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上海经济》2011,(10):70-70
9月2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债券评级。将美国银行的长期债券信用评级由A2下调两档至Baa1,将其短期债券信用评级由P1下调一档至P2;将富国银行的长期债券信用评级由Aa3下调一档至A1;将花期银行短期债券信用评级由P1下调一档至P2。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标准和绿色属性的评判显然成为绿色债券市场是否健康、规范运行的根本。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绿色债券评级存在的问题,找出我国在绿色债券信用评级过程中相应的解决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巍 《环球财经》2012,(1):82-83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过去10多年是次级贷款的垃圾债券最积极的推动者。在次贷危机前夕对“两房”次级债券给予了一致的3A评级,目的就是引诱全球的债券购买者跳进陷阱。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对日益发展的欧债危机火上加油和推波助澜,一再调低希腊国家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导致了这些问题国家的融资成本急剧上升,直到完全失去市场的融资能力,从而又一次帮助美国对冲基金完成了“做空”欧元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4.
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充当债券市场看门人,当风险状况恶化时通过降低信用等级为投资者警示信用风险。我国信用评级是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债券市场统一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起步比较晚,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不健全,对信用评级的规范运行至关重要的市场准入制度、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都等都存在一定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傅鹏  黄春忠 《南方经济》2021,40(11):60-79
2014年以来,以主要集中于民企的"结构性违约"宣告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构性打破",债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2013-2017年债券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性违约对评级机构行为和效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发现:首先,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会因政府隐性担保导致的"刚性兑付"而削弱;其次,结构性违约爆发之后,信用评级的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发行主体呈现分化,对于非城投类企业,信用评级对发行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大,意味着评级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城投类企业,评级效率并未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在违约后采取了差异化的评级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大的非城投类债券,评级机构倾向采取"收紧评级"的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低的城投债,评级机构倾向于采取"放宽评级"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是导致市场"信用分层"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推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雪莹  焦健 《南方经济》2017,36(4):53-70
担保是解决债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逆向选择理论强调担保能够缓解事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理论则强调担保有助于解决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理论对于债务人风险程度与采取担保的可能性、担保与债务利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不同的预测。文章以2008-2015年间中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以上两类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风险越高,越有可能采取担保;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情况下,相较于同一债券信用评级的无担保债券,担保债券具有较高的发行利差。研究结果表明道德风险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债券发行人的担保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统筹安排下,各监管主体对于不同品种信用债券监管方式各有侧重。本文对现阶段不同信用债券品种监管机制进行归纳,从监管主体、审核发行流程、信息披露要求、存续期管理以及主体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对债券监管机制存在的差异作出比较研究,提出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要建立信用债券部际协调机制,做好债券市场标准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万迈 《北方经济》2008,(9):92-93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筹资的发债人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判断发债人届时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进而对其违约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在较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及上市公司公开的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9.
如何避免地方债评级“虚高”自6月17日中国首份政府债券评级报告——2014广东政府债券评级报告出炉以来,除深圳外,其他获批的9个试点自发自还的地区(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青岛等)都披露了评级报告,而且均获AAA最高信用评级。如果不出意外,深圳的地方债应该也会获AAA信用级别。  相似文献   

10.
苏英 《改革与战略》2010,26(5):183-186
文章对体制不同的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简要评析,对我国现实中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对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信用评级不仅没有起到危机预警作用,反而在一次次地调低这些国家的信用评级过程中使债务危机不断扩散和升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给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实现国际和国内评级机构对国际评级市场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Factor Analysis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Factor Analysis to corporate bond rating. By using SPSS12.0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of corporate bond, a ease study is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 is analyzed and its validity is testif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Factor Analysis is a new,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corporate bond rating.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stimates credit channel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corporate stock return using daily stock return data including the sample with non-financial firms listed in Korea stock exchange (KOSPI). Empirical results support that changes in the basis rate turn out to increase equity returns in case of the firms with higher credit rating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The estim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conjecture that monetary polic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ock market through the channel of changes in credit rating.  相似文献   

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bond rating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 yet. Based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of Investor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Center, this paper finds that stronger management fights and weaker shareholder fights, as measured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are associated with less favorable bond ratings,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determinants or factors that will affect bond ratings.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信用评级业结构、竞争及绩效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吉伟 《特区经济》2008,(7):291-292
信用评级具有辅助资产定价、揭示市场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等作用,是成熟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考察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结构、竞争、绩效等方面,对行业发展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借鉴发达国家信用评级业发展经验,为行业今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43 个发展中国家357 家银行数据,运用系统GMM 方法,研究银行分项监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其中,银行监管包括12 类分项监管,银行风险包括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破产风险。回归结果显示:资本监管、内部管理监管、存款保险监管、信息披露监管和监管效率5 类分项监管均能降低3 类银行风险。其他分项监管能降低1 到2 类银行风险,即准入监管能够降低总体风险,增加信用评级风险;所有权监管会增加信用评级风险,降低破产风险;外部审计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和破产风险,降低信用评级风险;流动性监管降低银行破产风险,对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不显著;资产分类和处置监管降低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但增加破产风险;退出监管增加银行总体风险、信用评级风险,降低银行破产风险。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加强银行监管,降低银行风险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With gradually deep construction in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emergence in prompting credit risk, maintain finance stable and impel society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due to the enterprise credi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mpels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 enthusiasm of commercial bank in using exterior rating outcome is not high, and some local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service is still bare to survive. Therefore, only exerting the government impetus function, enhancing the credit rating organization public credit power, guiding the society to increase credit product demand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system combine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ith industry autonomy, can further impel the credit rating industry stead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卫灵 《特区经济》2010,(1):213-215
投资者的利益和发行人的成本是企业债券发行的根本,信用增级则是节约发行人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操作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其获得有关发展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增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