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通过对湖南的区域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分析,阐述湖南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竞争优势,以及提高湖南经济竞争力的资源优势与经济条件,并从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及制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湖南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珠港澳大桥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资源整合,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山作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着珠三角城市群新的竞争与合作形势,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珠澳经济圈,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区域合作与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整合既涉及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问题,又和政府的产业政策,所创造的投资环境以及利益协调机制密切相关。因此,地区产业整合是一个涉及面广,操作难度比较大的复杂工程。详细分析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整合的基础,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对于以产业整合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竞争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自从“9+2”这一中国目前最大的区域经济区的合作启动后,截止2005年一月底为止,先后有“9+2”省区的三十多个政府部门、机构和民间团体对口举行了一系列会议,签定了相关的协议,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全面启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为把泛珠三角经济区共同建设成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逐步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国际品牌,树立区域经济的特殊形象,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搞好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的合作互动发展无疑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泛珠三角省区GDP及其三次产…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区域的天时地利人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进 《经济师》2005,(1):46-46,48
2004年6月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出现,是在区域经济内在整合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为增强区域竞争力而作出的选择。文章运用钻石模型、产业集群理论对泛珠三角区域的竞争优势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关键部分.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来实证评价"泛珠三角"区域内9个省份的旅游环境竞争力.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提高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它的实施必须遵循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初期应选择那些与珠三角经济区经济位势差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其经济力辐射和扩散的邻近省区作为合作对象,建立规范有序的区域共同市场,扩大产业经济合作。因此,加强粤湘产业经济合作在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地都应此做出真诚的努力,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润生 《新经济》2005,(7):23-25
加强珠三角的经济幅射,必须拓展周边市场,扩大腹地。从产业链的层次看泛珠三角,已具备整合的基础,而如何在基础设施、生产与市场方面加速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成为珠三角竞争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启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高潮不断,继7月份首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以签约2900多亿元大单引起全国瞩目之后,9月下旬“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又在广州举行。来自“9 2”各省(区)、港澳特区以及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知名企业家齐集羊城,探讨“泛珠”之下更为具体务实的经济体——城市的合作方式及互动战略选择,可谓再掀“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10.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平  杨友孝 《经济地理》2005,25(2):169-172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既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构建了体现我国区域经济、政治体制、人文环境、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利用2006—2010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运用GM(1,1)模型对2011—2015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该预测值进行实证分析,即根据模糊聚类原理划分被评价对象的灰类、确定其白化权函数。最后得出我国中、西地区18个主要城市所属的灰类及未来竞争力的排名,并针对现阶段各城市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解析区域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竞争力提升的驱动机理,并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及经济与收入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间一体化水平差异扩大,空间上集聚效应显著,形成“沿长江以南”和“环太湖”高水平一体化集聚带;②科技人才竞争力逐年提升,城市间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多中心态势逐渐显现,但“马太效应”依旧显著;③长三角一体化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门槛,影响系数分别呈现“U”型和倒“U”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决定旅游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中小城市要突破地理、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立足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对传统观光类产品进行创新性改造、整合,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文章以岭南古城梧州为例,就梧州旅游产品开发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及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提升梧州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提出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苏北五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地区指江苏北部的五个省辖城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以及下辖的24个县域单位。江苏县域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单元,在选择2008年经济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江苏苏北5个城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的苏北5市当中,盐城和徐州的整体实力是最强的;在最后一个档次的9个县当中,徐州2个,宿迁2个,连云港2个,淮安3个,盐城没有,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苏北5市当中宿迁、淮安、连云港仍然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沿线省市科学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9-201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省市科学竞争力综合得分,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科学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最后对该战略的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提升区域科学竞争力,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②该战略实施虽然有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科学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为下游>中游>上游;③该战略通过提高要素集聚度、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提升沿线省市科学竞争力。基于实证结果,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计划、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精准布局科创载体、加快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功能愈加显著。在当今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时代,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已成为社会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城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未来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综合竞争力。文章从五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竞争力是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创新发展的源能力。提升科学竞争力对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也有助于促进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从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科学成果产出3个维度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全国的科学竞争力排名,探究2009-2018年科学竞争力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发展趋势看,2009-2018年该区域科学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了29.97%;从区域差异看,科学竞争力呈现自下游向上游的显著梯级递减趋势,上下游地区差异巨大;从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看,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但存在科学资源存量与投入占优、科技成果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据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应精准布局高质量创新载体、建设科学家群落、培育科学联合体、搭建省际科学协同联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华  李金霞  何军 《经济与管理》2010,24(10):77-80
以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2006-2008年的竞争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科技、教育领域的投入,同时进一步改善经济环境和硬件设施条件,从而缩小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伟峰  张可  杨旭 《经济与管理》2010,24(11):41-45
当地需求、当地供给、公共制度、全球联系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四个重要的因素,其中公共制度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首要因素。采用全球500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不但可以对多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还能比较同一城市的理论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从而找出城市间差异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并利用2008-2017年浙江省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并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但创新能力的提升尚未能刺激服务外包的扩张;外包培训与合作、学习模仿是承接服务外包过程中获得技术扩散的最关键途径;国家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效应显著,在带动区域服务外包和创新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研究还表明当前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的低端化显著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不仅有助于浙江省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对新常态下"中国服务"攀升全球价值链也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