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振国 《经济师》2001,(6):32-33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一方面,它使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财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 以严重的威胁,这样,就面临着建设与生态化理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要改变某些陈旧的传统观念与价值取向,确立文明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高艳春  孙国锋  刘静 《生产力研究》2006,(6):182-183,194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产品低附加值的工业生产方式局限性,归根到底是由传统经济的工业生产方式,即“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生产模式造成的。超越这种工业生产方式局限,必须把建设循环经济纳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进程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确定新型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工业文明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基于利益——行为——制度——激励的视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并以利益激励和约束为基础,探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问题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忽视研究生态经济问题,使之缺乏创新与发展。现在生态经济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必须吸收生态经济理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经济的视角构建生态税制协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上,力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平衡。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成本补偿型生态税收政策和激励型生态税收政策相协调的税收机制,引入生态保险机制。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融入生态税收思想,使生态伦理促进生态税制的建设和发展,生态税收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配合,发挥整体调节功能,有效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续)刘思华(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若干重要生态经济问题无论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经济,都是为了揭示当代中国现实的经济规律,使之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好做出有力的指导。为此,我们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政治经济学应该探讨的生态经济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3.1 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当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揭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如何通过我国人民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状况相互协调,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在中国生态经济系统中也正日益显示出来。它突出表现在只有在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国40多年尤其近1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这种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是经济发展必须同科技、文化、政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正>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不断升高的全球平均气温以及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现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与此同时,面对日趋收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未来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低碳经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又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当下以及未来必须坚定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以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普及生态经济学理论知识,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用生态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振兴我国经济,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和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生态经济问题讲座》于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春城——昆明举办了。这次《讲座》邀请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石山同志和几位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知名生态经济学者讲课。  相似文献   

10.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不同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重视区域的经济发展。但是崇明的农业发展潜力有限,第三产业发展存在难点,近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仍然要靠第二产业,而这与生态岛建设目标又存在冲突。因此,崇明必须要找到一条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道路。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崇明生态岛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生态不退化的前提下挖掘经济发展空间,推动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的实现,打造领先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林业生产必须走生态林业的道路生态林业就是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和发展林业生产,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最有效地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林业产品,同时还要求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以达到既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同时又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取得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使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庆元县拿到“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称号快两年了。走生态型的科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庆元这一欠发达县人民的坚定选择。“良好的生态是庆元的最大资产,把这种资产纳入到现实中来,用经济的办法进行资本运作,就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用经济的理念保护生态,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既使群众在这种良性互动之中得到实惠,也使大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是庆元渴望实现的社会状态,也是庆元一直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要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严肃环境法治保障,使其神圣不可侵犯。从环境法治角度洞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治保障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平安、和谐、美丽西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甘孜州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勤  晏鄂川  何勇 《经济地理》2001,21(2):155-158
大力发展甘孜州生态经济,必须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考虑,当务之急是搞好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这此再创秀美山川,既是甘孜州生态发展的抉择,更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安危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药业等生态经济工程。经过长期的奋斗,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地处长江上游的甘孜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最终为州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城镇化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文明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并且使城镇化能够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必须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进行探索和发展,改变固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打造精神与经济和谐发展等方法,使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更绿色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之下,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模式.而且林业的发展不仅仅具有刺激经济的作用,同时也在环保和生态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状况之下国家也确立起了将生态建设作为主体的新的林业发展的战略计划.林业是一个具有双重使命的部门,它既能够提供大量的林产品,又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因而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林业生态的建设.可以说林业的发展本身就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因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笔者在本文当中分别论述了在"八五"以来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动态变化以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以来,以经济活动为主的人类活动在地球生物圈迅速扩张。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极大繁荣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遭受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改变生态危机现状,必须改变传统的人类经济主义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狭隘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树立遵循生态伦理的新的生态经济主义价值观及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宜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元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总体构想,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基本现代化和北翼中心建设的基础,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城市功能的完善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建设、同时优化和协调发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面临人地矛盾突出、财政困难和资金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难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的双功能产业,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完善库区综合统一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2,(7):107-108,176
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要求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必须做到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为此,需从建设低碳海洋生态经济、循环海洋生态经济、绿色海洋生态经济入手,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