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4)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地方政府合理利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扶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地方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权力中心进行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而提高了其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这种在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存量约束下的创新行为,存在着决策成本、规范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同时还会产生地区经济的发展、自身利益的强化和权力中心的认可三种收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论地方政府与区域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淑明  邹小春 《经济师》2002,(7):114-1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激励型、引导型、保护型、协调型等政策 ,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动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重构地方政府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通过树立科学的科技创新观,启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想引擎”;加大政府的扶持引导,构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屏障”;强化企业的科技研发与转化主体地位,建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刚性要件”;提高研究开发机构的研发能力,打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技利器”;培育和完善市场运行体系,编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活跃网络”;提升科技创新的环境保障水平,搭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视化平台”,从而逻辑地形成“思想引领—研发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规范—政府推动—环境保障”这样“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推动机制,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官员晋升标尺,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通过"有形之手"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策略互补型竞争,且竞争在2013-2018年、主官处于第二任期、东部地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表明,创新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创新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种激励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争会提高企业创新补贴、税收优惠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官员晋升标尺,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通过"有形之手"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策略互补型竞争,且竞争在2013-2018年、主官处于第二任期、东部地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表明,创新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创新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种激励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争会提高企业创新补贴、税收优惠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激励理论,探讨不同规模银行中信息类别、不确定性信息与合同期限、政府行为等因素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发现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中,不确定性、非契约关系与政府行为使得银行规模与其竞争力和生存性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1)相对大银行而言,小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风险;(2)长期合同下股权激励对于小银行经理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3)客户经理的素质高低与一致性对于小银行激励效率的发挥至关重要;(4)我国小银行与地方政府天然密切的关系对其"软"信息获取作用很大,但同时也可能对其激励机制的长期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具体落实保障房供给政策,其行为取向是保障房有效供给的决定性因素。构建改进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激励约束机制与地方政府付出的努力,以及与保障房供给行为取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地方政府的合作性努力水平与激励强度正相关。其二,约束机制缺失时,地方政府的自私性努力水平不随外部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存在有效约束机制时,自私性努力水平与惩罚强度负相关。因而,增加保障房有效供给,既要激励地方政府的合作性努力,也要约束地方政府的自私性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与征地制度的重大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其辉 《经济经纬》2007,81(3):106-109
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在"三农"制度变迁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转型时期农民的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农民资产流失的最大渠道,它对农民的掠夺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剪刀差".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造成征地制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解决"三农"难题必须防范和减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要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全国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激励相容.现实的对策是采取有力措施,壮大农民工的力量,扩大农民的消费者主权.  相似文献   

14.
To be effective, programs of regulatory reform must address the incentive conflicts that intensify financial risk-taking and undermine government insolvency detection and crisis management. Subsidies to risk-taking that large institutions extract from the financial safety-net encourage managers to make their firms riskier, harder to supervise, and politically and administratively more difficult to fail and unwind. Except in the very short run, repealing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r breaking up so-called too-big-to-fail institutions will do little to arrest subsidy-induced activities. Rebuilding Glass-Steagall barriers between banking,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firms would instead make implicit taxpayer support of large institutions less transparent and serve foreign interests by encouraging conglomerate firms to operate affected businesses through foreign subsidiaries. To discoura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om abusing safety-net support, government supervisors must be made specifically accountable for delivering and pricing safety-net benefits fairly and efficiently. If it wants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stable, Congress should focus on: rewriting top officials' oaths of office; changing the ways top officials are recruited, trained, and compensated; reworking the ways they measure and report regulatory performance; and changing the kinds of securities that large institutions have to issue.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产品差异化的信号传递机制,是高质量农产品的信号显示机制,而且它还是一种公共产品.基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关注并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通过调研掌握安徽省企业信用需求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安徽省企业信用需求不足的原因,并指出加强企业信用需求培育是加快安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信用安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企业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了加快我省企业信用需求培育的思路、政府定位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重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上论证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会提高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并对GDP、财政收入及地方政府投资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GDP和财政收入作为激励约束机制确实会使地方政府产生短期投资行为,降低投资效率。提出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社会监督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can occur through peaceful or violent means. Violent transition disrupts the incentive for firms to make productive investm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terminants of profit reinvestment for firms in post‐conflict transition econom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access to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reinvestment during transition, it is not as important in the post‐conflict context. However,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s, in particular institutions of contract enforcement, are a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profit reinvestment for firms operating in the post‐conflict environment than for firms in general. This indicates that obstacles to investment are context specific.  相似文献   

19.
产权管制放松与中国经济转轨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信息成本约束的政府放松对分散决策单位的产权管制会带来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和行为角色的重大变化。由于市场分散性决策的信息成本过高成为政府资源权利配置的约束条件,所以政府应逐渐放松对配置资源权利管制的范围,并让位于分散决策单位进行产权运用和调配。产权管制放松对经济转轨绩效的影响显著,是提高中国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尚植 《产经评论》2012,3(5):119-128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