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与化解,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路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尽量减少风险、增加确定性、节约活动成本并提高其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相对独立,不存在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直接相互转化问题。因为财政不能直接干预金融企业,出现财政风险时,财政一般无法通过透支等途径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嫁风险,财政风险的金融化程度很低;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自身的风险也不能直接要财政来承担,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解决成本比较小。因此,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但存在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与化解,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履行财政出资人职责的客观要求,又是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和金融风险财政化并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区域性金融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亟需推动财政监管扩围改革,敦促国有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笔者根据财政金融风险结构关系、财政救助化解金融风险以及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理论逻辑,分析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实践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框架体系和实现路径,以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制、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宏观金融风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表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财政政策的不当是主要方面。因此,要根据国际、国内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构建宏观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6.
财政风险的金融视角:共生性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存在着内在相关性。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的逐年俱增,同时金融风险成为财政或有负债主要的来源,金融风险向财政转化的比例过高,我国已经进入“强金融,弱财政”的宏观经济状态。在金融视角下对财政赤字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化解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之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层次论来分析,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因此,只有宏观金融风险才属于公共风险,与政府的财政责任有内在的关联性,构成财政风险的重要来源。基于这种判断,我国财政部门还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能,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8.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备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政府机构要明确在防范、化解与处置金融风险中的职能定位,建立防范、化解与处置金融风险协调机制,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现此问题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特点及发生的潜在原因,着重剖析了其内在联系,并提出了治理和防范财政与金融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风险财政化是我国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一种特殊模式,带有很强的体制转轨特征,从本质上来说,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范畴,这就决定了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客观必然性。金融风险财政化存在着诸多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Our model shows that deterioration in debt market liquidit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not only the liquidity premium of corporate bonds but also credit risk. The latter effect originates from firms' debt rollover. When liquidity deterioration causes a firm to suffer losses in rolling over its maturing debt, equity holders bear the losses while maturing debt holders are paid in full. This conflict leads the firm to default at a higher fundamental threshold. Our model demonstrates an intric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quidity premium and default premium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short‐term debt in exacerbating rollover risk.  相似文献   

12.
风险计量是开展风险监督管理的基础,是确认风险状态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风险监督管理的水平.本文结合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实际,在分析监督检查中积累的会计核算差错数据基础上,构建核算风险矩阵,对风险影响等级、风险发生概率进行综合评估,并利用风险等级量化和Borda序值方法给出风险排序、对风险点进行计量得出风险值,从而为人民银行加强风险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银行内部和外部的有效数据及时而较为准确地预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差别化管理是大数据时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崭新课题。以信用风险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展开授信审批、监控、贷后管理、准备金计提、监管资本计算和经济资本配置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积极倡导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在监管机构持续不懈地推动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部分领先的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信用风险预测能力,基于信用风险预测的结果,进行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也正在不断尝试之中。本文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例,阐释信用风险预测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式的七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BNPP银行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成熟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散技术是保证其资产质量的根本.其做法:制定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从组织架构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控制体系;IT系统对风险控制的支持;专家直接参与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分析技术的国际化;保险公司对信贷风险的分散;对有问题客户集中处理和不良贷款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6.
COSO报告(2004)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但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功能和内涵上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组织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本的概念解说,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的思想内涵及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风险映射与操作风险的识别 操作风险的识别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风险映射(risk mapping),从而识别操作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风险映射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它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它无法针对具体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Risk assessment     
Many countries are experiencing a period in which traditional values are being questioned; plans for furth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being met by a variety of demands for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large-scale technologies. The authors outlin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isk-assessment studies which includes, in addition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risks, the perception of risk situations and the result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levels of risk. The programme of the Joint IAEA/IIASA Research Project is presented in the Appendix and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is work are summarised.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之后,金融服务业和其他行业似乎已经触底,然而,随着经济复苏再次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如何避免重复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风险行为,将是监管机构和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 of imperfect consumption risksharing across countries on the formation of time-varying riskpremium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on their cross-sectionaldifferences. 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within the frameworkof the Constantinides and Duffie (1996) model applied to a multicountryworld.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cross-country variance ofconsumption growth rates is counter-cyclical and that this featureof consumption data is mildly helpful for currency pricing.In particular, unlike the standard CCAPM, the new model is ableto generate currency risk premiums at lower values of risk aversionand provide certain explanatory power for cross-sectional differencesin currency retu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