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水库移民社会救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初步形成了移民灾害救助、移民贫困救助以及特殊移民救助等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但是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区隔、项目较为单一、资金供给与救助需求不相适应、救助对象无法准确确定、救助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理念落后、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为了实现水库移民社会救助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社会化,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项目多元化、科学地制定贫困线标准、确定救助对象、加快社会救助的社会化进程,合理筹集水库移民社会救助资金、转变观念、统一管理、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鉴于我国居民储蓄率普遍偏高的国情,结合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支出的特点,建议以家庭人均支出计算贫困线,以家庭人均年收入指标为标准采界定低保对象.在救助标准上,首先应遵循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既能充分发挥保障救助资源的效益,也体现出社会公平与公正.其次.救助标准要符合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第三,保障标准要有层次性和差别性,根据救助对象的特征和需求的不同,实行分类设保,标准有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降低导致社会救助资金增量约束增大,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导致中低收入群体失业和陷入贫困的风险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增加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入、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绝对贫困减轻,但支出型贫困凸显,社会救助体系亟待转型升级;社会救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高,但存在投入结构不平衡以及救助人口增长效应递减等问题;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与低保捆绑,造成救助项目叠加和福利依赖等问题。要坚持救助前移的政策取向,增强社会救助的风险预防功能;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快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救助对象认定和需求评估体系,增强救助精准性;理顺社会救助事权与财政支出关系,调整资金使用结构,建立以救助需求为导向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目前正处于转型期间,如何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制度文化的视角,通过刘中西方社会救助制度的思想渊源,制度存在的基础和救助的内容及其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对中西方政府在社会救助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刘法制建设的重视程度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国际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农村地区智障流浪人员的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盲点.对该群体的救助应当根据其游离于户籍管理之外、智力低下、无法独立生活等特点,在救助模式、救助期限、法规体例等方面设计出一套适用性强、与现阶段社会救助价值取向相一致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从而实现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智障流浪人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经过60多年的探索,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救助理念、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形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社会救助体系的法律建设、制度建设、资金筹集以及管理机制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而且城乡差距过大.为此,政府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利的措施,促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具有救助水平高,物质救助与服务救助并重,社会化救助的特点。这些与其社会救助的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其非政府社会救助有紧密联系。文章将讨论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特点和对完善大陆社会救助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向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救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农村社会救助是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享有公正国民待遇的保证。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是否有效和完善,需要借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可比性与差异性、可操作性等相关原则,从农村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社会救助金的发放过程以及救助实施效果三个环节进行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力求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成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救助指的是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采取物质帮助、扶持生产等形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是克服贫困,农村现实生活中的贫困现象决定了农村社会救助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以“双困”老人为保障对象的照护社会救助制度,将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对英国的照护社会救助进行介绍和分析,借鉴英国在照护社会救助的照护需求评估、家计调查、对非正式照护者的支持以及智能养老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对我国照护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救助制度: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保障,对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现行的城市贫困群体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并对我国新型城市贫困群体救助制度的构建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建明 《全国商情》2009,(19):104-105
近年来,在工作福利思想的倡导下,美国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强制工作和扩大州权。美国的社会制度对我国有很多启示,我们应在正确的社会救助理念之上,确定合理的救助范围,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同时还要强化救助管理。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是解除困难群体的生存危机,是人们最后的安全网和保障线。它不仅体现着政府的公共责任和社会的道德良心,占据优先基础性地位,而且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对省级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支持的地位、财政政策的支持、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对补充社会救助的支持现状进行解读,以期梳理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为理顺省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社会救助最早建立.但是,现代的社会救助与早期的社会救助有本质上的区别.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是建立在一定的法规之上,具有社会性、制度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是应对贫困和失业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而社会资本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充分运用社会资本对社会救助的支持,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提高政府救助的效率,更能促进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社会救助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富含宏观社会资本、微观社会资本的社会救助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立法是当代重要的社会立法.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立法日益完善,象征着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由传统向近代法治化转型的萌芽.滥觞于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立法,在变革法治规则理念实现救助常规化、突破恩赐思想强调政府责任、创新救助方式发挥造血机能以及倡导规范化的救助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对战乱时期民众权益的保障、社会矛盾的缓解、国家一致对外形势的维护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建构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前社会救助法制化及其制度构建对此应当予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分析了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优点及不足,提出了改进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社会救助思想,尤其是以民为本的博爱观,并成为其民主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孙中山社会救助思想及其主持建立起来的民国社会救助体系为后来北洋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采取各项救助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中国传统社会救助事业的近代化转变由此拉开序幕,孙中山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自然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9.
从收容遣送制度到社会救助制度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收容遣送制度、流浪救助制度建立的价值目标及手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流浪救助制度在立法目的、救助手段、权利倾向、政府责任承担上的优化,进一步指出现行流浪救助制度的新问题,并指出流浪救助制度发展的方向。期待流浪救助制度能不断优化。从而使流浪救助制度价值目标实现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已很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从三门峡市农村社会体系运行实践来看,农村社会救助立法滞后、救助制度设计不完善、资金保障水平低、救助管理多头分散、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在对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