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Shapley值法在供应链融资联盟收益分配过程中分配因素考虑不全以及各分配因素随机性和模糊性强的缺点,本文利用云重心法修正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根据供应链融资联盟收益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传统的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系数、投入成本、努力程度以及信息对称水平4个分配修正因子,弥补了影响因素的缺失,并利用云重心法计算各联盟企业的收益修正值,云重心法能够解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模糊性转换,极大克服了Shapley值法自身的局限性。算例对比结果发现,改进的Shapley值法能更加合理的分配收益,有利于维持供应链融资联盟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棚改项目能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关键是棚改项目是否具有盈利能力,以满足社会资本的利益回报需求,只有棚改项目的收益大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时,PPP模式才能在棚改项目上真正得以落实。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从2013年到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以上;同时,还提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改造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由此开启新一轮棚改,棚户区改造工作已上升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和发  相似文献   

3.
契约是供应链机制设计的重要方式,对电煤三级供应链提出了基于修正Shapley方法的电煤供应链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机制,用Shapley值法确定收益共享契约中的各个节点企业的交易价格,考虑风险分担、知识共享、合作贡献等多种因素,修正各节点企业应分配的利益,利用直觉模糊原理确定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利益分享的修正系数,得出了电煤三级供应链中收益共享契约相应参数的具体取值,通过算例证实改进收益共享契约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区内各企业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 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相互合作竞争,从而形成的经济网络组织, 合作关系是否稳定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间利益的合理性, 合作关系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态工业园的成败。 本文通过构建生态工业园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的Shapley 模型, 考虑供应链企业的经营成本、 承担的风险为修正因子, 确定权重并对供应链企业的增加收益分配额进行调整。 并根据实例得出, 企业在贡献、 风险方面分担的多, 则其合作产生的增加收益的利益分配所得也较多。 实例验证修正Shapley 模型在企业间利益分配方面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以期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以及稳定性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PPP项目涉及多方参与者, 在项目各参与者间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是 PPP 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本文选取政府、 纯投资者和特许经营单位3 个部门为收益分配对象, 对影响 PPP 项目收益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 谈判模型的两阶段动态收益分配模型, 即合作之初以参与者重要程度确定的初始收益分配方案, 项目运营完成后综合考虑影响项目收益分配的参与者重要程度、 投资比重、 风险分担度、 参与者满意度和成员绩效因素, 对初始收益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从而构建最终的收益分配方案, 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及分配因子的测度方法。 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使用该模型得到的 PPP项目收益分配结果更加公平合理, 提高了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本文在理论上补充了PPP 项目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的不足, 为今后解决PPP 项目收益分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利益分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港口企业和其它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形成的必要务件,讨论了用Shapley值法对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利益分配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改进Shapley值(加权Shapley值)在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建筑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EPC交钥匙工程,详细分析了shapley值法分配供应链利益的不足,综合考虑了诸多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shapley值法的EPC工程建筑供应链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修正模型,使建筑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的发起人一般以股东身份设立项目公司作为项目的实施载体,通过整理项目融资和公司治理等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外8个典型PPP实际项目,发现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是影响项目实施效率的重要因素,主要股东通常具有专业化、短期利益或长期战略等特点,项目公司股东权益合理变化有利于公司应对PPP项目的阶段性风险、提升公司价值。针对某社会养老机构PPP项目的股权结构设计分析,进一步探讨股权结构设计和调整在PPP项目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应用价值,可为政府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紧缺的矛盾、为大中型企业开发类似PPP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特点,分析棚户区改造项目成本测算的重要性及难点,例如前期难以精准估算拆迁量、拆迁周期难以预估、内部收益率基准值难以确定,然后阐述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平衡测算,包括实施单位的盈利模式、资金平衡方案的确定、资金平衡的难点问题等,为棚户区改造的投资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能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同时其收益分配问题也受到人们关注。本研究从Shapley 值法出发综合考虑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创新收益分配等影响因素--创新资源贡献率、创新执行度、风险因素和创新补贴,建立修正Shapley 值模型并提出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最后再结合算例研究验证模型,由此得到的收益分配方案给中小企业收益分配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佳  任旭 《河北工业科技》2019,36(6):369-376
为了降低棚改PPP项目中的风险,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的积极性,以社会资本方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总结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筛选出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面临的17个主要风险因素;运用DEMATEL法分析各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及相互影响关系,确定政府信用风险、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市场收益不足风险、规划设计风险为关键风险因素;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社会资本方防范措施,即多举措并举、细化合同条款、合理界定棚改PPP项目使用者付费范围、选择实力强的设计院是防范社会资本的有力措施。研究结果为分析棚改PPP项目风险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棚改项目的积极性,所提对策对社会资本合理规避棚改PPP项目关键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PPP模式的主要特点及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制约因素与适用优势,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完善运用PPP模式法规政策、深化PPP开发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沿线综合开发土地价值4方面关键控制要点,对促进PPP模式深化转型与轨道交通建设适用性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准公益性PPP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的理论模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与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项目最优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PP项目存在理论上的最优股权结构与资产负债率,公众收入水平、资本产出效率、折旧率、债务利率、企业所得税率以及政府偏好等因素影响项目经营收益与成本、资本运作效率、利润分配方式,并重置最优资本结构。因此,PPP项目融资方案设计应该参考多方合作共赢条件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同时,基于项目风险控制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平衡的目标,通过调节各类影响因素完善项目最优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促进营销工作机制创新、推动电网企业管理现代化等作用,对比分析了电价改革前后的输配电价政策,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投入成本、管理费用、线损降低效益等因素对输配电价的影响,通过案例,量化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把握电价改革进程确定项目电价水平、重视项目关键技术参数核定、争取项目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模式在我国应用前景广阔,合理的特许权期对PPP项目的成功运作至关重要。本文在已有研 究的基础上,根据PPP项目价值的波动规律,将PPP项目价值波动分解为磨损造成的价值下降 与维护引起的价值上升两个方面,从项目残值必须符合预期的角度,分析PPP项目的维护投 入,进而构建考虑残值的PPP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表明:(1)项目的报废率与建设 成本正相关,与经济寿命期负相关;(2)社会资本对PPP项目的维护投入随着运营时间逐渐 增加,且与建设成本负相关、与经济寿命期正相关、与特许权期负相关;(3)当社会资本 的投资回收速率较低或期望报酬率较高时,政府应制定较长的特许权期;(4)较长的特许 权期对社会资本增加建设投资具有激励效果。本研究旨在为政企双方进行合理特许权期的决 策提供新的角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对综合管廊应用PPP模式的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利用灰色故障树模型(FTA)对应用PPP模式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筛选风险产生的基本事件,通过确定对于基本事件关联度的大小,得出其需要重视的基本事件。并通过改进关联度函数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最后,提出相适宜的管理意见对风险进行规避,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应用PPP模式风险管理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We examine 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od value chains (FVCs) influence the triple malnutrition burden (undernourishment,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and over-nutr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propose a FVC typology (modern, traditional, modern-to-traditional, and traditional-to-modern)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articipants, the target market, and the products offered. Next, we propose selected hypothe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FVC category and elements of the triple malnutrition burden. The primary finding i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VCs creat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nutr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example, Modern FVCs may increase over-nutrition problems and alleviate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for urban people with relatively high incomes. However, they have little nutritional impacts among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poor people, who primarily depend on traditional FVCs to access adequate quantities of calories and micronutrients. In addition, modern food manufacturers are leveraging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modern-to-traditional FVCs), substantially increasing access to low-priced processed/packaged foods in rural areas and low-income urban neighbors with mixed impacts on the triple burden of malnutrition.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FVC transformation on reduction of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on modeling demand substitution effects across food categories and the attend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alnutr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