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磊 《国际贸易》2023,(9):13-20
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及层次性构建基本成型,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完善,关键制度创新设立,中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制度系统集成创新空间遭遇瓶颈,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联动特别是企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与国家战略契合度仍有待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拓展自贸试验区制度系统创新空间;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承载国家战略的平台和试验田功能;抓紧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企业产业联动有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尽快推动自贸试验区版本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自贸试验区作为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试验区既是国内大循环中推动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改革试验田,又是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参与国际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进程具有关键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存在较多现实约束问题。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加强大湾区产业融合,辐射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引领数字技术发展,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链体系。  相似文献   

3.
推动投资自由便利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自贸试验区在投资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在投资领域相继开展的大量改革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未来,应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在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为促进投资做出更大的“自贸贡献”。  相似文献   

4.
内陆型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国家中心城市群的发展建设,还能够为其注入新的经济发展基础。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自贸试验区的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深度分析。从自贸试验区类型来看,沿海型自贸试验区的案例数量是内陆型自贸试验区的两倍,沿边型自贸试验区的案例数量最少。本文进一步梳理不同案例的主题和创新领域,从扩大开放水平、深化制度改革、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四个方面探讨内陆型自贸试验区的创新特点。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揭示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内涵,为内陆型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促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常态内涵研究辽宁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方案给辽宁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总结新常态下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新常态下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扶持、企业合作、技术开发三个层面阐释新常态下辽宁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启示与建议,进而寻求新常态下如何实现辽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规划方案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全国共分六批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集成性系统性改革,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开路先锋。在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之际,文章总结回顾其制度创新的成效与实现路径,系统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深改方案》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在对标新加坡贸易便利化的做法以及WTO《贸易便利化协议》和相关FTA协议贸易便利化条款分析差距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基于2005—2019年29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自贸试验区试点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是主要影响渠道之一,自贸试验区设立批次、区位条件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具有差异性。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付娟 《商业研究》2008,(4):53-5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一国或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以钻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辽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看,与日韩开展区域农业合作对于辽宁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会对高级农业生产要素、需求、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经营主体的组织和竞争状况等几个方面将产生有利影响,进而推动辽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在海关监管、国际中转集拼、航运物流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实行的相关政策对港口物流服务发展的推动作用。然后,分析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上海港发展的现状。最后,从物流信息系统、港区交通物流、高端物流、物流人才四个方面提出自贸试验区在港口物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个别大国频繁采取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行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我国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主动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建设。从2013——2018年,我国分四批设立12个自贸试验区。2019年8月,新增6个自贸试验区,包括3个沿海自贸区,山东、江苏、河北构成沿海地区全覆盖;3个沿边自贸区,广西(与东盟对接)、云南(与南亚地区合作)、黑龙江(推动东北亚合作发展)。自贸试验区形成海陆统筹,东中西协调的全方位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2.
刘航  孙早  李潇 《国际贸易》2023,(1):31-39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呈加速金融化趋势,不利于其聚焦主业,导致系统性风险快速积累。自贸试验区在探索制度型开放进程中,通过增进资产流动性、提升盈利水平、优化信贷配置、稳定预期收益等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化进程起到了明显的遏制效应。根据1596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自贸试验区设立,其资产金融化率的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比的增长受到的遏制效应最为突出。下一阶段,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过程中,我们应着重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进企业内外投融资一体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强化监管—处置—自救协同的风险防控,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主动脱虚向实。  相似文献   

13.
辽宁自贸试验区不仅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引擎,更是国资国企改革的"试验田"。辽宁省应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探索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途径,推动老工业基地更高水平的振兴。  相似文献   

14.
自贸试验区是继经济特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大胆探索。自贸试验区承载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通过分析其战略意义、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对确保自贸试验区良性发展及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其次,构建实证模型对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的制度创新效果进行评估。最后,文章提出正确认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真实价值、立足国际化环境,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自贸试验区的内在动力,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开放的健康市场生态,破解不良“光环效应”、推动贸易开放的转型升级等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准设立了三批共11个自贸试验区,自贸区建设正由点到面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所形成的改革试点经验不仅需要在全国推广,还需要避开同质化,实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批准的7个自贸区中,辽宁自贸区承担东北经济破题之作,其对开放和改革的龙头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辽宁自贸区的发展条件和其面临的差异化问题,借鉴第一批和第二批自贸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探索辽宁自贸区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努力在全国自贸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以自贸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东北振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是新时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由于自贸试验区的"贸易属性",贸易便利化又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山东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成效显著,但是与国内外的自贸园区相比,在贸易便利化程度、监管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客观梳理和总结国内外自贸园区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将为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改革提供正确的方向并赋予新的内容,为最大限度发挥便利化制度创新红利,推动山东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示范特征十分明显,不仅影响着海南自贸试验区(港)的制度安排,而且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留下诸多启示,使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特色纷呈。当然,破除海南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海南自贸港事业蓬勃开展,谱写海南自由贸易港新政成绩大单,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制度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9.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承担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战略任务,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自北京设立自贸试验区以来,京津冀三地政府积极推动三地自贸试验区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归纳了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实践,指出三地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按照增长极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进行互动。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的合作、分享和激励机制与产业、要素、设施、制度的联动模式。提出三地自贸试验区要基于自身优势推动协同联动,完善三地的联动机制,共建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加快三地自贸试验区产业的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投资规则发展呈现出外商投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的趋势与特征,我国始终坚持推动外商投资保护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战略,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南自贸港深化改革、创新外商投资保护制度并取得了显著实效,在《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基础上,海南自贸港在国有化与征收、合法收入保护、依法履行合同以及不履行应赔偿原则、投诉机制建设、外商投资合同生效无需行政审批这五个方面都实现了机制创新。但在政府依照承诺履行协议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评论机制建设这两个方面仍存局限性,亟待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海南自贸港引入外商投资的制度竞争力,并为中国外商投资制度改革提供先行先试的海南智慧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