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1年起,我国逐步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内容包括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草原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丰富和完善。中央财政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4年来,奏响了我国草原生态惠牧的强音。谱生态曲:再造绿色屏障伴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深入实  相似文献   

2.
<正>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内蒙古、四川、云南等13个省份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这是国家对草原牧区实施的一项大政策,投入规模大、覆盖面积广、受益牧民多。如何处理好保护草原生态、增加牧民收入、发展草畜业三者的关系?眼下,补奖政策的落实正成为牧区各县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3.
近日,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启动会在西宁召开。今年青海省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总面积4.74亿亩,涉及17.2万户、74万农牧民,补奖资金达19.47亿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益多的一项大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传统十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7%。天然草原是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系统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宁夏资源禀赋的开发利用与天然草原生态严重退化、恶化的现实矛盾,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省域草原禁牧封育,以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天然草原进行全面保护。同时,自治区不  相似文献   

6.
正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省(区)以及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为了及时掌握草原补奖政策任务、资金落实情况,对任务、资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但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高达90%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为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省,覆盖了全国13个草原省区。这是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大、覆盖面广、牧民受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从"工程项目"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投资与补偿"相结合,对草原生态、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坚定了地方政府和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信心,强化了当地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其次,与已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有机衔接,并取得了强基固本生态效果;再次,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最后,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然而,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草原经营权和联户承包权责不分明、季节性和局部区域超载过牧、草原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监管力量力度不足以及粗放数量型畜牧业未得到根本扭转、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加强草原管护队伍建设并形成严密的草原监管体系,逐步实现草原监测全覆盖,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政策效果挂钩的联动机制,依法进行草原保护建设,与此同时,培育牧区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草牧业转型升级,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651.53亿元日前,财政部安排拨付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221.53亿元,加上2016年12月提前下达的430亿元,2017年651.53亿元已全部拨付。187.6亿元为推动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87.6亿元,继续支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465家为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了1465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拥有各类草原近60亿亩,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料,是少数民族群众主要的聚居区。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民增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非主要牧区省的36个牧区半牧区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记者牛震)2月23日,财政部、农业部在京召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视频会,部署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省(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疆草地生态的研究极具代表性,以层次分析法评价新疆新源县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能客观反映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根据具体政策实施的内容结合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特点,构建基于牧民为视角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指标指定权值,通过对新源县牧区的牧民进行调研并梳理数据和分析,客观的综合评价该地区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数为0.613 0,处于第4等级,说明该政策实施效果良好;草原改良工程实施效果为0.584 3,处于第3等级,说明政策实施效果一般;两大政策综合评价指数为0.565 5,处于第3等级,说明牧民对该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整体满意度为一般。需要当地政府完善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方法、改善和加大牧区生产条件和扶持力度、并有效解决牧民生计与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的矛盾,只有改善牧区生态和社会条件才能取得牧民对该政策的支持,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良性发展。[结论]从牧民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较为客观,该评价方法公正地评价了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是当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本刊约请了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马有祥解读一号文件有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4.
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草原保护与利用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全国层面梳理了目前草原相关法律、政策和机构现状,总结草原改革和保护体制机制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地方基层草原监管能力薄弱,草原科研与推广力量薄弱,草原改革试点推进缓慢,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明显不足。进一步详细分析草原确权和生态补奖两大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情况,最后从林草融合的视角提出草原保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既是国家一项惠及牧区、牧民、牧业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青海省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天然草地面积6.23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5.8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也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青海的生态安全直接关系我国乃至东南亚的生态安全。青海脆弱的生态系统决定了落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南方重点林业省份,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59亿亩,有林地面积1.31亿亩,活立木蓄积量3.5亿m3,森林覆盖率60.05%。林业对保护江西青山绿水、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2004年起,我省开展了以明晰产权、  相似文献   

17.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对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5日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理论框架下,针对牧区与草原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牧区,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发挥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牧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维护社会公平的政治功能和保障牧民生计的社会功能。然而,以上功能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生态功能与其它诸项功能间的矛盾。在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发挥的诸项功能中,生态功能是最基本的,也应优先于其它功能。对于各项功能间的矛盾,现行的草原"三权分置"改革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将草原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使草原承包权发挥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使草原经营权发挥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在生态保护视域下,草原"三权分置"改革应以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提高草原生产效益为目标,在法权构造上也应体现草原生态功能的优先效力。具体而言,草原集体所有权的构造应强化对草原经营行为的管理权能和监督权能;草原承包权的构造应强化承包人的身份属性和对草原经营行为的管理权能;草原经营权的构造应体现优先保护草原生态和合理提高草原经营收益。在法律逻辑上,草原承包权与草原经营权的内容和目标并不冲突,赋予两者不动产用益物权性质并不违背物权法的"一物一权"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牧户的满意度视角出发,利用甘南牧区236户牧民的微观数据,将牧户生计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引入"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理解"、"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认知"两类潜变量,对牧户满意度进行测度。模型结果显示,牧户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总体态度较为满意。但是,两类潜变量因素都没有在模型中较好的凸显直接作用,而必须通过牧户生计灵活性变量才能体现。该结果说明,尽管牧民对生态建设(工程或政策)的心理意愿较重要,但是在政策实施中执行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牧户的生计选择作为中介变量对草原生态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来看,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后,牧民的生活方式确实受到较大影响,但是,放牧依然是牧民生计的主要手段,生态保护的意愿若要上升为主观行动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奖补政策在我国甘南牧区已经全部覆盖,政府对草原生态保护应该给予更多的宣传和引导,使草原受益主体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培育牧户替代生计新方式,将意愿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草原生态建设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