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扭曲、跨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各个产业里,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且,企业的规模分布与生产率分布只有微弱的关联。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市场扭曲与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生产率差异的内在联系。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几个代表性产业里,市场不完全引起的产业内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扭曲解释了企业间基本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实质性部分,并导致了总量层面40%以上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一步,我们还发现,地区市场分割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是造成产品和要素市场扭曲的重要原因,而企业所有制和政府补贴对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并对地区生产率差异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不同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循环累积效应的另一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政策总是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业的进入,虽然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区域政策力度明显加强,地区差距缩小和地区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合意的区域政策是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提供适度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0个子行业2005~201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同时,本文通过对不同渠道下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总体及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贸易溢出的影响不显著,FDI溢出抑制绿色生产率的提高,ODI溢出对绿色生产率有较强促进作用,但每种渠道技术溢出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大对外投资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了2001—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并对其子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那些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9%,相对比较低,呈现出波动性特征。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共同引致的;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生产率也比较高,而高度垄断以及开放度低的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生产率就比较低。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7%、0.4%。股权集中度、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年龄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的性质与制造业上市佘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企业年龄与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企业规模对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关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Porter外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以2004年为基期的2005~2015年中国省域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将产业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进行探讨研究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雅各布斯外部性与波特外部性对于制造业整体以及3个细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针对生产率分解后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实证证明,产业多样化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改善而对技术进步具有抑制作用,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与波特外部性不谋而合。提高产业专业化以及保持产业的区域垄断更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了MAR外部性的观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动则主要是通过区域的竞争来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只有波特外部性在发挥正向效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保持产业的专业化,而提高产业的多样化与有效的市场竞争更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 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本文在使用DEA 方法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 以 2001~2018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方法从劳动力供给效应、 居民储蓄效应、 消费需求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四方面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人口老龄化可显著正向影响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但存在区域差异, 其影响机制为减少劳动力供给、 增加居民储蓄、 增加消费需求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可从完善社保体系、 发展银发产业、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入手发挥人口老龄化对装备制造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趋于深化融合的时代,关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效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大样本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了控制企业的异质性、模型的内生性和样本自选择问题,本文逐步采用了横截面数据模型、平衡面板数据差分模型和Heckman选择模型,得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不存在“计算机生产率悖论”,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诱导资本投资信息技术,激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竞争力,将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功能的提升对于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本文按城市功能的经济属性将综合功能划分为市场型功能和非市场型功能,构建指标体系测算长江经济带96个城市2008~2021年的城市功能,实证检验城市功能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功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但对邻近城市制造业生产率有负向溢出效应;该结果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非中心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功能通过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提升资源再配置水平3个途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本文结论对研究城市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方法,实证分 析了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资源型产业集聚对资源型产业全要 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动态的,当期资源型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但滞后一期的资源型产业集聚会抑制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集聚效 应”和“拥塞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2)资源型产业集聚与人均GDP的 交叉相乘项阻碍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 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验证了资源型产业“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的存在 性。(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 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意义则逐步减弱。总体而言,资源型产业集聚对于技术效率变化 的影响主导了对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4)非资源型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投入促进 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对三者的影响显著 为负,人力资本投入对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不明显,但 显著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短期的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生产前沿面),我们若消除所有错配年份的错配因素,则在这些年份中,可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可能会与企业获补贴收入多寡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采用广义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刻画了不同补贴收入水平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当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政府补贴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当政府补贴力度在该临界值水平上逐步提高时,这种促进作用也由显著变为不显著,但其对企业生产率变化的抑制作用也逐渐显现;当政府补贴力度提高至大于另一临界值时,政府补贴显著地抑制了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警惕高度补贴所带来的企业"寻补贴"行为或事前逆向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要素价格因所有制差异而导致的资源错配程度。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资源错配情况依然严重,1998—2007年所有制差异带来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每年都在200%以上,其中劳动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100%,资本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50%。本文分析还表明,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所有制差异本身,而在于政府行政权力与国有企业垄断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垄断。行政部门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管制市场价格获得垄断势力,以及通过支配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系为国有企业带来较低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国有企业高利润以及员工高福利,进而导致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错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对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我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原材料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说明了环境管理的无效率;纯技术进步是中国制造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常态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政策支持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税收优惠、政策性融资、政府研发补贴投入3个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4年15年的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数据,创新性的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弹性系数分析方法研究3种政策支持方式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促进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R&D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Jaffe的技术相似性理论认为,R&D溢出应包含两个过程: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显性溢出和通过技术相似性产生的隐性溢出.使用以上理论构建了R&D溢出模型,并检验外国R&D溢出、我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外国R&D溢出对我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但对以后年份生产率提高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变动趋势。首先在边界效应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产品自身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的影响,重点考察地方保护的影响;其次运用动态估计方法分析了1997—2006年区际贸易壁垒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区间距离及地方保护等对制造业区际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11个制造业部门中,纺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紧接着是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机械、化工、电子等制造业,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保护最弱;1997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我国制造业市场地方保护趋于减弱,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我国中部6省制造业的21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科学测度了中部6省制造业行业最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再结合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出口活动、强度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出口强度与整体制造业的生产率具有正相关,促进了中部地区发展;而出口活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对于传统行业,出口活动反而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5~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以其经营绩效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剔除,构建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得出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力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也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的结论.通过Tobit回归找出其他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实证表明,装备制造业整体绩效并不理想,要想使装备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就需同时兼顾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提高,同时重视公司内部的管理与决策能力,实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9.
高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属于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文章采用沪、深两市2000~2012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配对数据,检验了高管的跨边界流动对企业间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目标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的跨企业流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高管团队异质性对高管经验与企业间的战略学习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逆全球化和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针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行为的离散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期望差距与母国市场卷入的理论框架,认为期望差距导致了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差异化的母国市场卷入行为。基于以上逻辑,本文通过对2009~2022年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期望落差与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呈U型关系;在制度距离比较大、母国市场潜力更高或政治关联程度更强的企业中,期望落差对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的影响都将增强。异质性检验发现:期望落差与企业母国市场卷入之间的关系在母国行业垄断程度较低、企业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逆向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双循环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