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进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高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当前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总结了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在进出口食品沙门氏菌检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手段配合的检验方法,以及实现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阳性率的实践经验,同时提供了近年来在进出口食品中检出的沙门氏菌事例,以期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实验室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方法:样品的前处理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检验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编号分别为CODE0461、CODE0593、CODE0615的3份巧克力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验,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CODE0461、CODE0615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CODE0593检出双相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结论:通过此次能力验证,辽宁省食品检验检测院微生物检测所的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本文对2002年5月至2003年6月广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检测中心参加的英国中心科学实验室(CSL)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计划(FEPAS),采用传统生化鉴定与API20E细菌编码鉴定系统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对沙门氏菌、副溶性弧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采用本文方法能准确鉴定出测试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副溶性弧菌,水平测试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通过参加水平测试,表明广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检测中心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力满足FEPAS要求,达到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工作,使检测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保障食品安全,开展此项目的研究。方法:参照食品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GB 4789.4-2010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和GB4789.28-2013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结果:本次研究选用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CAS)、亚硫酸铋琼脂(BS)、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和HE琼脂(HE)4种培养基的生长率、选择性、特异性均符合GB4789.28-2013中的要求,通过实际加标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显色培养基CAS要优于BS、XLD、HE培养基。结论:在这四种分离式培养基中,显色培养基CAS在分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过程中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最好。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减少漏检。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不同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对于人和动物的致病性不尽相同,了解肉制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并进行血清型研究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 GB4789.4-2010对采集的肉制品共75份进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传统的血清凝集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 Printer~?)对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对分离纯化的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一致:检出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姆班达卡沙门氏菌和沃兴顿沙门氏菌,均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肉制品中存在沙门氏菌的污染,提醒相关部门做好监控,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确保食品的卫生,维护食品安全。我国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通过法律手段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并针对食品相关指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本文依据其中啤酒卫生标准中微生物部分,并通过实验检测啤酒中的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卫生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方法〕以传统标准方法为基础,与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结合使用。〔结果〕检验进口冷冻禽畜肉样品3177份,检出沙门氏菌105份。〔结论〕该方法的应用使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得以快速放行,沙门氏菌阳性样品的鉴定更准确、科学,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操作步骤为,在缓冲蛋白胨水(BPW)中增菌18-24h,生理盐水洗菌2次后煮沸裂解细胞,以invA为目的基因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天时间即能得到明确结果.以全脂奶粉、生牛肉和加工过的鸡肉为实验对象,人为添加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和BAX(r)系统检测结果一致.实验检出限为100cfu/25g,准确性达100%.  相似文献   

9.
FDA认为食品辐照是安全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什么是食品辐照? 食品辐照是将食品置于一定受控剂量的辐射能中进行照射,以杀死类似于大肠杆菌、空肠弯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的过程.另外,这过程还能控制食品中昆虫和寄生虫的生长,防止食品变质.  相似文献   

10.
O9群沙门氏菌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快速检测O9群沙门氏菌研制检测试剂盒.[方法]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研制O9群沙门氏菌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并与国标法进行水平测试.[结果] 该试剂盒测定的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且该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精密准确.[结论] 可用于食物中毒流行病调查、食品卫生、动物疫病监测中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多重荧光PCR方法在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实用性,并为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测试对象,设立阳性、阴性、空白样品对照,以GB4789.4-2016、GB 4789.7-2013、GB 4789.10-2016、GB 4789.30-2016为方法对照,设计引物和探针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多重荧光PCR方法的阳性、阴性、空白样品对照结果准确,检测结果与上述国标一致。结论:采用荧光PCR方法,可大幅缩短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时间,且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对食品中甜蜜素含量的检测进行分析。首先对甜蜜素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不同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挥发法、透析法、除油脂蛋白法、超声法以及固相萃取法等方法;最后介绍了不同检测方法,包括理化方法有薄层层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浊度法。希望可为相关检测人员检测食品中甜蜜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因此,就需要食品检测部门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力度,以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而在食品安全中,重金属污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任由被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会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本文先围绕食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进行分析,然后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几种重金属检测方法;紧接着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了解到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场合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并对食品进行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重金属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了解到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应当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尤其是食品重金属检测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检测食品重金属最为有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食品安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实施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编号为0853和0149的样品未检出沙门氏菌,编号为0156的样品检出沙门氏菌。3个样品测试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食品重金属进行检查是为了了解食品中重金属铅、镉污染状况,为建立食品污染物预警系绞提供依据.介绍了当前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通过对某地区2008年4月~2009年6月的食品抽查结果的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对铅、镉等重金属的检测过程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并探讨了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谢倩 《粮食流通技术》2016,(15):119-120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食品检测要求日益提升。本文研究液相电化学法检测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建立检测食品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体系,并分析pH、温度因素对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食品领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重要问题,食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主要从食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并对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Mini VIDAS)检测法和常规培养法对230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检测,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230份样品中有11份为阳性,MiniVIDAs检测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测的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沙门氏菌已经成为了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之一,因此创建有效的、科学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而PCR技术主要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其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简单快速等,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本文简单阐述了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PCR技术在沙门氏菌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旨在提升沙门氏菌检测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