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在整个财政支出体系中,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行政管理费作为公共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改革开放以来占我国公共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已成为导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长过快,有经济增长、政府机构庞大与人员冗杂、行政经费使用效率低、行政管理成本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必须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提高行政经费使用效率,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监督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行政支出的迅速增长已经与财政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了行政支出的低效。其主要成因是:政府机构与行政人员的双膨胀,预算约束软化,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以及传统的收支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等等。因此,从行政体制、财政预算制度、法制管理及政风建设等方面对行政支出管理进行改革,是提高行政支出效率,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公共支出中的公共服务结构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多。本文从政府支出的角度提出并验证了优化公共服务结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假说,发现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水平,尤其是社会公共服务,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及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为验证这一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的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是政府加强财政资金宏观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提高财政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措施。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逐步开展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取得了实效。但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效益水平的提高。1·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和制度保证。从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这项工作要取…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面临整体财政紧平衡压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自身特殊需求双重影响,多因素叠加带来收入压力,支出增长刚性不减并且新需求不断增加,财政举债空间有度,财政保障的紧平衡压力和矛盾前所未有。做好“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保障,需要强化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秉持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能力,科学确定财政支出水平,合理排序、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金绩效,完善治理机制及健全制度和技术等支撑基础,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2—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行政管理、医疗、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一定的负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呈现促进作用,科技支出、支农支出初始为正向影响,之后变为负向影响,支农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占比对TFP增长率有较高的解释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构筑公共财政体制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却缩小了公共财政在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而完善财政分权制度改革,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适当地延长地方官员任期,以及寻找"一人政府"行政体制与中央集权的平衡,则成为了扩大公共财政在公共服务支出比例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考核机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内考察了考核机制与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政府偏好经济性公共品而忽视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而基本公共服务本身具有的外溢性特征,则又强化了考核机制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弱化了财政分权在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效果。如果在考核机制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指标比重,则可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热情,进而可以发挥分权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促进其均等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型财政与社会性支出制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城乡差距虽然表现在各个方面,但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相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财政.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调整、规范和重构.本文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为取向,探讨了公共分配公平的理念内涵;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社会性支出的状况,提出了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提高公共财政社会性支出比重和着力重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范围内纷纷展开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被寄予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希望,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呢?本文用河南省2002年—2010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为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省直管县式财政分权改革扭曲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支出不足。不过,省直管县式分权改革仍可能通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中间变量间接作用于地方公共教育支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和本国国情,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立法应当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稳健投资”的原则。根据入世后的新形势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当逐步放宽和完甚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同时,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相关立法,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和效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关注,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但在我国卓有成效地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实行上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认真的探讨,本通过对“协商办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力图论证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国将在走一段并非一帆风顺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16.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而让给纳税人的一种主观行为。本文就如何运用税式支出中减免税与优惠税率推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运用政策,造福企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道德、有没有抽象的一般人性、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爱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后,有没有普世价值之争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重温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中国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造,先后采取了许多金融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传统的惯性和银行业的特殊性,银行业改革中的一些深层的矛盾仍未得到解决.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看,中资银行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还相差甚远.加入世贸以后,占据产品优势的外资银行进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构成较大的威胁,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这对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于千头万绪的思路和对策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从地方院校的主要特点出发,应从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抓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