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民工荒”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持续多年的"民工潮"出现了回流现象,城市中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遭遇到"民工荒"问题。目前,"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出现了新的解释,主要是农民工供给回落、新农民工力量的出现和城市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等。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产业和劳动力双升级,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黄竹梅  苏萌 《价值工程》2019,38(21):25-27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纷纷涌入城市,他们不断推进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歧视、就业层次低、工作稳定性差、工资收入低等诸多问题,导致频繁失业或跳槽;在现实生活中,"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民工荒”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企业的生存以及农民工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民工荒”现象是经济规律使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薪酬问题显然是农民工群体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农民工的薪酬现状以及农民工薪酬的“供需矛盾”做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民工荒"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致。因此,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就成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背后的农民工薪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企业的生存以及农民工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民工荒"现象是经济规律使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薪酬问题显然是农民工群体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农民工的薪酬现状以及农民工薪酬的"供需矛盾"做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民工荒"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致.因此,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基金,就成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引发的"民工潮",到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表面上看,"民工荒"似乎只是一个增加成本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挑战,更暴露出在农民工队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文章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民工荒",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源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周盈 《中国就业》2014,(12):22-23
正近年来持续的"民工荒"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有的认为是"刘易斯拐点"到来,有的认为是"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笔者则认为"民工荒"是由"农民工早退"所致,而"农民工早退"则是因为城市不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导致他们难以在城市定居而过早地退出城市劳动力供给市场,退回农村,因而要想破解用工荒难题,则首要是让农民工不再早退,要让农民工不再早退,必须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自身的升级换代除了可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之外,还可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走向民主和文明的重要力量。"民工荒"在春节过后如期来临。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有"民工荒",但现在的"民工荒"的具体情况以及原因和以往已经大为不同,"民工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工荒"的成因 形成"民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农民选择机会的增多,农民绝对数量的减少,农民工的待遇增幅缓慢,农民工工作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以及产业结构低水平扩张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投资无方向,经济增长乏力。很多人在困惑,为什么刚刚告别短缺,就陷入商品难卖的困境?为什么我国人均GDP还不算高,就出现生产过剩?对此众说纷纭,有种观点认为:当前这种需求不足是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所导致的。这种说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国外的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快速城市化阶段往往伴随着种种复杂的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是迈入现代化的殿堂还是陷入"拉美化"的陷阱.因此,认为必须审视并调整当前的城市化战略,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作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管理型.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备受关注。中央采取“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并加大了部分领域的调控力度。首先,对土地要素供给的调控首次纳入宏观调控体系。自1998年到2002年,我国宏观调控总体形势上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导。但2003年以来,对土地要素供给的调控成为财政政  相似文献   

14.
模拟计算毒气扩散事故后果,可以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就有毒物质泄漏及扩散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危害性的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18):36-38
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存在差距。通过对我国东西部各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状况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落后的原因,给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Given a random variable X with finite mean, for each 0 < p < 1, a new sharp bound is found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a p -quantile of X and its mean in terms of the central absolute first moment of X . The new bounds strengthen the fact that the mean of X is within on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ny of its medians, as well as a recent quantile-generalization of this fact by O'Cinneide.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老龄设施体系的建立应以养老模式和老龄人口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老龄设施的规划设计也应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城乡的二元特性.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东西部地区基本建设及更新改造投资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巨大差距的成因固然有许多方面,但投资额及其在全国所占比重指标上的差距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了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额两大指标,对东西部地区1995年-1999年5年期间投资上的差距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期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缩小差距的相关措施,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违法是危害社会的隐患之一,如何教育、挽救、帮助、感化违法的青少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共同深题。文章探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分析导致其犯罪行为的诱因,寻求矫治的谋略,以求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