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截至2018年初,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信用评级机构仍然是全球许多国家公共政策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主权信用评级置于国际经济治理和市场监管的背景下,分析评级机构市场权力的来源,欧美监管改革的路径和监管困境,结合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对主权信用评级价值异化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应时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而开展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但政策创新的"价值"必须基于政策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衡量。在政策生态视野下,政策创新研究有变量分析、过程模型、主题分析和限度分析四个角度。本文着重从主题上阐释了公共政策创新包含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和政策过程创新四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生态下,公共政策创新应有三个限度: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和均衡健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应时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而开展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但政策创新的"价值"必须基于政策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衡量。在政策生态视野下,政策创新研究有变量分析、过程模型、主题分析和限度分析四个角度。本文着重从主题上阐释了公共政策创新包含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和政策过程创新四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生态下,公共政策创新应有三个限度: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和均衡健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代志新  陈怡心 《财政科学》2021,67(7):95-102
行为财政学作为现代财政学科的一个新方向方兴未艾,其通过引入行为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财政学科新发展,使得财政学更具现实解释力.本文对行为财政学中的实验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探讨了行为财政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程瑜 《财政研究》2020,(11):12-20
本文试图从行为主义的视角来研究财政基础理论。行为主义视角下,财政的逻辑起点是基于集体行为的逻辑。财政的本质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集体行为规则。国家治理的基本内核是追求集体行为确定性的公共风险治理,财政作为减少不确定性、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防御机制,与国家治理的基本内核高度一致。走向基于行为主义的财政治理之道,需要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从确定性思维转向不确定性思维;基于不确定性思维引导行为预期;建立不同财政行为主体之间责任分担和风险分散机制;遵循风险理性原则进行财政行为治理,以实现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其政策的制定必须从观念的转变、投资的多元化、机制健全、政策改进和资源调整等方面改进,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刘琼 《云南金融》2012,(3X):280-2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其政策的制定必须从观念的转变、投资的多元化、机制健全、政策改进和资源调整等方面改进,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下公共政策的终结一直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话题,而建立政策终结规范机制的理论,要面对数以百计种各具特色的公共政策,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很高的工作。我们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通过对家电下乡政策"应然"和"实然"的对比,对完善我国共公共政策终结机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策是政府调控,实现公共利益合理分配,以及实现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公共政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当前的环境对我国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政策效能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失真,政策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执行效果偏离了政策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政策效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正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十年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任务将十分繁重。支持环保是公共财政责元旁贷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环境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程。本文对公共财政支持环境保护进行了简要的理论阐述,分析了我国财政环保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财政政策体系目标和运行逻辑也需要超越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财政政策供给要根据风险权衡原理,视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进行相机调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财政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财政政策体系运行的目标,与金融环境协调配合,在保证财政自身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为经济社会注入确定性,降低风险、引导预期,使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人们一直将金融稳定视为经济学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意识到金融稳定更是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分析了将金融稳定作为公共政策的原因,并以其议程设定为例分析了金融稳定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将金融稳定的公共政策分析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揭示其对我国金融稳定工作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反思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社区基层治理问题,探索财政发力的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从风险治理视角,立足于“韧性社区”基本特征,大胆尝试以“蜂巢”模型说明城市与社区之间、社区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并对武汉市自2012年以来韧性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剖析构建韧性社区过程中财政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及原因,就如何疏通当前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提出以财政适当集权和社区经济放权改革来实现财政供给与社区需求的动态平衡的可操作性建议,以期为财政“十四五”规划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其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税收政策是国家治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型经济体,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体系,发挥其在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中的保障作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运用相关理论阐述了税收政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性,对现有相关应对疫情的税收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9, using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to examine in some detail the issue of governance failures. These failures are evident in the inadequate oversight/regulation provided by US financial market regulators, as well as the inability of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nts to adequately judge and assign risk measures to key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total, five elements of behavioral finance are shown to characterize the crisis. The paper shows how specific adjustments in government policy (dealing with market structural imperfections) and company governance (dealing mainly with risk management) can respond to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crisi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future financial crises cannot be avoided, so that mitigation is the only remedy to deal with such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6.
马勇  吕琳 《金融研究》2022,499(1):1-18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多部门和多元宏观政策的DSGE模型,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反应规则及其协调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货币政策可继续盯住通胀和产出的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可分别重点盯住产出稳定和债务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可重点关注以信贷利差和信贷波动为代表的关键金融变量;(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使用,能比任何单一政策工具都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反之,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将显著削弱彼此的调控效应,加大经济和金融波动,从而导致显著的社会福利损失;(3)从多种政策协调搭配产生“合力”的内在机制来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对产出、通胀、就业和债务等变量的稳定效应,对货币政策产生额外助力,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通过稳定金融体系和降低金融风险对货币政策产生助力。上述结论表明,在多种经济金融政策并存的情况下,基于良好设定的政策规则,同时加强政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是确保多元政策产生积极合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是国家的综合职能部门,财政体制改革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是对中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看法;第二是谈谈我国财政改革运行所面临的问题;第三是今后财政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志勇 《财政科学》2021,(3):15-20,26
近年来,中国连续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宏观税负持续下降,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积极财政政策何去何从?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不可能长期不变地存在下去.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如何让财政政策具有可持续性?如何让财政政策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回答,并在讨论财政政策理论发展趋势的同时,展望中国未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9.
邓路  刘欢  侯粲然 《金融研究》2020,481(7):172-189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持有量越多,企业的违约风险越低,金融资产配置的“蓄水池效应”显著;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金融资产配置导致的代理冲突显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抑制金融资产投资对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政府规制也会有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将产业政策纳入讨论发现:对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来说,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能够降低违约风险,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管理层的短视投资行为,抑制政府规制的公司治理作用。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是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降低违约风险的重要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动机和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讨论,能够为政府部门防范经济运行中的内在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公司行为财务学视角,以2008—2010年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股利政策正相关,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