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临床出现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龙胜县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漏的概率为0.92%,发生淋巴漏的时间约为5d,最大引流量为每日8000ml,我院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有2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淋巴漏未愈最终衰竭死亡.结论根据我院对误诊现象的总结与分析,造成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的误诊的原因有很多,与肿瘤的分期、患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有关,临床治疗上通过引流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损伤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类型,约占黄疸住院患者中的 2%~5%,占老年肝病患者的30%以上[1].药物性肝病是指在治疗剂量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如原有某些病毒性感染或潜在肝功能不全,则更易发生肝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2].因此,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药物所引起的肝损害,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关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 月~2009 年3 月收治的21 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为临床药物性肝病的防治提高依据.其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脑得生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都安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首先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脑得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的美多巴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9%.结论在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疾病的过程中,采用美多巴联合脑得生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11 月入院治疗的 52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2 例患者中痊愈 28 例,好转 21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4.23%.结论 临床上 CVA 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临床治疗,患儿大都预后 良好;但是由于误诊使病情延误,疗效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 年7 月-2011 年6 月,选取我院内科诊治的42 例胆道蛔虫症患者,按诊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40 例)和维生素C、硫酸镁治疗对照组(40 例),治疗前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制蛔净汤加减是治疗胆道蛔虫病有效而且安全的中药汤剂,其联合西医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催产素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陆川县人民医院诊治的30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催产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胎盘植入疾病的治疗,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催产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绞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 心绞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 64 例患者中显效 45 例,有效 17 例,无效 2 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经过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分析我院住院的28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早期诊断,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治疗诱因与并发症。结果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21例(75.00%),首诊误诊15例(53.57%),诱因包括感染3例,5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脑出血应用脱水剂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容量不足,血糖控制不佳5例,应用静脉内高营养2例,急性胃肠炎2例。临床治疗后好转2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25.00%。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好发于老年患者,诱因较多,症状易被原发病掩盖,首诊误诊率较高,临床需提高警惕,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09 年 4 月 至 2011 年 10 月经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58 例进行相关临床治疗,记录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 后临床治愈 46 例,好转 10 例,无效死亡 2 例,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ARDS 等.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 经过及时诊断,接受规范化临床治疗,预后大都良好;但是病情严重、发生危急并发症者,可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简易腹腔闭式引流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腹腔积液患者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简易腹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该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安全性及不足。结果 6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为100%,保留过程中导管脱出6例,无穿刺局部感染病例,导管堵塞3例。结论未出现腹膜炎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易渗液等,可作为腹腔积液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ICU中发生IFI的患者4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两组,各为23例,观察组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氟康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28d后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23/23),真菌清除率为91.3%(21/2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8.7%(2/23);对照组治疗28d后疗效总有效率为73.9%(17/23),真菌清除率为65.2%(15/2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26.1%(6/23),两组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确切,显著优于使用氟康唑治疗,可加快真菌清除,尽快缓解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米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0%,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米诺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积极预防及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90例和非感染组90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合并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结论年龄、COPD病史、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以及基础疾病冠心病、糖尿病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1例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替考拉宁注射液负荷剂量6 mg/kg,每12小时1次(前3剂),维持剂量6 mg/kg q24 h治疗,试验组给予负荷剂量12 mg/kg,每12小时1次(前3剂),维持剂量12 mg/kg,每24小时1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及达标率、临床疗效、疗效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替考拉宁血药Cmin水平及达标率、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患者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RSA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提高替考拉宁给药剂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血药浓度,加速临床症状缓解,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10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102例患者中有显效71例,有效23例,无效为8例,总有效率达到92.2%。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多样,经过以抗感染为主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ims: To assess rat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 reoperations, and reimbursement in patients with clavicle fractures and acromioclavicular (AC) disloc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US retrospective study used data from patients with ≥1 diagnosis of clavicle fracture or AC dislocation (index) between 2012–2016. Surgical treatment was defined as a procedure within 4 weeks after clavicle fracture/AC dislocation. Rates of complications (infection, non-union, mal-union), reoperations (device removal or revisions), and all-cause healthcare reimbursement (adjusted to 2016$) were evaluated 2 years post-index among surgical patients.

Results: A total of 95,243 patients with clavicle fracture and 52,100 patients with AC dislocation were identified. Mean (SD) age for clavicle fracture and AC dislocation was 23.8 (18.6) and 33.0 (15.6) years, respectively. Most clavicle fracture and AC dislocation patients were male (70.9% and 78.0%, respectively), and had few comorbidities (86.4% and 84.8% had a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0 and 73.1% and 66.0% had Elixhauser?=?0, respectively). Only 15.2% of clavicle fracture and 5.3% of AC dislocation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2-year rates of infection, non-union, and mal-union were 1.0%, 4.2%, and 0.9%, respectively, for clavicle fracture, and 2.0%, 0.9%, and 0.1%, respectively, for AC dislocation. Reoperations occurred in 83.0% of clavicle fracture and 67.5% of AC dislocation patients. Mean (SD) 2-year reimbursement was $27,635 ($68,173) for clavicle fracture and $23,096 ($28,746) for AC dislocation.

Limitations: Administrative claims data lack clinical information, limiting inferences that can be made. This data may not be generalizable to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s: Rat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lavicle fractures and AC dislocation and rates of infection, non-union, and mal-union among surgically-treated patients were low. However, surgical patients had high rates of device removal or revision surgery during 2-year follow-up. Improved surgical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could reduce non-planned reoperations and device removals, thereby reducing healthcare system cos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抗菌药物组,各80例.抗菌药物组仅用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实施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等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临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本医院自2009年3月~2011年10月之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阳性319例细菌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12例尿液细菌培养分离出172株细菌分布,其中细菌类型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分别占到48.9%,肠球菌占14.2%。肠球菌属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达到60%以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则主要体现在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上。对头孢类具有敏感性,但不太明显。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尿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变化,合理的选择和科学的使用抗生素,以保证更加有效地遏制耐药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经济学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6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通淋颗粒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单纯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丙组患者采取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结果甲乙丙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以丙组最高(P<0.05),甲组最低(P<0.05)。结论甲组治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经济成本较低,为治疗最佳方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分析1例血液透析患者予替考拉宁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的原因,从而提醒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率,以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