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风景资源的择优开发——以淀山湖风景区建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经开发成为游憩环境的空间。风景作为一种资源,受地壳运动的方式、地质构造、气候以及人为诸因素影响,地理分布很不均衡,赋存状态千差万别,风景质量、观赏价值也相去甚远。要求政府在同一时间内毫无选择地开发一切风景资源,是不现实也不明智的。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国家能够投入旅游事业的人力、财力都很有限,风景资源的择优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风景资源择优开发,大致包括四方面: 同类风景资源中选择旅游价值最大的风  相似文献   

2.
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了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联系其丰富的人旅游资源,提出了开发东江湖风景名胜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已基本形成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为周边逐渐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机遇。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风景名胜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旅游产品延伸的空间。本文以宁波市东吴镇天童风景名胜区和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结合,通过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将会稳定已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客源地,实现互补发展、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地区风景资源的经营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红 《经济论坛》2004,(1):23-24
风景资源是特殊的公共资源,目前风景资源的分级管理方式,使风景资源的所有者代表多元化,使国家产权条块分割,国家风景资源权利被地方、部门利益侵害。由于所有者的代表缺乏监督,致使一些地方或部门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资源的资产管理权,又行使风景资源的开发经营权,由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风景资源经营管理由国家包办,国家集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风景资源不按市场规律运行,一方面景区经营面临严峻的财政约束;另一方面经营单位缺乏提高效率的激励。特别是在发展中地区,以上问题更加突出,供求矛盾更加尖锐,此问题不解决不但会对景区发展形成影…  相似文献   

5.
魏遐  白梅  鞠远江 《经济地理》2007,27(1):161-165,15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风景道设计方法及规划内容没有现成的模式。文章应用基于景观评价的风景道旅游规划方法,对福宁高速公路风景道进行旅游规划设计。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对沿线景观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评价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分类评价、资源配置评价及分段评价。在评价基础上对各不同景观路段分段设计,并提出风景道建设工程建议。同时结合沿线一带的旅游资源条件与特色,对福宁高速公路辐射带上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6.
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但目前人们更多地关心的是其旅游观光价值。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经济价值、化价值、社会价值及景观资源的保护,影响了景观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今后,必须正确处理景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转变旅游开发思路;加快景观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坚持立法治旅,以法兴施;坚持功能分区原则,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与经营角色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一、得天独厚的太湖自然山水风光烟波浩渺的太湖,以其灵山秀气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1982年,太湖风景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每年有近千万的中外游客慕太湖之名来无锡文化旅游观光,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知名度.现在,如何保护、利用和开发太湖风景资源是摆在沿湖各级政府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二、新景点开发所带来的思考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利用美好的太湖风景资源,充分发挥由环境效益带来的经济效益,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梅梁湖、蠡湖周围建造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人造景点和渡假休闲  相似文献   

8.
来自野三坡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交汇处。这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民俗民风古朴。通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它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并且是离北京最近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被  相似文献   

9.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经历了千余年的人文积淀,融祖国文化之精华的儒、释、道于一体,是享誉天下的名山。在已有的研究中,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研究集中在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对其文化内涵研究较少。研究发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抗战文化、辛亥革命文化、红叶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突出,通过深挖岳麓山的文化内涵,可确立岳麓山的"红文化"品牌,并通过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目标市场促销、综合营销、加强管理和服务等措施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都属于公共性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特征.其中,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强的旅游产品属性,而世界遗产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世界遗产项目应有更高的开发保护要求.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18个世界遗产项目,在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原则.文章在分析该类项目现状并与国外类似项目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海岸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盖美  田成诗 《经济地理》2002,22(2):179-183
大连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大连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大连市90年代后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废水排放量大,近海海域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等)。最后,提出大连市未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区综合实力的ANN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利华 《经济地理》2003,23(1):9-11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一系列优点,因而用它来评价地区综合实力是可行的。针对地区综合实力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评价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权东计 《经济地理》2004,24(4):542-545
在系统分析昭陵陵园山顶、山脊、山谷、平原地貌景观和陵园建筑遗址与陪葬墓空间分布模式的基础上,从山体形象、风水空间格局、长安城空间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昭陵陵园的空间意象和“依山为陵”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08,28(4):603-606
地理学一贯重视的地带性差异同样可以用于讨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即在改革之初绕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大力推进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在非国有经济成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获得了承受改革成本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在1990年代的中期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革.空间上的过程则是首先在"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带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那里的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推动其他地带.这个模式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一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和政府税收,二是体制外增量弥补了体制内的减量,即国有经济释放出来的大量失业.但是沿海地带成功的模式在其他地带的实践却并不顺利,沿海地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压抑着其他地带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带对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垄断,提出其他地带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沿海地带的模式进行改革,其他地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西部沙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以泰来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泰来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资源流动及系统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表明该县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并从能值分析角度提出保护本地可更新资源、提高能值反馈率、提高科技含量等相关对策,为泰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将标准存量作为研究湖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出1985—2007年期间各要素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标准在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有着很高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存量的贡献率,高于专利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要大力加强湖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