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综合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检验投资者意见分歧对市场风险—收益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分歧较小时,风险和收益之间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当市场分歧较大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变得十分微弱。投资者意见分歧会削弱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关系,影响人们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意见分歧不仅能够直接预测收益,而且能通过影响风险补偿进而间接地预测收益,使风险补偿更快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楼市》2005,(5):13-13
前有接二连三的的房产新政,后又面临着抑制房价的“组合重拳”,南京的房产投资者再也坐不住了,最近几天,相对平稳的南京二手房市场出现了房源增多的迹象。业内人士称,南京二手房市场上出现了投资者抛房的现象,但这些房子目前尚未对南京二手房市场的房价产生足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介绍房地产买卖与租赁市场的四象限模型理论分析开始,在构建利率与房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利率变动与房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解释北京市房价上涨的真实原因,但房价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小,但其影响不容忽视。此外还简单介绍了利率变化、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开发面积、竣工面积之间的连带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前几年房价大幅上升时期,曾经有一个熟悉的名诃——“空关房”,那是特指房产投资者购入房产以后既不入住也不出租,而是坐等房价上升后抛出的现象。此后,随着房价涨幅的逐渐回落,后入市的投资者在看好房价走势购入房产的同时,为了减轻还贷的压力,实行以租养贷的策略,由此,部分投资者手中的新房进入了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4 年上海楼市在宏观调控中逆势而上,让人们对于2005年房价的预测分歧愈来愈大。当前市场的扑朔迷离,多空双方各执一词。市场在经历连续的繁华后,到底是持续上涨的惯性,还是等待浮华过后的沉淀。面对新一轮房价涨跌的猜想,更需冷眼看待。多空激战,上行动力依然强劲 2004 年  相似文献   

6.
市场房价的高低,不应该影响经济适用房的有序存在,经济适用房的存在也不应是为了影响房价。否则,处在"济贫"和"救火"两种角色之间,经济适用房会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国际     
《房地产导刊》2013,(10):27-27
印度房价将大跌随着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多地的房地产市场也在萎缩。卢比对兑美元的汇率从5月初以来已经下跌了接近20%,很多外国投资者都闻风而逃。世界最大的私有商业房地产公司库什曼-韦克菲尔德的南亚业务执行董事经理桑贾伊·杜特预测,印度大城市房价会下跌10%,而有很多投机型地产项目的巨型城市郊区房价会下跌15%。他说:"考虑到普遍的市场情绪,从现在到古迪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7,(16)
广州市长因为房价的上涨,而呼吁市民别急着买房,还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能够控制房价,然而市场就是市场,它不会因为你是市长而选择迎合,持续上扬的房价还是无情地给了市长一巴掌。企图以"市长控制市场"这点上,南京更是组合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9年,中国房市一改上年的疲软,高歌猛进,乱象丛生:"退房潮"与"抢购潮"交织,"温州炒房团"复出江湖,"地王时代"再次来临。以房地产市场为平台,厘清在"抑"与"不抑"房价之间所呈现的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和对峙格局,然后在房市剖析与房价预测的基础上对作为公权力的代表的政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房价与地价的关系,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争论各方有一个共识,即都认为房价太高了。分歧在于,是房价拉高了地价,还是地价推高了房价?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与上涨,而同期租金逐年下降,房价与租金之间的关系令人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租金指数和房价指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住宅市场价格与租金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房价严重脱离了租金这一基本面的影响,不再遵循现值理论模型所揭示的两者之间的运行趋势,表明房价泡沫在长期积聚。为了预防市场泡沫破灭对经济体造成的严重冲击,政府应该严格监察与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与上涨,而同期租金逐年下降,房价与租金之间的关系令人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租金指数和房价指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住宅市场价格与租金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房价严重脱离了租金这一基本面的影响,不再遵循现值理论模型所揭示的两者之间的运行趋势,表明房价泡沫在长期积聚。为了预防市场泡沫破灭对经济体造成的严重冲击,政府应该严格监察与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未提调控",代以"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温和表述。由此,资本市场终于对房企再融资实质性开闸,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过去十年,房地产调控的核心参照系是"房价",市场与政策的对决点就是房价涨幅,在某种意义上,房地产调控  相似文献   

14.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7,(23):80-82
"供给不足与价格上涨导致的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外,调控亦使房地产成交量萎缩…..新政的持续加力,从南到北,中国楼市已是一地寒流。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一方面在大城市逐渐被消化,部分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增长也使购房者却步,未来房价涨幅有望趋缓;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居住改善性等刚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又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上升的动力。因此,在目前预期还未最终明了前提下,不仅使地产界达成"价涨量减"的共识,而且价量之间的拉锯现象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以来,房价成为了牵动国人神经和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每每论及房价必定离不开"涨"字,而见诸媒体的报道也几乎处于一边倒的"涨"声中。当高涨的房价挺进到2007年10月的国庆黄金周时,民众和媒体在延续了两年多的喊"涨"论调中似乎戛然而止,进而以"拐点"论调占据着舆论的主流,并纷纷以不同的角度和论点来支持"拐点"出现的可能。不过,无论是政策面,还是普通民众,抑或是市场的普遍反应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确存在着较为茫然和矛盾的情绪。不管是挺"涨"派,还是挺"拐"派,其所折射出的是对今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歧加大,以及房地产业发展趋势不明朗因素增多等特点。在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成交量萎缩的迷雾笼罩下,2007年12月4日,本刊特别策划了"房导圆桌论坛",特邀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代理机构的代表,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楼市发展趋势进行解析和研判。  相似文献   

16.
黄佳  吴广谋 《价值工程》2007,26(7):132-135
在对房地产市场结构、运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为了清楚揭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地价是否是房价的决定因素”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角度出发,沿着市场→房价→地价这条主线,揭示在市场作用下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房价不断攀升,而且有力推动地价上涨。接着,继续研究地价、房价的变动对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当前地价、房价的上涨不但没有降低需求热度,反而使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购买欲更旺,市场的供求差距进一步拉大,以此形成一个循环正反馈链。最后,针对房价上涨,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3月5日,新一届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出炉。与往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同的是,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内容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新部署和"分类调控"的新思路。这一新部署、新思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要求完全契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毋庸讳言,房价屡调屡涨,与房地产调控思路有莫大关联。稳定房价的初衷,无可厚非。然而房价之"火",源于供需失衡。欲灭需求旺盛之"火",当有房屋供给之"水"。遗憾的是,房价失衡之严重,依靠市场的单一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价格上涨机制,来阐述房价上涨的原因。在具体论述时,明确了“预期”的重要性。由于人与人沟通的不完全,因而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去猜测其他投资者的意图,从而形成个人的主观预期。而多数人的相同预期导致一个相同的市场行为,从而在客观上实现预期。最后利用这种理论解释了房价上涨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价格上涨机制,来阐述房价上涨的原因。在具体论述时,明确了“预期”的重要性。由于人与人沟通的不完全,因而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去猜测其他投资者的意图,从而形成个人的主观预期。而多数人的相同预期导致一个相同的市场行为,从而在客观上实现预期。最后利用这种理论解释了房价上涨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国家,一直盛行着"养老金计划就是资本市场"的说法,尽管这个说法比较绝对,但它却体现着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休戚相关。在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的时候,深化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运作,是扭转这一逆势的必由之路。一、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养老基金要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方面,养老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