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蚕蛹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萃取法”从桑蚕蛹中提取蚕蛹油,精炼后制成精蛹油,再制成雷米邦A、蚕蛹油烷醇酰胺和蚕蛹液皂。脱脂后,蚕蛹粉用“筛分法”分离蛋白质,“过氧乙酸法”制取食用蛋白粉,用米曲霉发酵蚕蛹蚕白制取氨基酸口服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得出了尿素包合法提取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甲醇为溶剂,尿素与脂肪酸之比为13:1,包合温度为0℃,包合时间为12小时。该法提取率为42.9%,并可使蚕蛹油的碘值由135.9提高到192.7,从而使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好地得以富集。  相似文献   

3.
蚕蛹油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包合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验得出了尿素包合法提取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甲醇为溶剂,尿素与脂肪酸之比为13:1,包合温度为0℃,包合时间为12小时,该法提取率为42.9%,并可使蚕蛹油的碘值由135.9提高到192.7,从而使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好地得以富集。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湖北省恩施地区油茶籽和茶叶籽在整籽含油率、水分、含仁率、油脂中脂肪酸组成方面的区别以及对人体功效的简介。其中,油脂是采用精心筛选的茶籽为原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的油脂,油脂质量达到油茶籽油国家标准一级油(GB 11765-2003)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  相似文献   

5.
亚麻籽是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ssimum)的种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以亚麻籽为原料生产的冷榨亚麻籽油中经常会出现絮状物,这些絮状物是否对人体有害,本文通过酸化试验、磷脂检验和质谱法对该絮状物进行分析,最终确认亚麻籽油中絮状物为脂肪酸甘油酯成分以及一些长碳链的脂肪酸,主要包括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甘油二酯,这些絮状物是亚麻籽油高营养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日,吴江市莺湖冷库的3批36吨冻蚕蛹通过了严格的检验检疫,顺利发运。至此,仅今年上半年,吴江市莺湖冷库已成功向韩国出口冻蚕蛹132吨,产品在韩国市场上供不应求。蚕蛹是人类的一种新营养源,是卫生部批准的"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中唯一的昆虫类食品。蚕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粗脂肪占29%)、  相似文献   

7.
以二氧化碳作萃取溶剂,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考察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沙棘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45℃、CO_2流量70 L·h~(-1)时,萃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93.77%。对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显示,超临界萃取的沙棘籽油主要含有油酸(25.23%)、亚油酸(35.59%)、亚麻酸(27.89%)。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优化了葡萄酿酒皮渣中葡萄籽油超声辅助提取条件,并分析了葡萄籽油中脂肪酸成分。影响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因素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每10 g葡萄籽粉,加入100 mL正己烷,在52℃,超声功率308 W条件下,提取35 min,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1.46%。经分析,葡萄籽油中主要含有的脂肪酸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9.
溶剂萃取法提取蚕蛹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实验得出溶剂萃取法提取蚕蛹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石油醚∶丙酮(1∶1)(v/v)按固液比1∶3(w/v),在60℃下回流浸提2小时,提取率可达85.10%。  相似文献   

10.
《消费导刊》2011,(6):I0005-I0005
3月28日至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苏波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情况,明确了“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为: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比“十一五”未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2%左右。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让     
氧化锌生产及提纯新工艺 1 技术特点 本技术无需沸腾炉就能达到以下二个目的,适宜于现有直接法ZnO生产厂及有闲置设备的化工厂。 (1) 将次品ZnO(90%~98%)提纯至高品位(99.5%或99.7%以上)。 (2) 用锌氧矿或含ZnO的工业废品(如烟尘灰等)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这,其主要方向有: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原花青素、单宁以及蛋白质等物质,葡萄籽饼粕制肥料、饲料、洗涤剂及高级活性炭等。通过对葡萄籽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应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选用60周龄的白来航蛋鸡进行为期20d的试验,研究饲粮中脂肪酸饱和程度和双键位置不同的油脂对蛋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饲粮处理为:在大麦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6.2%的富含亚油酸(18:2,n-6,LA)的红花油(Ⅰ组),6.2%的富含α-亚麻酸(18:3,n-3,ALA)的亚麻油(Ⅱ组),3.1%的红花油+3.1%的亚麻油(Ⅲ组)和3.1%的亚麻油+3.1%的富含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的鱼油(Ⅳ组)。试验开始前饲喂市售饲料作对照,开始后第5d、10d、15d和20d取各组的鸡蛋测定蛋黄脂肪酸组成,在第20d时测定蛋黄脂质含量。结果表明: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体重以及蛋黄中三酰甘油、游离胆固醇、磷脂等脂质的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Ⅰ组蛋黄中LA和花生四烯酸(20:4,n-6,AA)的含量增加,ALA、EPA、DHA等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减少;Ⅱ组和Ⅲ组蛋黄中LA和AA的含量减少,而ALA、EPA、DHA的含量增加;Ⅳ组蛋黄中EPA、DHA等n-3PUFA的含量显著高于Ⅱ组的;添加油脂后第10d蛋黄中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变化,第15d变化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大豆低聚糖生产中大豆乳清的预处理和超滤技术(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大豆低聚糖的生产过程中,大豆乳清的预处理(即除蛋白)和处理后大豆乳清的超滤过程是整个生产的关键点。本文对这两个过程作一概述。 1 大豆乳清的预处理 大豆低聚糖是以工业生产大豆分离蛋白时的副产物大豆乳清为原料,经提取、分离制得。工业上是以碱提酸沉的方法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用该法生产大豆分离蛋白,其蛋白质的得率较低,废液中蛋白质和其他杂质的含量较高,其中粗蛋白约为21%、灰分为5%、碳水化合物为62%、其它占12%。另外,醇法制取大豆浓缩蛋白过程中的醇液中也含  相似文献   

15.
(1)对来自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牡丹籽样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样品的差异性,以获得更具价值的品种。(2)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的各组样品牡丹籽油的重金属含量,用液相色谱检测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对各组样品的卫生指标进行了分析。(3)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样品的各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了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含量和比例。  相似文献   

16.
<正> 太古油又名土耳其红油,简称红油。它广泛应用于纺织、涂料、造纸、制革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是最好的皮鞣软剂、印染交变渗透剂,金属拔丝用的冷却润滑剂和化工行业的降湿剂,是油脂工业中重要的精油化工产品。1 主要原料及要求 蓖麻油:无杂质,酸值<5, 硫 酸:含H_2SO_4≥98%, 烧 碱:工业常用液碱, 水:澄清,经过水处理后的软水。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3个不同区域生产的枸杞籽油为原料,对其中的脂肪酸组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总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枸杞籽油成分差异显著,其中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为66.41%~68.35%,玉米黄质含量为7.42~508.54μg/100 g,叶黄素的含量为13.49~187.62μ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为12.49~79.00μg/100 g,维生素E总量含量为3.55~5.60 mg/100 g,表明宁夏枸杞籽油是一种健康的有开发潜力的油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少根根霉、红酵母等5种真菌的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从真菌中提取精炼真菌油脂的工艺。结果表明,红酵母的油脂含量最高,为57.73%,不同真菌脂肪酸组成也不同,真菌油脂的制取方法为:干菌体制备→压榨→浸出→精炼。  相似文献   

19.
酒精厂以玉米为原料可以从中提取到副产品玉米油,一般有两种方式:利用精炼技术直接从玉米中提取,具体做法为对玉米的胚芽进行收集、处理、压榨和浸出及最后提取出含少许杂质的毛油;在经过蒸馏后的酒槽中,利用溶剂的特性浸出得到不纯净的玉米毛油,毛油再经过进一步精炼得到一级玉米油或优质玉米油。玉米油中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用油。因此利用好玉米酒精厂的副产品,作为提取玉米油的原料,可以有效增加玉米酒精厂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亚麻子当中具有多种功能成分,如亚麻蛋白、亚麻胶、木酚素及亚麻籽油等。本文主要筛选和对比亚麻籽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且使用多种实验法优化木酚素和亚麻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将提取溶剂设为浓度40%的乙醇溶液,并且将原料与乙醇溶液的比例调配为1:20,采用含量为0.07 mol碱,将提取温度控制在50℃,时间控制在2 h内,在此环境下进行两次提取,这时会得到9.56%的亚麻胶,38.35%的亚麻籽油,14.16%的亚麻蛋白,10.93%的木酚素,并且可以将木酚素的纯度提炼为27.5%,采用以上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综合利用亚麻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