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界定了雇主品牌的概念,进而明确其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关系;接着分析了最佳雇主的特征及我国企业建设雇主品牌的情况,用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最后介绍了创建和提升雇主品牌的关键,通过转变企业用人观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改进企业沟通机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进行雇主品牌的创建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王艺 《时代经贸》2009,(5):125-127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谋发展一直困惑着人力资源管理者。由此,雇主以及雇员都意识到了雇主品牌的重要性。21世纪,雇主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易碎品,本文就如何建设雇主品牌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郭巧云 《经济管理》2004,(19):59-61
在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标志之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如何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需要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本文探讨了“全员人力资源管理”与雇主品牌建设的关系,以及实施“全员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雇主品牌建设应注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随之兴起的是对雇主品牌的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雇主品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雇主品牌的概念、结构、应用、价值和建设,提出了雇主品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学军 《时代经贸》2006,4(12):97-97,99
品牌意识的兴起,意味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许多企业只重视品牌的外部价值,关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忽视品牌的内在价值,对于企业员工的利益没有给予充分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品牌内在价值——雇主品牌,就如何建立雇主品牌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刘倩  蒋永宁 《经济师》2007,(4):222-223
在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标志之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如何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需要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当代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在产品生产、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但是,雇主品牌却仍是许多中国企业的盲区。所以文章从分析雇主品牌的深刻涵义及价值入手,提出了雇主品牌的创立思路,希冀对企业建立良好的雇主品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牵晨曦 《时代经贸》2013,(22):76-7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成为企业间竞争最激烈的资源。面对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劳动力短缺不断凸显以及劳资双方矛盾不断激化的现状,打造差异化的雇主品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简要介绍雇主品牌的概念及其价值的基础上,强调打造差异化雇主品牌的重要性,最后对差异化雇主品牌的建设途径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雇主品牌是民营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它为民营企业吸引、凝聚人才,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方面,具有其他元素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建设雇主品牌,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面对以智力资源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越来越关切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文章在界定雇主品牌的涵义和功能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了目前雇主品牌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雇主品牌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0.
沈辉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175-177
介绍了雇主品牌塑造方法及其局限性。通过引入人才关系管理理念,借助人才关系管理工具建立了塑造雇主品牌的阶段应用模型,并针对中国企业雇主品牌塑造的特点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雇主品牌与雇主品牌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了雇主品牌概念模型.分析了雇主品牌的内涵、核心、载体和功效.阐明了雇主品牌管理的过程.通过“NBA”模型说明了如何设计雇主品牌,通过“齿轮模型”提出了“基于雇主品牌管理理念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雇主品牌及其培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芳 《经济师》2007,(4):185-185,187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明显特征是人力资本创造财富。文章以组织行为学理论、雇主品牌理论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使现有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发挥更大效用,取得人才竞争优势的根本是形成雇主品牌。雇主品牌的培育途径是实施基于雇主品牌理念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通过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最佳人事匹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培训晋升体系、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履行社会责任等成为卓越雇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雇主品牌理论为基础,以广州地区的五所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339份有效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初步探讨了企业雇主品牌的要素与结构问题.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雇主品牌共包含二十项构成要素,形成一个三维的因子结构,其中,这三个维度可依次命名为经济性利益、功能性利益和心理性利益.  相似文献   

14.
陈维政  吴继红  龚沛 《生产力研究》2007,(5):118-119,133
为帮助企业提升“雇主品牌”,文章提出了员工——组织关系诊断模型,并用它对JS公司的员工——组织关系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总结了JS公司的个案对提升雇主品牌的启示,希望帮助雇主们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深入分析企业人员管理的现状,为提升和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国翰威特2007年中国最佳雇主企业榜与雇主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最佳雇主评选这种方式.翰威特既对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也为中国各个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树立了一种标杆。无论对雇主品牌的概念是否有明确的认识,最佳雇主们实际上都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塑造起自己的雇主品牌。借鉴翰威特中国十佳雇主的经验,雇主可以在雇主品牌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钟孟光 《经济纵横》2006,(10):18-21
2006年4月,EMC中国公司一名高级秘书将一封回复其中国区总裁陆纯初的信件群发给了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当晚,这封邮件在公司员工中迅速传阅,并在第一时间以“史上最强女秘书”为题目,传到天涯、猫扑等论坛上,其点击率一路飙升。到第二天的时候,已经有数十家网站转载。第三天媒体进入这起秘书门事件当中,使此次事件上升为公司公关事件。 本是秘书和上司之间的摩擦,却通过网络成为让EMC总部头疼的公众事件,其中网络的作用可谓是关键。 同样,两年前普华永道“员工集体怠工事件”中,普华永道内部员工沦坛“燕渡寒潭”成为员工抗衡企业的主要阵地。 此外,百度裁员门、港湾PPT事件、华为员工猝死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传播,并掀起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成为对公司颇有影响的事件。 对企业的雇主品牌而言,互联网是一把威力强大的双刃剑:一方面企业可以用以宣传企业的雇主品牌,提升雇主品牌价值,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过程取得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企业的负面事件通过互联网这个传播器、放大器和加速器,也会对企业的雇主品牌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 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往往只认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前者,忽视了互联网对企业雇主品牌的不利影响。企业管理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对雇佣关系的挑战。 其实在这个网络时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那个雇佣关系,而双方的沟通方式确发生了巨大改变,这需要企业与员工都认清客观环境,采取对策,避免因为网络的传播,使得企业多年树立的品牌与口碑在一夜间瓦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众从多事实证明:品牌创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品牌创建也不仅仅是一个广告过程,还涉及如产品的更新换代、活动赞助、代言人制度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品牌一旦创立起来,成为市场上的强势品牌后,就成为企业的巨大财富——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持久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使企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科技评估机构服务品牌的含义,界定了其基本要素;指出创建服务品牌是提高评估机构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说明创建服务品牌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评估咨询专业人员;创建服务品牌是激励、约束科技评估机构的可靠保证。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不断创新,恪守评估评审的行为准则.并持之以恒、坚持始终。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厂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落实集团和江苏公司品牌建设要求,望亭发电厂财务部牵头组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品牌创建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去年4月份,成立望亭电厂创建"全面预算管理"品牌推进组织机构,制定了以"三全三重三化"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提质增效创造价值为主旨,以全面预算信息化试点为主要载体,明确创建目标和推进途径,坚持以"重对标、重定额、重考评"为管控关键点,协同推进"战略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我厂"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品牌,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指挥棒的作用,为企业打造一流发电企业提供品牌支撑和效益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虚拟求职社群互动的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入手,探讨虚拟求职社群互动对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检验了社群互动是否通过中介变量社群意识(包括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互动负向影响社群承诺;人际互动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在人际互动和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均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