会主义.而财政机会主义则是或有债务的重要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财政或有负债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几乎所有的财政都存在或有负债,其发生有其必然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与市场协调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的存在,使市场无法化解的公共风险可以预  相似文献   

5.
防范财政负债风险相应对策的制定,取决于对财政负债风险的正确理解和对影响其因素的客观分析.本文从对财政负债的广义界定出发,在分析了财政负债风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财政负债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传导性.  相似文献   

6.
政府或有负债:隐匿性财政风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Brixi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究了应对由此产生的财政风险的方法。我国一些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或有负债做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财政风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主要从财政直接负债、或有债务和财力配置结构变动等方面研究财政风险,这些观点存在着缺乏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与我国实际不相符、与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无法配套等问题;就理论而言,财政风险具有效率性风险、分配性风险和磨擦性风险三个层次;建议合理划分我国财政风险的层次性,并科学判断我国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从财政风险的角度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分析。按照国际上公认的财政风险的划分标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属于政府隐含的或有负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意味着政府的财政风险。对我国而言,在国有产权体制下,在国家采取的金融支持政策下,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更易于转化为财政风险。为此应采取包括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透明度以及建立或有储备等在内的措施予以妥善应对,以防范和化解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政府对银行部门的或有风险管理概述 银行部门或有风险是指政府为促进宏观金融稳定而承受的来自于银行部门的或有负债风险。政府在银行部门的或有负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1)由于对银行部门债务提供显性担保而承受显性或有负债,典型例子如公共存款保险。(2)在金融动荡或者危机时期,出于稳定金融体系以及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考虑;政府可能不得不动用财政资源,以推进银行部门改革和重组。实际上这相当于政府为银行部门提供隐性担保,从而承受隐性或有负债。  相似文献   

10.
财政风险的金融视角:共生性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存在着内在相关性。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的逐年俱增,同时金融风险成为财政或有负债主要的来源,金融风险向财政转化的比例过高,我国已经进入“强金融,弱财政”的宏观经济状态。在金融视角下对财政赤字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之策。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财政分权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吕冰洋  陈志刚 《金融研究》2021,491(5):20-39
降低收入决算和预算之间的偏离程度是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的收入预算偏离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本文研究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分成对收入预算偏离的影响。理论上,财政收入分成的上升会对下级政府产生减小财政压力和加大财政扩张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前者会减少政府的收入预算偏离,而后者则会扩大收入预算偏离。运用市县层面加总的预决算数据,实证分析较为稳健地支持了财政压力机制:财政收入分成降低1个百分点,收入预算偏离会增加0.3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分成对预算偏离的影响相比市县级,在省本级层面不显著,并且其对预算偏离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降低。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是,政府间收入划分的改革方案要兼顾长期稳定性与财力支持性,这对于降低收入预算偏离、推进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卫生财政支出进行分析,系统回顾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的得失,发现我国卫生财政支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卫生财政支出的可持续增长机制有待稳固;二是卫生财政支出对推动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有待加强;三是卫生财政支出对完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引领作用有待强化.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卫生财政投入机制,持续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保障;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医保财政支出政策,进一步筑牢织密健康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及货币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一个通货膨胀的通道之中,但中国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措施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本轮通货膨胀具有不同以往的外源性特征,其中包含了美国美元贬值阴谋。正因为中国通货膨胀仅仅是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承担着全球性通货膨胀成本,因此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并非中国的"家务事"。在此背景中,针对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中国不能急于求成,而只能顺势而为,以财政政策为主,来弱化通胀之负作用。货币政策作为辅助性政策,仅需要保持从紧状态,避免信贷失控即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较少,造成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职业教育落后的原因,说明了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路径依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变迁虽说是基于经济发展周期和宏观调控目标所作的阶段性调整,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调收入功能、对宏观经济波动适度调节、依赖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变迁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政府对财政目标的偏好与财政压力的叠加影响、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博弈均衡和较高的政策变迁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财政约束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约束、财政收入约束和预算原则约束等几个方面.在财政约束软化的情况下,政府可能会产生这样几种倾向:公共物品的不合意供给、盈利化行为、过度负债.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财政约束软化的现象大量存在,由此而引发了种种社会经济矛盾.若想解决矛盾,其根本出路就在于建立法治财政,实现财政约束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机制,是完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阶段简要回顺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过程,然后分析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集中表现为国债市场存在的缺陷以及财政投融资体系小完善这两个方面,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两种政策协调配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