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外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内容涉及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师行为、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国内审计师行业专长发展和研究的现状,并结合两个审计失败的案例指出发展和研究国内审计师行业专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独立性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检验了审计师变更公司在新任审计师的第一年、前任审计师最后一年、倒数第二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及其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化。检验结果表明 ,虽然前任审计师在其最后一年聘期内采取了比其他审计师更为稳健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致被公司变更 ;但新任审计师在第一年并未完全配合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公司变更审计师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前任审计师、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均很强。这可能要归功于事务所脱钩改制 ,以及有关部门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审计师变更可能是新任审计师实施低价揽客竞争策略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借助可观察的审计费用,本文对审计师变更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审计师变更过程中新任审计师大多实施了低价揽客策略。但同时,还发现了一种特例,即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中,新任的小规模审计师不仅没有像正常竞聘那样降低审计收费,反而获取了更高的审计收费,这表明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更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关于审计师变更的研究文献非常多。审计师变更根据发起方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发起的审计师更换即解聘,以及审计师发起的审计师更换即辞聘。绝大多数文献在研究审计师更换时一般并不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更换。但也有部分文献区分了辞聘和解聘,本文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关于审计师辞聘真实动机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表明,在关注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师变更事项时,应注意区分辞聘与解聘的不同;同时也应关注披露的辞聘动机是否真实。  相似文献   

5.
在联邦德国,注册会计师通常称作经济审计师。经济审计师是一种自由职业,其工作范围、原则、程序、要求等均由国家法律予以明确规定,经济审计师依据法律规定独立开展业务。目前,德国共有经济审计师 11 000多人,其中女性占10%左右。大约有50%的经济审计师是作为雇员在经济审计师事务所或会计公司工作,38%是个人独立执业,1.4%是在专业审计联合会工作(如对合作社审计的审计师联合会)。 一、行业组织 德国的经济审计师行业组织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审计师协会,另一个是经济审计师研究所。这两个行业组织都设在杜塞尔夫…  相似文献   

6.
胡海燕  唐建新 《会计研究》2015,(3):79-86,95
本文研究国资委招标选聘审计师政策的实施效果。以2000年至2011年政府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首先,经国资委通过招标选聘的审计师审计后,公司财务重述的情况显著减少。其次,通过招标选聘审计师能降低审计收费。这表明通过招标选聘审计师总体上能得到"质优价廉"的审计服务。并且中央国资委实施招标选聘审计师的效果好于各级地方国资委。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央国资委招标选聘审计师时,所选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比较大,而地方国资委选聘的审计师则更多是本地小事务所。本文研究表明,限制央企管理层影响审计师的招标选聘审计师政策,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7.
王帆  张龙平 《会计研究》2012,(11):74-78,95
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对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在2001年安然事件后逐渐增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作用、毁损与修复机制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监管、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媒体及法律等是审计师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师声誉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和收费等,而审计师声誉的毁损将会导致市场反应和溢出效应,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声誉修复问题。本文的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审计师声誉的现状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一个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股东、管理层和审计师三方参与的两委托人-单代理人博弈模型,研究了固定审计费用下不同审计师变更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强制性单期变更与审计师强制性定期变更下,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将导致严重的财务舞弊;而在审计师自愿性变更下,股东可以利用解聘现任审计师这一威胁来阻止审计师和管理层之间的合谋,使得审计师和管理层的最优策略均为真实披露公司的盈余信息,并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审计师的变更具有经济后果。管理当局通过变更审计师,购买有利的审计意见或是通过提出变更审计师威胁审计师的独立性,都将有损审计质量。本文通过构建管理层与审计师的博弈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因素,以期对我国审计师变更监管政策的制定存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不完备审计契约环境中,审计师首次审计专用性投资的存在会诱使上市公司经理层实施胁迫,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和博弈论进行研究认为,经理层对审计师敲竹杠会导致审计师与经理层合谋或者审计师偷懒减少专用性投资两种损害审计质量的行为,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审计师聘用中敲竹杠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股权在中国A股IPO市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我们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的概率越低;当国有股权比例较低时,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够降低IPO发行抑价,但是,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降低IPO抑价的作用,并且,国有股比例越高,IPO抑价越高。这说明国有股权对IPO中的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既不是因为国有股比例的提高容易导致公司与低质量的审计师合谋,也不是因为国有股权可以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因为国有股权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发挥,进而损害了其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关于中国A股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和审计师声誉机制作用发挥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审计师个人信用数据获取受限,鲜有大样本实证文献系统检验审计师个人声誉机制的效应。本文利用新《证券法》实施后要求公开披露审计师个人受到行政监管措施的独特制度背景,分析了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公开披露之后,声誉受损的审计师的客户数量会明显减少,说明监管结果公开披露有助于审计师个人声誉机制新陈代谢。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开披露之后,再融资需求较高的公司或财务信息透明低的公司会减少新聘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但高风险的公司可能会主动选择声誉受损的审计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际、国内企业总审计师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实践对我国总审计师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2013年间受罚审计师签字合作同伴的审计客户为实验组,以没有污点的审计师的客户为对照组,从个体层面考察处于同一团队内的审计师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方面是否存在传染效应。与已有研究没有发现同一事务所内部审计师的传染效应不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受罚审计师签字同伴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显著低于未曾与受罚审计师合作过的,具体表现为受罚审计师签字同伴具有较高的正向操控性应计、较高的审计报告激进度和较低的应计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体间的传染效应可能仅存在于同一团队内的审计师之间,其原因可能是这种传染效应是团队内成员在工作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学习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前期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师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且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强化,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审计师聘约权安排重要吗?——审计师声誉角度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考察中国证监会1993-2004年度间所有涉及到审计师和事务所的处罚公告发布后,是否出现资本市场股票价格下降和事务所客户流失等经济后果。数据分析表明,当审计师受到处罚的事件公布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反应;但是,只要这种处罚没有触及到审计师的执业资格,审计师的市场份额就没有下降。借助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我们推测认为,当聘约权主要由公司管理层和/或控股股东掌控且他们的财富与审计师声誉没有直接关联度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下降并不必然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以及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欧盟各国降低法定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的措施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系列会计丑闻之后,法定审计师面临更多的法律责任诉讼赔偿要求,执业风险更是无限扩大,各国都在研究各种可能降低法定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的有效措施。这方面,欧盟各成员国的法律规定一直比较完整。欧盟各国立法明确规定了有关法定审计师的诉讼时效期间、法定最高赔偿额及审计师公司组织结构等可以降低法定审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的系列法律条款,同时欧盟各国法律也允许法定审计师与审计客户通过合同约定降低自己的审计风险,从不同角度来缓解因系列会计丑闻而给法定审计师带来的巨大诉讼赔偿压力。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欧盟国家的具体做法,或…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关于审计委员会的实证研究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对审计委员会的实证研究(一)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师变更根据蓝带委员会的报告,审计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确保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特别是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当局就有关会计处理以及审计意见类型发生分歧时,审计委员会应该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确保审计师出具客观公允的审计报告。许多学者在研究审计师变更时发现,与管理当局的意见分歧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一个重要原因(Chow,1982;Stephens,1996)。Carcello和neal也发现,当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很低时,审计师很少给财务上陷入困境的客户出具非持续经营报告,因为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