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团体标准制定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产品竞争力。然而,在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使用中,团体标准的专利权人在对外许可专利时往往存在信息隐匿的机会主义行为。根据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专利池的专利特点,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专利许可的信息隐匿问题,探究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通过案例研究,在总结与对比国内外对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专利许可信息隐匿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中国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团体标准的培育与发展,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信息技术专利、标准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者又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些信息技术专利上升为标准,而"必要专利"是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专利成为信息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主体,信息技术标准化政策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政策日趋糅合。这些状况和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角度阐述了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的一体化现象.在高技术产业中政府或公共组织没有能力无偿提供技术标准,而只能借助私人来提供.而专利联盟是私人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技术标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技术的复杂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技术标准的竞争性也促使专利联盟的方式被更多地采用.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的一体化,给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它表现为专利联盟的常态化、产业竞争的阵营化、产业分工的层级化、以及层级和技术路径的锁定.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应格外注重技术标准的建立及标准间的竞争,鼓励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利用专利联盟争取竞争优势,同时应认清产业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及自身的状况,避免盲目地追求不可能的层级跨越或技术路径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王华  金明浩 《生产力研究》2023,(10):118-125
本研究以案例研究国际贸易壁垒中的知识产权壁垒形成和类型,以及如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将国际竞争力依据来源不同划分为技术控制、市场控制、政策控制三种类型,进而传导给国际贸易中技术控制型、市场控制型和政策控制型的知识产权壁垒。从访谈、观察和公开数据分析出内因、外因,采用解释方法和跨案例研究链接案例材料与分析找出理论问题的原因。研究发现:技术屏障型的国际知识产权壁垒主要体现在专利创造能力不足,配置的资源不够;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不足影响了创造能力,缺乏差异化的专利战略。市场控制型知识产权壁垒的起因与案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集中从捕获市场需求、建立研发项目,延续到产品生产、技术实现,综合外部资源构建企业能力不足。应对政策控制型知识产权壁垒未能充分考虑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协同运用能力。最后,研究提出应对产业共性问题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整体和分阶段两部分出发,在对政策数量、政策类别和发布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85—2022年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政策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时间的连续性和部门间的协作性不足;政策工具的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为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呈现非均衡性,三类政策工具内部的使用也呈现非均衡性。最后,为青海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及子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中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推动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知识产权保护在东部、中部地区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未来应适度超前部署数字新基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数字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赋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高新技术管制。集成电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产业.它的专利竞争力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跨国公司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大规模地实施专利遏制战略。本文结合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知识产权保护又是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生命线。本文就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粗浅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美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申请制度、农业专利保护、专利颁发趋势、技术转让政策五个方面介绍了美国专利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农业专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各国在这方面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所涉及行业日益复杂,精准激励不同行业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学者主张法院应当灵活适用司法政策杠杆调节不同行业的激励机制,以避免激励不足或者激励过度。以政策杠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我国专利法中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司法政策杠杆,还存在明确规定了特定于某些行业而适用的法定政策杠杆。司法政策杠杆的适用具有不确定性,可通过合理的法定化路径实现适用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从而使我国专利法中的政策杠杆发挥精准激励不同行业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累积创新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雪兵  史晋川 《经济研究》2006,41(5):97-105
本文通过构建累积创新框架下的拍卖模型来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福利效应,比较各种具体制度的效率及在各种特殊的产业中的应用保护。基于存在领先厂商情况下累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竞赛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策略情形下的社会福利函数,并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适用范围。研究结论的应用扩展表明:以生物技术、电子和医药等为主的行业,适用比较严格的保护制度进行保护,如专利制度;以计算机软件、音乐、书籍和期刊等为主的行业,适用比较宽松的保护制度进行保护,如版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Patents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This paper examines patent protection in an endogenous-growth model. Our aim is twofold. First, we show how the patent policies discussed by the recent patent-design literature can influence R&D in the endogenous-growth framework, where the role of patents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 Second, we explore how the general-equilibrium framework contributes to the results of the patent-design literature. In a general-equilibrium model, both incentives to innovate and monopoly distortions depend on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es that conduct R&D. Furthermore, patents affect the allocation of R&D resources across industries, and patents can distort resources away from industries where they are most productive.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专利制度的本质是对知识资源产权归属进行确权。基于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专利执行保险试点这一准自然试验,借助沪深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专利执行保险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执行保险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投入力度;专利执行保险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量及专利授权数量等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市场化进程、法制化完备程度均能显著促进专利执行保险对上市公司的创新激励效应。利用敏感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因此,加强专利保护制度建设对促进上市公司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connects ideas from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econom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Did the strengthening and broadening of IP rights from important patent policy changes in the US promote greater innovation? The analysis rests on the theory of cumulative innovation, which shows that if IP rights on a pioneer invention extend to follow‐on research and impediments to contracting exist, then strengthening patents can actually reduce overall innovation.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patents can significantly deter follow‐on research in “complex” technology areas where contracting is difficult (computers, electronics, telecommunications) but not in drugs, chemicals and human genes. I outline remedies from court decisions and antitrust policy for addressing inefficiencies from patent trolling, patent thickets and the anti‐commons of fragmented ownership. I then apply the analysis to the antibiotics market, drawing on recent research, to examine how patent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incentives for drug development in the battle against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e literature provides persuasive evidence that the policy changes overreached in broadening and strengthening IP rights and reveals important patent reform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ent systems in the US and Canada.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有丰富的专利资源,专利运营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专利转让是专利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探讨高校专利转让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分析地方政府及高校促进专利转让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对促进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盘活”高校现有专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coPat平台检索中国内地31省市高校发明专利转让数据,发现不同地区间高校发明专利转让数量存在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内地31省市划分为4个类别,并对前3类地区技术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发明专利转让效果显著省市及高校出台的相关政策。结果发现,江苏在不同技术领域均具有明显优势且高校发明专利转让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发明专利转让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出台政策对高校专利转让进行宏观指导,但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系统化的政策促进高校专利转让。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与法律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重要特征,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变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存在现实落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未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允许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拥有自主权、加大科技成果完成者分成比例、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等,体现了政策创新和突破。但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了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