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洗钱风险正日益加大,洗钱方式多种多样。风险隐患包括互联网金融游离于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之外、缺乏客户身份识别手段、相关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履行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责任意识、可疑资金追踪监测困难等方面,其中,反洗钱最根本的障碍在于产业碎片化所导致的信息分割。我国有必要从完善立法监管、深入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加强系统建设提升监测水平、建立反洗钱激励约束机制、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构建宏观反洗钱防御体系,实现各义务主体反洗钱工作间的无缝衔接和反洗钱合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1.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应是,拟定银行系统反洗钱的政策措施和法规,建设和维护银行系统反洗钱金融信息数据中心,分析、鉴别、报告客户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信息。 我国《刑法》确定洗钱犯罪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形式之一,这就将洗钱犯罪纳入到金融犯罪的范畴。而维护金融管理秩序是人民银行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银行是国家反洗钱  相似文献   

3.
当前,洗钱犯罪作为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下游犯罪,严重危害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国际化,受洗钱犯罪的危害日益加深,尤其是社会资金流转的主要场所——商业银行,更成为了洗钱犯罪的重灾区.然而,我国反洗钱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真正开始接触反洗钱的时间并不长,经验不十分丰富,还存在客户账户监管不严;客户身份识别不够完善;筛选、甄别可疑交易时,缺乏以风险文本等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给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作为识别客户的重要内容,是提前识别洗钱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是有效分析可疑交易的基础。近年来,人民银行推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思路,强调防范风险,因此,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资源对洗钱活动进行有效地防范,有利于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稳健经营、保持自身竞争力和全面落实内控和案防制度的实际需要。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制定下发了《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办法》等反洗钱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反洗钱义务和责任的履行已涉及到业务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可疑洗钱行为透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增安 《财经科学》2007,(3):112-117
贸易洗钱是通过虚构的交易事实使行为人及其相对人对所转移的资产享有表面上合法的财产权利的行为.鉴于账户洗钱的现行反洗钱立法对新兴的贸易洗钱打击不力,建议认清贸易洗钱的本质,提高识别可疑行为的能力,建立跨行业的反洗钱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并全面分析基于国际贸易的洗钱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反洗钱资金监测中大额和可疑交易数据分析工作面临数据量大与技术滞后矛盾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概括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内外反洗钱工作的应用现状,针对可疑交易分析中深化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层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子禹 《时代经贸》2013,(10):62-62
当前,洗钱犯罪作为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下游犯罪,严重危害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国际化,受洗钱犯罪的危害日益加深,尤其是社会资金流转的主要场所——商业银行,更成为了洗钱犯罪的重灾区。然而,我国反洗钱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真正开始接触反洗钱的时间并不长,经验不十分丰富,还存在客户账户监管不严;客户身份识别不够完善;筛选、甄别可疑交易时,缺乏以.风险文本等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给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寿险业客户身份识别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等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探讨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工作履职效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8)
洗钱犯罪手段近年呈现隐蔽性、专业性及复杂性特点,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对反洗钱工作重视不够、专业人才缺乏、银行间横向资金流向监测能力较弱等问题。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反洗钱机构设置及制度,完善洗钱风险评估、控制、内审、宣传培训等机制,基层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反洗钱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优化流程,结合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提升可疑交易识别能力与报告质量,有效防范洗钱风险的发生。提高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基于信用证交易的洗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增安 《经济学家》2008,(2):102-107
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大量的跨国洗钱行为。信用证的性质和特点、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与反洗钱法律的冲突注定了信用证是理想的贸易洗钱工具。本文分析了借助信用证交易洗钱的诱因、流程和可疑行为特征,认为反信用证洗钱应该寻求捍卫信用证的独立性与顺应全球反洗钱大趋势、遵守银行保密法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交可疑交易报告与控制经营风险的“三个统一”。其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并全面分析国际贸易中基于信用证交易的洗钱行为,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概念的可疑金融交易量化关联规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模糊集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定义模糊概念软化属性域的划分边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概念的量化关联规则方法.本方法克服了因划分区间而造成数据缺失的不足.最后通过将某市2004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到建立的算法中,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为有效开展可疑金融交易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反洗钱法》构建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洗钱犯罪的日趋猖獗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立法等各种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打击。虽然我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但缺乏一部独立的《反洗钱法》,这给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提出我国《反洗钱法》的构建措施,以此作为完善我国反洗钱立法的选择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电子货币洗钱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丽  李琪 《经济问题》2007,334(6):101-104,119
具有匿名性、即时性和跨国界性等特征的电子货币将有利于洗钱,并给反洗钱造成潜在的威胁,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的实例.根据洗钱者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用博弈论对电子货币反洗钱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离岸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是人民币反洗钱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构建人民币离岸市场金融自由度模型。本着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反洗钱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运用静态博弈分析离岸银行与在岸银行、离岸税收机构与在岸税收机构四方博弈的均衡结果,寻求有效金融自由度,进而提出人民币离岸市场反洗钱监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洗钱活动逐渐从金融机构向其他领域蔓延,房地产行业已成为洗钱的高发地。对比房地产行业洗钱的两大主体——腐败的公职人员和以民营企业家为代表的非公职人员的洗钱行为,结果表明:腐败的公职人员注重安全效用,常常通过能在短时间内利用他人名义的房地产交易活动洗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非公职人员则注重收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将非法资金注入企业经营,虚假报账,具有较强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6.
反洗钱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来说,反洗钱监管是一个产生于21世纪的新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反洗钱监管已经成为社会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视野来看,要构造适应于中国的反洗钱监管体系,除要在刑事、经济、金融领域开展深入的国情研究外,也还需要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反洗钱监管体制进行较广泛的比较研究,以期获得可为我国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literature to measure money laundering. However, the adequacy of these models is difficult to assess, as money laundering takes place secretly and, hence, goes unobserved. An exception is 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 (TBML), a special form of trade abuse that has been discovered only recently. TBML refers to criminal proceeds that are transferred around the world using fake invoices that under- or overvalue imports and exports. This article is a first test on the well-known prototype models proposed by Walker and Unger to predict illicit money laundering flows and to apply traditional gravity models familia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o do so, we use a dataset of Zdanowicz of TBML flows from the US to 199 countries. Our test rejects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Walker and Unger prototype models, at least for TBML. The traditional gravity model that we present can explain TBML flows worldwide in a plausible manner.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is trade in which TBML is hidden.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riminals use TBML in order to escape the stricter anti-money laundering regula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反洗钱监控体系的运作现状和经验,结合与我国具有极为相似的反洗钱战略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转型国家的特点,从完善我国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解决我国目前金融情报质量低下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反洗钱监控机制的完善及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measures of total transactions in explaining growth in the demand for Ml money balances. Fueled by strong growth in financial activities, total transactions have grown rapidly relative to nominal GNP, especially since 1979. In an aggregate Ml equation, we find financial transaction measures to be of some additional help in explaining Ml growth, beyond the ability of GNP to do so alone. A disaggregated approach shows more promise, with transaction measures improving the explanation of demand deposit growth.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日益活跃,给投资者及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严重损失,也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应从多视角透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总结其舞弊手段,制止并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